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击天下 > 第348章 局势在变化

晋击天下 第348章 局势在变化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7:42

第348章 局势在变化

公文是谢安发来的。

太傅郗鉴、司空陆玩,居然先后在一个多月内去世。

郗鉴原本就比历史上寿命长了近三年,而陆玩也是六十多岁,似乎去世年龄跟历史上差不多,在这个时代,能过六十岁就算寿终正寝了,倒也不算奇怪。

但是郗鉴和陆玩一去世,三公只剩何充一人,权力一下子出现了真空。

而这段时间,恰恰是司马珂被围在东燕城的时候,自然无暇顾及南方的政局。在众北方士族官员的推动之下,诸葛恢和蔡谟两人被荐举为三公。而司马衍经过一阵深思熟虑之后,终究是答应了。

因为,王导、庾亮、郗鉴、陆玩等人相继去世之后,的确已经没有人的威望能与蔡谟和诸葛恢两人相比。谢安过于年轻,拜为中书令也是极其破格了,而谢裒、纪友两位卿也威望不及此两人。

蔡谟与诸葛恢、荀闿并称为“中兴三明”,又与郗鉴等八人并称为“兖州八伯”,被拜为太尉。而诸葛恢也是“中兴三明”之一,被拜为司空。撇开北方士族支持不谈,就论名望,的确是这两人最高,也算是名至实归。

于是,地位等同宰相的三公之位,又全部回到了北方士族的手中。三公之中,诸葛恢和蔡谟两人对司马珂一直是极其敌视,而何充也是摇摆不定,很显然朝廷之中的形势已对司马珂极其不利。

诸葛恢和蔡谟两人一上台,又立即荐举司马勋为龙骧将军、都督中央军事,统辖所有京师兵马,这两个官职在一起,正是当初司马珂所担任的官职。

同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很显然司马勋已经与诸北方士族联合在了一起,而且诸北方士族的用意,颇有扶持司马勋与司马珂对抗的意味。毕竟司马勋也是宗室,而且也是武勇过人,颇有领兵能力的将才。

这样一来,整个朝廷中枢的军政大权又全部落到北方士族手中,如同王导在世时一般。而司马珂倒是有点像掌控藩镇重兵的庾亮,与北方士族分庭抗礼。

就连谢安这个中书监之位,纪友的廷尉之位,谢裒的太常卿之位,也有人虎视眈眈,只是急切之间不好下手。而这一切都只发生在半个月之内的事情。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蔡谟的太尉之职,十分微妙。

因为太尉是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理应都督中外军事。

当初司马珂攻取成汉之后,司马衍有意给司马珂加都督中外军事,其实等同摄太尉之职,但是当时郗鉴等人担心司马珂官爵升得太快,以后再有大功,无官可拜,无爵可封,便暂缓了下来,依旧是都督六州军事。至于中原新打下来的四州,虽然没有正式的任命,但是大家都默认司马珂都督其军事。

但是此刻蔡谟成了太尉,就意味着在名义上,他是可以管辖司马珂手中的兵马的,也就是司马珂也要受蔡谟节制。就像当初王导出征历阳时,挂职都督中外军事,庾亮名义上也要归王导节制,只是庾亮并不买王导的帐而已。当然司马珂自然也不会卖蔡谟的帐,但是在道理上便亏了一截。

不过,不得不说,江东六司马之一的陆纳,不愧为陆玩的儿子,政治头脑也不差。他原本与卞诞一起镇守江北的历阳诸郡,离建康并不远,但是并没有急于回建康奔丧,而是通知家人暂不发丧,等候司马珂的消息。

自从陆玩列为三公以来,加之司马珂的有意扶持,江东士族稍稍有了点抬头的机会,如今陆玩一去,江东士族又即将被打压,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司马珂的身上。

而郗鉴去世之后,其子郗愔、郗超和李闳等老部将,不忿司马珂白白得了数万北府精兵,直接发丧,并没有通知司马珂。

郗鉴的葬礼,也算是极尽哀荣,规格与王导等同。司马衍于朝举哀三日,遣太常卿谢裒使持节监护丧事,仪式赠物的礼仪,都是比照王导。

下葬时,司马衍赐九游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自东晋中兴以来,唯有王导可比。司马衍又派使持节、谒者仆射王悦追谥“文成”,以太牢礼祭祀。

而陆家则以陆纳未归为由,暂不发丧,此时天色尚冷,又以冰镇棺木,防止尸体腐朽,等候陆纳的到来。

司马珂看完谢安的公文之后,又迅速看了一遍陆纳的公文,当即决定立即南下,借为陆玩奔丧以及回京向司马衍述职之由,回往建康一趟。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率着北伐将士在北面奋力厮杀,那些被羯胡赶到江南的北方士族,则在忙着内斗政权。他既不想成为历史上的桓温,也不想成为第二个祖逖,局势既然已经对他不利,便要赶快回去将这个苗头扼杀,否则后患无穷。

司马珂当即召集诸将,安排了一应事宜之后,便启程南下。

与前一次轻车简从回往建康不同,这次他是带着两千羽林骑,浩浩荡荡的出了洛阳,奔往建康。

与此同时,他又令沈劲和卞诞率三万兵马进驻京口,等候命令。

他都督江北和六州军事,辖区内的军事调动,旁人自然不能非议,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司马珂这是要敲山震虎了。

………………

阳春三月,杏花烟雨,草长鸢飞,江南之地正是一片春意盎然的光景。

万物生长正是繁盛时候,城外柳媚如丝,迎春花开满了墙角,秦淮河上舟楫纵横,城内喧嚣热闹,正是游宴的最好时节。秦淮河上的游宴就加倍的密集起来,仿佛弥补冬日里因天冷而减少的宴席一般。

此时的江南,有土豆和红薯可以养民,百姓安定富足。肚子的问题一解决,其他的各种行业也兴盛了起来,建康城也成了天下最繁华之都,城内有百般耍乐可以为之。加上北面的羯人被司马珂打得死去活来,已经占据了黄河以南之地,成为了江南之地的坚厚屏障,正是四海升平,接着奏乐接着舞的大好时节。

这个时候再不高乐,还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一到入夜的时候,秦淮河之上便喧嚣了起来。画舫穿梭如同游鱼一般,辉煌的灯火将河面上照得如同白昼一般,那娇媚的歌声,更是随着春风荡漾,令人为之迷醉。

在秦淮河下游处,停着一艘巨大的画舫,这艘画舫长达十数丈,高达两三丈,起楼三层,飞檐翘角,美仑美奂,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小型宫殿,画舫之上披红挂彩,灯火五彩缤纷,显得极其豪华。

而且其远离了喧嚣,静静的横在河面之上,只有一缕丝竹声传来,更显得神秘而浪漫。

今日的游宴,正是新任太尉蔡谟设立赏春之宴席,宴客游玩。

这艘画舫是蔡家自家私用的船,邀请的都是建康城中清贵大人物,如龙骧将军、都督中央军事的司马勋,有新任司空诸葛恢及一干北方士族的顶流豪门,最低也是准一流的北方高门。

席中还有一名尊贵的人物,坐在了上席,那就是天子的亲弟弟,琅琊王、侍中、骠骑将军,刚到弱冠之年的司马岳。

整个画舫当中,一派热闹的气象。

既然是赏春之宴,就不必那么礼数严谨了。画舫内的宾客们,不时的举樽走动,或共饮,或闲谈,或投壶,或赏景,或低语,都是轻便衣衫,大袖翩翩,很有些放浪形骸的样子。

最引人瞩目的是,年轻的琅琊王司马岳,也穿梭席间,笑吟吟的和谁都能说上几句,他本来与司马衍一样,就是丰神俊朗的人物,此刻更是神采焕发,衣袖飘飘,望之若神仙中人。

这场游宴,气氛显得极其的暧昧。

这些北方高门士族的家主,其实心中都如明镜似的,蔡谟不只是向北方士族宣告他和诸葛恢担任三公,掌控朝政,还向他们传递一个极其紧要的信息。

那就是以司马岳和司马勋的宗室的力量,也站在了北方士族这边。

而最为重要的,则是司马岳。

有一个信息,大家都心照不宣,那就是天子的身体,明显已大不如前。这些在座的士族官员,大都有幸进过太极西堂,知道天子是一天比一天消瘦和憔悴了,照这般情况下去,多则三五年,少则两三年,甚至一年半载都说不定就……

不知是不是因为司马珂的到来,历史的进程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原本应该在年前出生的司马丕并没如约而至的降生。

司马衍至今无所出!

接下来的很多事情,便不言而明了,一旦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继位者除了这位年轻的琅琊王,天子的胞弟,先帝司马绍的嫡子,还能有谁?

而司马珂之所以能够崛起这么迅速,除了个人能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有天子的支持,占据了大义的制高点,才一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如今北方士族不但尽得三公之职,又与半个宗室的力量联盟,甚至与未来的皇权相结合,必将无往而不利。

有了这个信息,这些人精一般的北方士族,顿时都兴奋和激动了起来,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朝局又要恢复昔日北方士族主宰朝政的黄金时期。

整个宴席之间,愈发的欢畅起来,到处觥筹交错,敬酒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什么北伐中原,什么驱逐胡虏,什么恢复故土,什么为国为民,对于大多数士族来说,都是屁话,只是挂在嘴上的堂皇之言,用来打压对手的借口。比如历史上的桓温北伐,庾亮北伐,无一不是为了借机提高自己的威望和权力而已。真正的核心问题,还是利益。

而司马珂则大大的侵犯了北方士族的利益。

司马珂兴皇权、控军政、扶持南方士族,打破了北方士族垄断朝政的局面,此乃其一。

司马珂鼓动司马衍出壬辰诏书,禁止豪门大族将山川大泽私有化,又明确规定百姓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山地,偏偏这些山地种上土豆和红薯之后,足可养活一家人,使得北方士族门下的佃农纷纷弃租开山,让他们被迫将良田的租金一降再降,对依附他们的百姓的控制权就降低了许多,此乃其二。

司马珂占据中原这两年来,对百姓收的赋税极低,又将大量的土地无偿的分给百姓,使得南渡依附诸北方士族的北面流民,更是心思浮动,意欲北归,此乃其三。

而最为重要的是,司马珂发明了印刷术,广印书籍,又开郡学,允许寒门和黔首子弟入学,明显的是在撬动士族的基石,长此以往,士族统治天下的局面将一去不返,这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北方士族与司马珂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在他们看来,司马珂就是踩着北方士族上位的,自然要把他打压下去。

但是,如今司马珂羽翼已丰,掌控了大晋八成以上的兵力,坐拥大半个江南和江北四州之地,就算所有的士族集体联合起来,也非司马珂的对手。

何况北方士族也并非铁板一块,比如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荀氏,还又褚氏、刁氏等,都是北方士族的叛徒。

更何况,南方士族虽然对司马珂的一些举措也不理解,但是为了打破北方士族的压制,也跟司马珂站在一起。

众北方士族皆有自知之明,知道要用硬实力与司马珂掰手腕,几乎没有可能。但是,如今突然来了一股软实力,宗室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皇权加入,对付司马珂就容易多了。

众人想到这一点,纷纷向司马岳身旁聚拢,敬酒者络绎不绝,恭维的话更是说了一大箩筐。司马岳虽然贵为琅琊王,终究是刚刚过弱冠之年,沉不住性子,被众人这么一通恭维,顿时飘飘然起来,不知身在何方。

除了司马岳以外,司马勋也成了众北方士族关注的焦点。

这位新任都督中央军事,拜为龙骧将军的皇叔,掌控了建康的三万多兵马,又是一名骁勇而治军有方的悍将,也被众北方士族视为对抗司马珂的筹码之一。

众北方士族当年被胡虏从中原撵到江南,惶惶然若丧家之犬。如今司马珂率着将士北伐中原,收复他们的故土,在前线杀得火热,不但许多将士因此壮烈牺牲,就连司马珂本人也是被困在东燕城几个月,可谓九死一生,最后终于将羯人赶到了黄河以北。可笑的是,众北方士族,并没有因司马珂的大胜而带来任何的喜悦,还鬼鬼祟祟的凑在一起,暗暗合计如何对付司马珂。

王朝可以频繁更迭,皇帝可以随时更换,世家必须千年不倒,这就是当下大部分世家大族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