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八十八章 震怒

奋斗在五代末 第八十八章 震怒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八十八章 震怒

郭荣的心情近日十分不错。

高平之战大胜归来,当初反对他的文官们都成了哑巴,曾经的文臣领袖冯道都愤然归西了,在朝堂上再也没有反对他的声音。

禁军的扩建十分顺利,每隔几天,张永德和赵匡胤都能给郭荣带来好消息。

殿前司最近四个月已经新增了三万余名精壮的士兵,赵匡胤声称,再给他半年,这支新军就将初具战斗力。

陶文举征收河南夏税的进展也十分顺利,得益于宋州提出的贷款法子,不少节度使都有样学样。

正是从河南征收上来的钱粮,禁军才得以顺利扩建。

几天前,郭荣更是利用了几位重臣的争斗,一举将王朴提拔为副枢密使,令王朴执掌枢密院的日程大大提前。

一切迹象都在表明,郭荣对于自己这个国家的掌控力越来越强,距离实现自己的宏愿更进了一步。

今日一早,郭荣从董贵妃的绣榻上起来,感觉神清气爽。

四个月前董贵妃给郭荣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小皇子,这令郭荣十分欣喜,最近宠幸董贵妃的频率高了不少。

然而等郭荣来到垂拱殿中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时,一封摆在案头的奏章,彻底破坏了他的好心情。

这自然便是宋州进奏院呈上的,有关竹奉璘畏罪自尽于州狱之中的奏章。

“宋州要翻天不成?”郭荣凝视着奏章,英挺如剑的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像一头被侵犯了领地的雄狮。

郭荣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左手用力捏着座椅的扶手,指关节咔咔作响。

竹奉璘明明是郭荣点名,要进行三司会审的重犯,可现在却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州狱之中。

虽然奏章上各种理由写了一大堆,还附带了仵作的验尸结果,但竹奉璘毕竟是死了。

郭荣左手的食指不断敲打着座椅,语速极快地自言自语道:“必须要查!此事一定要查个明白,是谁在违逆朕?”

思考一番,郭荣高声命令内侍道:“去招范质,还有王朴过来。”

自上次垂拱殿议事之后,郭荣就怀疑李谷、王溥、魏仁浦还有李重进与此事有关联。

等两位重臣过来,郭荣先是将奏章给了王朴过目,这奏章是从政事堂过来的,范质自然早就知晓了。

王朴现年四十八岁,从年轻时就开始参加科举,到四十四岁时终于高中状元开始为官,可谓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之一,一入官场更是直接为郭家父子效力,如今可谓是官运亨通。

论年龄,王朴在当朝的重臣之中,都算年龄较大的,比首席宰相范质都要年长五岁。

现在的朝廷流行搞年轻化,年龄大的文官就去掉实权差遣,弄个闲散差遣养老,防止他们影响朝堂。

年龄大的武官则外放当节度使,或者干脆让他们告老还乡,防止他们在禁军中结党营私。

王朴长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一抹浓而密的黑须长至胸口,一双虎眼中透着坚毅和果敢。

细细看过奏章,王朴当即说道:“臣以为,当立遣精通审讯之人赶赴宋州,以彻查此事。”

“朕也是这个意思,王卿可有合适人选。”郭荣已经收起了愤怒,迫不及待地问道。

王朴心中已将朝臣筛选一遍,略加思考后回道:“左谏议大夫王敏谨厚,可为主使,按照惯例还可从宋州临州挑选一名推官协助审讯。”

“准。”郭荣连连点头,王敏是郭荣担任澶州节度使时的节度判官,与郭荣关系密切,此时本官是左谏议大夫,正在开封待阙,并无差遣,是个相当合适的人选。

此时的惯例,当一州的主官涉嫌某件案子,或者是无法处理某件案件时,朝廷可调集临近州的推官来审理案件。

郭荣望向范质:“范卿可有合适人选?”

范质当即拱手道:“陈州节度推官彭美精通审讯,可协助王谏议审讯此案。”

顿了顿,范质又补充道:“起居舍人陶文举此时在河南征残税,臣观近日的奏章,陶舍人已到许州,似是已经完成征税之事,且陶舍人曾赴宋州征税,臣以为可调遣陶舍人同往宋州。”

范质对于宋州这些破事也是忍无可忍了,认为当下猛药。

见陶文举征税如此顺利,又想起了陶文举曾经的残暴行径,范质觉得派这等酷吏去宋州十分合适。

郭荣犹豫片刻后说道:“准了。”

其实郭荣想等陶文举回朝述职后,派陶文举赶赴河北巡视一番,虽然河北今年免了夏税,但马上开征的秋税可没免。

按照今年三司的规划,河北的秋税是必不可少的,郭荣认为得派得力人手去河北盯一盯才行。

不过此刻陶文举就在许州,离宋州并不远,此案应该不会耽误多少时间,陶文举应该能够赶上河北的秋收时间,河北粮食的成熟时间较之河南会晚上小半月,郭荣仔细思考后,最终还是同意了范质的提议。

宋州之事在京中官场上激起了一阵小小的涟漪,但只过了半日就被大部分官员遗忘。

毕竟此时乃是多事之秋,河北天天都能发来契丹入寇的紧急军情,开封城中已有一万侍卫亲军接到了枢密院的命令,正整装待发,准备赶赴河北巡边。

死个小小的八品巡检,在开封城中实在算不上多大的新闻。

然而京中的小小涟漪传到宋州,却成了惊涛骇浪。

左谏议大夫可是正五品的官阶,王敏更是郭荣登基前的亲信臣子。

隔壁州陈州的节度推官彭美,在宋州一带的名头也是响当当的,过去的几年里彭美没少来宋州审案,断了不少疑难杂案。

更别提陶文举了,这位中书舍人上个月才在宋州杀了十余人,城门口的血迹现在都依稀可见,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宋城边上不少乡里现在都流行用陶文举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

宋州无论百姓还是官吏,都能感受到当今天子对此案的重视。

一心院中,李延庆也从仆役那收到了消息,下意识地就紧了紧外衣,深秋的凉风似乎有点刺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