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快穿之女王大人有金手指收藏癖 > 第316章 去他的寒窑十八载 24(求月票)

第316章 去他的寒窑十八载 24(求月票)

当夜,刚从慎王处同诸多大人商讨了一晚上皇帝白天想要推行的政策的刘大人,这会儿正是精疲力竭之际。

刘大人回到书房后,刚坐下来准备将今天的所思所想三省一遍,而后歇息一下洗漱睡觉的时候,发现他那暗红色的书案上,端端正正的摆放着一封未滴蜡的信封。

刘大人面色一惊,赶忙将看守他书房的人家了过来询问,待听到并没有发现有人进过他的书房后,刘大人复而挥退众人。

刘大人看着那封信不知怎的,竟微微有些诶胆怯,但最后还是因为控制不过好奇心,从而仗着胆子走了过去,将书案上的信封拿了起来。

正在拆卸阅览里头的内容时,刘大人又仔仔细细地将门窗全都检查了一边,待确认屋内除了他再无其他人后,刘大人这才颤颤巍巍地打开了那封信。

看完,刘大人面如土色,双眼无神,觉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心头就只剩下‘完了’二字在脑中不断地循环播报。

只见那被刘大人紧紧攥在手心里的信纸上,详详细细的记录着刘大人为官这些年来,干过的违法犯罪之事儿。

看着纸张上的字,刘大人只一瞬之间便明白了过来,送这信给他的人究竟是谁,也清楚她的目的。

他明白,自打女皇的手上握着他这么多把柄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全家老小的小命儿便牢牢被女皇攥在手心里头了。

只是,原来女皇对大王朝的统治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吗?

想了许多事情后,刘大人赶忙将信纸收入怀中,而后连夜赶向其老父亲的院里,将其已在酣睡的老父亲叫起,同他一同商议这封密信。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反应,那些收到了简易让暗卫派发出去的密信的官员也都做了。

隔日朝会,原本应该再受一击劝说,警告,以死相逼戏码的简易,出奇的悠闲了下来,众朝臣们对简易前天的提议像是都默认了,不敢再有多反对。

见此,简易表示非常的满意。

简易朝底下站在前列的昌源伯使了个眼色,而后接收到简易示意的昌源伯便站了出来,提议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百官眼神齐聚到昌源伯的身上。

简易:“准。”

昌源伯肃声道:“皇上,臣对您前日所说的新官吏制度里头的,如有贪污受贿,偷税漏税者,便要举族同坐这项制度,心有疑虑,还让皇上在三思推磨一二。”

百官精神一阵,屏息看向昌源伯。

丫的,不愧是陛下的恩师,胆子就是大,胆敢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质疑、简易。

“哦,那上官爱卿来给朕好好说说你觉着不好的理由。”

百官睁着一双明亮的卡姿兰大眼睛,目光灼灼的看着昌源伯。

只见昌源伯顿了一会儿后道:“皇上,您可知微臣三服以内族**有多少人?五服以内又有人?”

待昌源伯讲话问出口后,简易在上首配合得将这戏继续唱下去,兴味道:“有多少人?”

“回皇上,臣之家族三服以内族中带有亲缘的有一百零八人,五服以内又有三百余人。

正所谓人心隔肚皮,微臣觉着微臣无法规免所有族人的行为,让他们老实不要犯事儿,让他们不要因为他们一个人的过错贪欲,导致全族遭受那般毁灭性的的伤害。”

“因此,老臣觉着一人犯罪,累积全族这,这种法律,未免有些太过严苛了。”

“推己及人,老臣无法做到这般艰难的事情,想必其他人应该也大径相同。

是以恳请皇上三思,再多斟酌一二。”

文武百官听了,皆匍匐在地,恳求简易将这要求放宽松些,最好能像昌源伯说的那样,谁的错谁承担,千万不要累其全族。

毕竟他们的宗族里头少说也有几百号人,如果是世家大族,那么这人数还得往上加。

那么这么多的人,谁敢保证底下会不会有不肖子孙怀着侥幸的心理,在外兴风作浪,偷税漏税,连累到他们。

听完昌源伯的奏请后,简易沉思了一会儿,而后在百官期待的目光下,缓缓说道:“爱卿说得有理,与您这般一说,因一人之错累及全族却是不太应该。”

百官听此稍稍松了一口气,以为简易这是同意了昌源伯的提议。

只是未等他们全然高兴,就又听简易缓声道:“这样,朕将这项规定的要求稍稍放宽些。

凡贪污,收受贿赂,偷税漏税超过一万两白银方才累及全族,大家觉着可好。”

“没道理肉大家一起吃,苦就单一个人扛吧?”

至于什么谁得错谁承担这种话,就不要再说出来哄人了。

在这夫姓氏族的大家长制年代;在这没有高科技监控系统的年代,要是一个人犯了大错,他的族人一点事儿都没有,简易敢肯定,那么这条法规写了也等同于没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怀着侥幸心理顶风作案。

毕竟成功了,他们便又大把的银钱可以使唤了;要是没有成功,那出事儿的也就只有他一个,反正他已经过了好些年快活日子了,他的老婆孩子也都好好的,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要知道,大王朝每年的科考律例可是非常严苛的,可饶是这样,也依旧有大把大把心怀侥幸者,用尽各种手段往火坑头跳呢。

百官虽然对简易的回答不是特别满意,但顾及着那封密信,于是反抗的倒不是很激烈,且简易也作出了适当的让步,于是这事儿便就这样半推半就的成了。

一月后,切实可行的新官吏制度正式实行。

自新官吏制度正式实行后,如翰林院这般的清水衙门里工作的官员,自打薪俸高了后,生活品质也都逐渐提升了,住的宅子,子女的聘礼嫁妆,也同以往比高了两三倍。

朝野上下顿时耗羡风气顿减,文武百官们也都紧了紧皮,不敢有多越举,办事儿也更加认真卖力起来,生怕简易的暗卫注意到他们的不称职,上报上去。

毕竟只要简易还在一天,悬在他们脑袋上的砍刀就会永远在他们颈脖上砍一天,新官吏制度刚实行那半月内,菜市口的血水这才刚流干呢。

待心官吏制度下去后,便就是户籍分化,土地划分,以及个人所得税方面法规政令的商讨,再后来便是商业税。

五年后的一年终盘点朝会,看着税收清单和户籍账簿、人口增长奏表的众朝臣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