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八十二章 时代变了

奋斗在五代末 第八十二章 时代变了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八十二章 时代变了

最新网址:赵匡义在吃晚饭的时候心不在焉,双眼老是往敞开的门口瞟,这让杜氏略感不满。

杜氏虽然出身不高,但她治家严谨,很有礼法。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杜氏或许就是这个伟大的女人。

丈夫赵弘殷在外拼杀赚取功绩和人脉,杜氏就将家里治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也为赵弘殷培养了赵匡胤这么个优秀的继承人。

按照杜氏定下的规矩,一家子一起吃饭时是不能走神也不能说话的。

对待食物要认真,同时也决不能浪费,这是杜氏坚持灌输给孩子们的美德。

瞅见了三子的违规,若是放在从前,杜氏少不得要说教一番。

可今日她却并未发作。

敏感如杜氏当然也意识到了开封局势之紧张。

丈夫赵弘殷离世,当家的二子又去了许州,现在这开封赵府唯一的成年男人就只有三子赵匡义了。

这两年,赵匡义逐渐参与到了家族事务之中,这个月更是进入了殿前司当差,这些事情杜氏都是知晓的。

可杜氏不知道的是,赵匡义接手的,是最为隐秘的情报工作。

赵家留在开封的斥候军足有一百余人,而这一百余精干好手都接受赵匡义的指挥。

在吴廷祚重归枢密院后,赵匡义立刻就将调派了人手调查吴家,以及与吴家密切相关的李家。

那在此之前,为何赵匡义没有派人追踪李家与吴家呢?

是因为他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或者说,这两家压根就不配他派人调查。

在吴廷祚重返枢密院之前,赵匡义觉得李家与吴家的威胁很小,在夺鼎的道路上,李吴这两个家族的联盟显然不配做赵家的对手。

是,李重进确实是侍卫亲军司名义上的统领,他确实是先帝的血亲,他也确实在地方上拥有不少实力强劲的盟友。

但,这又如何?

时代变了。

现在已经不是五六十年前,地方节度使有权反抗朝廷的时候了。

经过五个朝代几十年不间断的吸取,中央禁军这颗小树苗早已将地方州军的养分吸取殆尽,成长为了一颗足以遮蔽天地、投下无边阴影的参天大树。

现在的开封城内可是有着十二万以上的精锐禁军。

禁军士兵人人披坚执锐,铁骑部队甚至将坐骑都武装到了牙齿,现在更是多了震天雷这样的无敌杀招。

而地方节度使有什么?哪怕是边防任务最重的昭义节度使李筠,其麾下也不过是三个州外加两万出头的边防部队。

这些边防部队甚至连甲胄都没有配齐,骑兵以及火器自然也是少得可怜,最先进的震天雷那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至于李重进所在的郓州,那不过就是个小小的内地节镇,区区一州五县的地盘以及三千破烂州军罢了。

在现如今,要想争夺皇位,最重要的是要手握禁军,以及有权调动禁军的枢密院。

禁军之中,赵家手握殿前司,虽然赵匡胤此刻身处许州,可他的老部下们牢牢占据着殿前司上上下下的重要职位,这殿前司可以说就是赵家的禁脔。

而在枢密院中,赵家又有魏仁浦为奥援。

可以说,若是皇宫中的郭荣这时候撒手人寰了,最有可能在皇位争夺战中拔得头筹的当属赵家。

李、吴两家有什么?

在赵匡义看来,他们看起来拥有很多,却又什么都没有。

虽是李重进贵为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但这只是郭荣看他“可怜”给他挂了个名号。

真正在开封执掌军权的是侍卫亲军司都虞候韩通。

虽然吴廷祚是开封知府,可开封知府手下有几个军?

一指挥五百人,十指挥为一军。

开封知府能调用的维持治安的人手,满打满算也不过区区四个指挥。

在吴廷祚重返枢密院之前,韩通才是赵家的头号大敌。

赵匡胤虽然离京了,可韩通却并未离京,禁军中留守开封的武将里,他是官职、爵位最高的,也是战功、履历最为卓越的。

韩通本就与赵家有旧仇,在郭荣的刻意挑拨下更是视赵匡胤为升官路上的最大政敌。

现在郭荣病危,韩通岂能没有二心?

这年头的武将就没一个忠君爱国的,是的,一个都没有。

没有哪个武将会对一个年纪比自己儿子都小的王朝抱有绝对的忠诚。

可现在,随着吴廷祚重返枢密院,局势又不一样了。

李重进淡出了侍卫亲军,可他提拔的那些个心腹爱将有一部分留在了侍卫亲军、留在了开封。

有了枢密使吴观的存在,只要能找到合适的理由或者借口,在郭荣死后,李重进就有机会重返开封,并重新执掌侍卫亲军司。

就眼下的局势而言,即便失去了侍卫亲军马军司,单凭一个步军司的力量,侍卫亲军也毫不逊色于殿前司。

所以,李、吴两家取代了韩通,成为了赵家的头号心腹大患。

而赵匡义也就毫不迟疑地派出了手头的斥候军,以求尽可能地掌握这两家的动向。

今日,一直到晚饭的饭点,斥候军也没有送来最新的情报。

这令赵匡义心不在焉,甚至怀疑自己手下办岔了事,以至于忽略了母亲一直强调的餐桌礼节。

正当赵匡义打算中断晚餐,派人去问问情况的时候,一名赵府的侍女匆匆步入餐厅,俯身在他耳边私语了几句。

侍女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赵匡义当即放下碗筷:“阿娘,有公事要处理。”

杜氏彻底放下了不满,并对此表示理解:“去吧,我叫厨房把饭菜热着,你一会来吃。”

很快,赵匡义就离开了杜氏所在的后院,见到了等候在屋檐下的王仁赡。

赵家的后院,便是王仁赡这样的家将也是进不得的。

见到主公的亲弟弟以及自己的上司,王仁赡拱手行礼:“三郎君。”

最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