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击天下 > 第162章 必当北伐

晋击天下 第162章 必当北伐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7:42

第162章 必当北伐

公元336年秋。

高产而不占良田的土豆开始在京口大营和建康一带逐步推广种植。

与此同时司马珂也发布了赫赫有名的“壬辰诏书”。

自魏晋以来士族豪门兼并土地,占山护林,屡禁不止,如《南史》云“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在当时士族无休止的兼并显然已经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运行。虽然在历史的东晋时期,皇帝和一些有识之臣曾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也试图做出一些努力,但是没什么用。

历史上的咸康二年壬辰日,司马衍曾对士族屡禁不止的占山护林也发布了“壬辰诏书”,其曰“占山护泽,强盗律论,赃一丈以上,皆弃市”意思就是只要发现“占山护泽”的就处于“弃市死刑”,但是显然这条法令并没有任何的作用。当时的司马衍,连自己的安全都保障不了,占山护泽的又都是士族,这条法令等于一纸空文,根本无法执行。

这次336年农历九月的壬辰日发布的“壬辰诏书”,司马衍听从了司马珂的意见,曰:“今更刊革,立制五条。凡是山泽,先常熂爈种养竹木杂果为林,及陂湖江海鱼梁鳅鮆场,常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顷;第三、第四品,二顷五十亩;第五、第六品,二顷;第七、第八品,一顷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姓,一顷。皆依定格,条上赀簿。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少,依限占足。若非前条旧业,一不得禁。有犯者,水土一尺以上,并计赃,依常盗律论。”的建议。、

这次的“壬辰诏书”合计分为四点:

其一、“凡是山泽,先常熂爈种养竹木杂果为林,及陂湖江海鱼梁鳅鮆场,常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简单的说就是在“壬辰诏书”发布之前所侵占的那些山林川泽,只要继续经营且有成效的,朝廷可以承认他的“侵占”。

其二、“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顷;第三、第四品,二顷五十亩;第五、第六品,二顷;第七、第八品,一顷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姓,一顷。皆依定格,条上赀簿。”。这里不但规定了占山的标准,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在这里司马衍给予了百姓的“侵占”权。且司马衍还规定这些人所占的山林川泽必须要登基造册,这样方便朝廷按照各自所拥有的资产来征收财产税。如果隐瞒不报的,则视为非法侵占。

其三、“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少,依限占足”,就是已经占了规定份额的就不能再占,而没有占足规定数量的则可继续占。且在之后不久,司马衍还特意下诏“先占不足者的普通百姓,可依法占足山泽”,也就是百姓如果没有占够的,可以依法占足。

其四、“若非前条旧业,一不得禁。有犯者,水土一尺以上,并计赃,依常盗律论,皆弃市。”意思就是只要有人犯了以上的几条内容,就以盗律论处,“弃市”就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赵胤便是按“弃市”而斩。

此时的司马衍,不再是傀儡皇帝,有着手握重兵的司马珂扶助,诏书也不再只是一纸空文。至少在扬州一带,敢抗旨者,还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足以对抗司马珂的讨伐。

“壬辰诏书”,规范了占山的制度,也为后来推广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土豆和红薯完全只给士族带来了利益。

…………

就在土豆逐步推广种植之时,司马珂的红薯也在鸡笼山一带试种了一百亩地,预计明年也可全面推广种植。

除此之外,司马珂又让荀蕤在鸡笼山和覆舟山的半山腰部分,开始建造猪圈,将圈和厕分离,准备养猪,以给士卒补充肉食。

同时,猪圈和茅厕所带来的积肥可以肥地,而红薯以及土豆茎叶又可喂猪,那些个小的红薯和土豆,也可用来喂猪。

渐渐的,寒风渐起,土豆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夏季收获的一百万市斤土豆,给了京口大营十万市斤,分发了诸士族二十万市斤,城郊百姓二十万市斤,余下五十万市斤全部栽种下去,种了足足一千六百亩山地,将鸡笼山和覆舟山大半的可种植之地都占满了。一千六百亩山地,平均大概九千市斤一亩,收获了一千四百多万斤的土豆,人吃的马嚼的,都够了。整个乐游苑大营的粮仓,堆满了土豆,还搭了许多棚子,用来堆放土豆,到处是堆积如山。天策军自己是吃不完的,又分了一半给王室六军、城门五校和城外守军。

除此之外,又分出两百万市斤土豆,责成左民尚书诸葛恢负责在全扬州予以推广,一年之内完成。

乐游苑大营,某队驻地。

此时正是用午膳的时候,两百名天策军士卒,每人一个大陶碗,碗里七成土豆,三成米饭,堆得满满的,还有几片羊肉丝。

这些强壮的汉子们,端着盆一般的大陶碗,蹲在地上,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一边聊着天。

男人们在一起,聊的更多的是荤段子,不时的发出邪邪的笑声,这一点,古今皆同。

聊着聊着,突然一个老卒舒服的打着饱嗝,叹了一口气:“这仙豆果然不愧仙豆之名,是真的美味。”

话音未落,当即有人附和:“不但美味,还极其扛饿,不比米饭差。”

“昔日每日伙房算着米粮过日子,如今便是大把大把的煮仙豆,左将军真神人也!”

众人立即把话题从荤段子,转移到土豆的话题上来。

又有一人悠悠的叹了一口气,满脸的伤感,说道:“昔日我等在江北时,若是有左将军此仙豆,便不会挨饿了,随便找块空山地,种上仙豆,便可养活全家靠小。”

这话一出,话题又偏了。

“是啊,不知左将军何时带我等打到江北去,江南虽好,终非故土,但得死在中原,死亦得其所。”

“那帮胡虏最为可恨,若能北伐杀胡,老子这条命不要了,也要跟着左将军誓死一战!”

“老子的家小还在江北,也不知道如何了!”

随后,又有人问道:“左将军真会带我等北伐否?我等才一万大军,江南终究是士族的天下,能不能北伐未必是左将军说了算。”

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没有再说这个敏感的话题。

许久,才有人道:“就算不北伐,左将军也是难得可贵的好将军,某深为敬佩之,只要左将军一声令下,就算要某把这颗头颅割下,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那人刚说完,众人又纷纷附和:“左将军之仁义,前所未有,将军之恩,当誓死报之。”

闲聊,原本就很难有主题,说到那出是那出,众人东一搭西一搭的聊着,很快又转移了话题。

“左将军到!”

随着一声响亮的喊声,众人纷纷抬起头来,只见司马珂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在一干将领的簇拥之下,大步而来。

“参见明将军!”众人纷纷端碗站起,对着司马珂高声喊道。

司马珂停住了脚步,望着众人。众人感觉到司马珂有话要说,顿时安静了下来。

“弟兄们!”司马珂沉声道。

众人一听,顿时都肃然而立,齐齐的望着司马珂。

司马珂吸了一口气,用缓慢而坚定的语气,朗声道:“江北乃至黄河以北,直至长城以南,皆乃华夏之地,大晋河山,最多三年之内,本将一定会带着诸位打回去的!驱逐胡虏,还我河山!”

他的神色极其凝重而严肃,眼中充满坚定不移的神色,手中拳头紧握,这般神情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众人。

他有仿夜枭基因,听力极其惊人,早早在百多步之外,便听到了这边大营内众军士的声音,也细细的听清楚了他们聊天的内容。

众人虽然想不到司马珂的听力如此惊人,但是听得司马珂这般说,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极其激动的表情。

“愿誓死跟随明将军左右,驱逐鞑虏,还我河山!”在荀蕤的带领下,众人齐声喊道。

司马珂说完这通话之后,又带着荀蕤、纪敏和李颜等天策军主要将领,四处巡查了一番,然后重点叮嘱了土豆的储藏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才走出了乐游苑大营。

刚刚策马走到大营门口,便见得王恬一边叫着“左将军”,一边急匆匆的打马奔来,那马跑得一身是汗,很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司马珂见王恬这般神情,不禁心头咯噔了一下。这必定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否则王恬不会这么惶急。

王恬满脸的汗水和泪水混杂在一起,带着哭腔喊道:“家君病重,急欲见左将军一面!”

“走!”

司马珂似乎预感到什么,当即二话没说,紧紧的跟着王恬,鞭马如飞,往乌衣巷疾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