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横槊赋诗

第二百四十一章 横槊赋诗

曹操正在大船之上与手下文武百官饮酒作乐,同时在畅想未来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忽然听见一只乌鸦一边叫着一边向南飞去。

曹傲问道:“这只乌鸦为何在夜间鸣叫?”

左右的人回答道:“回丞相,想必是这只乌鸦看见这轮圆月,以为是天将亮了,所以离开树枝而鸣叫。”

“哈哈哈哈……”曹操大笑,此时他已经喝醉了,取槊立于船头之上,将手中的酒倒入江中以做祭奠,然后满饮三杯,横槊对诸将说道:“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我当作歌一首,汝等和之。”

于是,曹操便横槊赋诗,作出了这首《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曹操唱完之后,众人纷纷应和称赞,都非常高兴。曹操作为东汉末年的大家,其水平也是不低的,与其子曹丕、曹植合成“建安三曹”,非常擅长诗歌创作,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其散文也是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本来自家老板创作了一首诗歌,而且水平还不低,大家作为下属就使劲说好就行了,这样老板也高兴,大家也高兴,岂不美哉。

但有人就是死心眼,或许是喝多了,忘了曹丞相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所以就有个人忽然说道:“丞相,值此大军征伐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

曹操听后,转头一看,原来是扬州刺史刘馥,就是去年在合肥与蒋济一起抵抗孙权的那个。曹老板有些不高兴,今晚大家喝的这么开心,老子刚作了一首好诗,你就要出来败兴,你特么的这是想干啥?

于是曹操便横槊问道:“吾言有何不吉?”

这刘馥也是个傻子,自己的老板本来正在兴头上,在座的这么多人都一致称赞叫好,就你冒出来提不同的意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自己老板写的诗不吉利,这不是当众打老板的脸吗?

再说了,曹操手下文臣那么多,很多人的水平那是不比曹操低的,比如荀攸、司马懿、杨修、陈琳等人,人家都老老实实的说好,就你刘馥牛叉?而且老板喝多了你提啥意见!有意见不能等老板酒醒了再说嘛!

按说以刘馥的政治智慧不可能这么做啊,看来刘馥也是真的喝多了,喝酒真的是很误事啊,弄不好就把小命给弄丢了。

刘馥说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此不吉之言。”

曹操一听,大怒道:“汝安敢败吾兴!”

说完,手起一槊,将刘馥当场刺死。奶奶滴!老子正在兴头上,你竟然出来败兴,还说老子作的诗是不吉之言!我不吉你妹呀!难道让老子改文吗?老子马上就要率大军渡河攻打荆州了,你来一句不吉之言,什么意思?是想让老子打败仗吗!不弄死丫的,老子难解心头之气!

众人见曹操竟然直接将刘馥刺死了,都惊骇万分,大气都不敢出了,继而又有些兔死狐悲。

这刘馥也算是曹操的老部下了,私人关系也不错的,当初曾劝降了袁术的部将戚寄和秦翊率部投奔曹操,被曹操授司徒掾的职务,这可是曹操的贴身部属。

后来,孙策派人杀了曹操所属的扬州刺史严象,而梅乾、雷绪和陈兰等庐江人在江淮之间聚数万人,当地郡县都因江淮地区局势混乱而残破荒废。当时,曹操正专注于在官渡之战中对抗袁绍,难以抽身,认为刘馥可以稳定东南地区,于是表奏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是单枪匹马来到淮南,建立了合肥城,同时安抚和稳住梅乾、雷绪等地方武装势力,使他们安心驻扎,其后他们也陆续归顺,且向朝廷缴纳贡赋。

可以说,是刘馥让整个淮南地区重新回到了曹操的治下,否则就可能被孙策给占领了,孙策手下的很多大将可都是淮泗人。放在现在来看,如果淮南掌控在江东的手里,曹操哪敢率主力大军进攻荆州。

但就是这么一个功劳卓著,与曹操关系还不错的名臣,竟然被曹操直接给弄死了,虽然也有刘馥自身的原因,向领导汇报工作没选好时间,但还是让很多人感到心寒啊。

这几年曹操杀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都杀的非常随意,现在曹操手下的那些聪明人都开始明哲保身了。尤其是曹操身边的人,其实整天都是提神吊胆的,万一被曹丞相做梦的时候给杀了,找谁说理去?

现在大家又记住了一条,那就是在曹丞相喝醉的时候,最好啥也不要说,否则就可能直接弄死你,至于你以前为曹家做过多少贡献,有多少功劳,那都没用!

刚到曹操身边任主簿的蒋济就将这一幕牢牢记在了心中,他与刘馥共事了那么多年,知道刘馥的为人,可以说当今天下也很难找出一个比刘馥还好的官了。

而且蒋济深知现庐江太守雷绪对刘馥非常敬重,现在刘馥被曹操这么不讲理的给弄死了,就怕消息传出去之后,那雷绪有什么异动啊。但蒋济不敢说,他虽然年轻,但心眼不少,否则也不可能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最后官至太尉。

现在死人了,大家当然也就没兴致再继续喝酒娱乐了,于是都散了。

第二天,曹操醒酒之后,想起昨晚做的事,非常后悔,至于他到底是真后悔还是假后悔,咱们也不知道,反正他后悔过好多次了。

刘馥的儿子求见了曹操,请求将父亲的尸体运回老家安葬。

曹操哭泣道:“我昨晚因醉酒误伤你的父亲,现在我后悔莫及啊!元颖劳苦功高,也是我的好朋友,我当以三公之礼厚葬之。”

刘馥的儿子当然不敢说人都死了,你就是以皇帝之礼葬之有啥用?只能谢丞相厚恩,陪着曹操哭上一阵子。

于是,曹操派士兵护送刘馥的灵柩,即日运往老家安葬。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昨晚那么多人在场,刘馥的死因很快就被传播了出去。扬州淮南的百姓听后纷纷痛哭怀念,家家设奠祭祀。庐江太守雷绪知道后,激愤万分,但他并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也没有什么异常举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