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一百章 僵住了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章 僵住了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一百章 僵住了

有的时候被动不一定真的被动,主动也不一定真的主动。

特别是在争夺帝位这样的零和游戏之中。

无论是李重进还是赵匡胤,亦或是韩通,都压上了自己的全家性命作为筹码。

胜者只有一个,而且可以通吃输家。

大家都知道,赢得游戏的最快途径就是领兵出城然后兵变。

在城内是不方便兵变的。

不光是因为要有枢密院的调令才能调动军队,更重要的是城内禁军的驻地非常分散。

皇宫东边的左一厢是禁军的传统驻地,开封扩建前大部分禁军在非战时都于此地修整。

随着开封城扩建,禁军迎来了扩编,原本的驻地装不下这么多大头兵,所以罗城城墙的各个瓮城也成了禁军的驻地。

在郭荣宾天前,范质还通过郭荣的口下达了一条诏令,那就是将侍卫亲军司与殿前司的部队打散安置。

以开封新曹门为例,新曹门瓮城的军营足可驻扎一万禁军,原本是由殿前司下辖部队独占。

而在郭荣宾天后,这座军营内驻扎的部队就成了五千殿前军与五千侍卫亲军,他们每日分开训练分开吃饭,井水不犯河水。

郭家父子组建殿前军本就是为了制衡侍卫亲军的一家独大,再加上有意的挑拨,现在这两军那是势同水火,只有在战场上才有勉强合作的可能。

郭荣第一次亲征淮南时,侍卫亲军就是李重进在指挥,殿前军则归张永德指挥,双方互不干涉,也基本不同时参与一场战斗。

无论是李重进还是赵匡胤,他们都只能策动一部分禁军,在城内起兵的可行性是有,但成功率过低。

只有领兵出城,通过裹挟......一定优势,可这优势并不明显。

调换一下立场,若李延庆是赵匡胤,那他绝不会选择在此时动手。

因为此时动手胜负未可知。

游戏的赌注是整个家族的性命,不可能在胜负不明的情况下一把梭哈。

“你说得确有道理,可这样岂不是彻底僵住了?令叔父没法调去沧州,自然也就无法通过伪造军情获取领兵之权,而赵匡胤顾忌我们,恐怕也不会选择主动出击。”吴廷祚明显有些急,他还想着做开国功臣和国舅呢。

“是啊,已经彻底僵住了,我们没法出招,赵匡胤也不敢主动。”

虽然只是猜测,但李延庆很笃定,现在的赵匡胤绝对会当缩头乌龟。

吴廷祚问道:“那就这么僵着?”

“只能这么僵着。”李延庆反问:“枢相可有破局妙策?”

“想不出来。”吴廷祚摇了摇头,他转念一想,觉得僵着其实也不错,他依然是大周朝的正任枢密使,他的后代也依然能沐浴他的荫补,就算能力再不济,混不成节度使这样的高官,至少也能混成七八品的小官。

只要能当上七品官,就有继续荫补后代的资格,吴家的富贵延续个三四代还是没啥问题的。

往后的事吴廷祚管不到,也不想管,儿孙自有儿孙福。

李延庆的思维更为活跃跳脱,看着吴廷祚一脸的无欲无求,他突然有了新想法:“能破局的除了我们李家以及赵家外,其实还有一方势力也有主动破局的能力。”

“谁?”吴廷祚有了点精神。

李延庆笑了笑:“当然是我们想要伪造紧急军情的对象,契丹。”

吴廷祚瞬间精神大振:“对啊,我怎就没想到呢?如果契丹真的出......兵入寇,那造成的结果不就和伪造军情一样吗?到时候就算韩令坤这厮再不愿意,也得向朝廷发紧急军情求援。”

韩令坤能直接调动的机动部队只有两万不到的侍卫马军,其余能间接指挥的则是各节镇的地方州军。

如果契丹真的大举南下,就河北这一马平川的地形,韩令坤手头这些兵马顶多也就能抵挡个把月,他势必会向朝廷求援。

这样赵匡胤与李重进中间就一定会有一人领兵北上,然后此人就可半道兵变,这僵局自然也就破了。

“问题就在于,契丹根本就没有主动出兵的可能,从人口上而言,现在的草原极度空虚,六七十年不间断的战争耗光了草原上的人口,更别提契丹现在还年年内乱。

从物资上而言,契丹有余下的幽云十二州提供盐与谷物,西北的那些节度使也经常往契丹走私茶叶丝绸等货物,即便冬季不南侵,契丹也拥有足够过冬的物资。

无论怎么看,契丹都不会与我朝主动开战,便是我朝打过去,契丹也会断尾求生,年初收复的那四州十七县几乎就是契丹主动舍弃的。”

李延庆这些年并没有一门心思想着篡位,他也收集了不少西北地区和契丹的情报。

目前的契丹压根就没有战争潜力,契丹国主,或者说辽朝皇帝耶律璟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平叛与享乐。

指望契丹主动进攻,还不如指望赵匡胤突然暴毙。

兵入寇,那造成的结果不就和伪造军情一样吗?到时候就算韩令坤这厮再不愿意,也得向朝廷发紧急军情求援。”

韩令坤能直接调动的机动部队只有两万不到的侍卫马军,其余能间接指挥的则是各节镇的地方州军。

如果契丹真的大举南下,就河北这一马平川的地形,韩令坤手头这些兵马顶多也就能抵挡个把月,他势必会向朝廷求援。

这样赵匡胤与李重进中间就一定会有一人领兵北上,然后此人就可半道兵变,这僵局自然也就破了。

“问题就在于,契丹根本就没有主动出兵的可能,从人口上而言,现在的草原极度空虚,六七十年不间断的战争耗光了草原上的人口,更别提契丹现在还年年内乱。

从物资上而言,契丹有余下的幽云十二州提供盐与谷物,西北的那些节度使也经常往契丹走私茶叶丝绸等货物,即便冬季不南侵,契丹也拥有足够过冬的物资。

无论怎么看,契丹都不会与我朝主动开战,便是我朝打过去,契丹也会断尾求生,年初收复的那四州十七县几乎就是契丹主动舍弃的。”

李延庆这些年并没有一门心思想着篡位,他也收集了不少西北地区和契丹的情报。

目前的契丹压根就没有战争潜力,契丹国主,或者说辽朝皇帝耶律璟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平叛与享乐。

指望契丹主动进攻,还不如指望赵匡胤突然暴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