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七十九章 扯皮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七十九章 扯皮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七十九章 扯皮

最新网址:周朝很大,大到有百多军州千万百姓。

但周朝也很小,小到只需要四人就能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

节度使调镇这样的大事,自然不能由范质一个人拍板,哪怕他是当朝首相兼参知枢密院事也不行。

必须要经过枢密院里的四位重臣的磋商后,调镇方可徐徐执行。

给天下的节度使们调换节镇是一项大工程,不光耗时费力,还容易引发政治冲突。

众所周知,咱们民族讲究以和为贵,在碰到有争议的大事时,总是习惯开个会来解决问题与纷争。

在得到郭荣的许可之后,范质在当天就召集了其余三位重臣,以求妥善解决调镇之事。

然后呢,然后就开始了无尽的扯皮。

能当到节度使的,哪个是善茬?谁能在朝中没点关系和势力?谁又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

这年头结婚讲究个门当户对,高官豪门生的又多,那自然是广结姻亲。

就以吴廷祚为例,他确实是李家的亲家,可他却不仅仅是李家的亲家。

吴廷祚有六个儿子,女儿亦有六个,其中长子次子以及长女皆已成婚。

长女嫁给了李重进的长子李延顺,长子迎娶了侍卫步兵左厢都指挥史张令铎的长女,次子的妻子则是前青州节度使李洪义的女儿。

顺带一提,李洪义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安守忠,而安守忠则是李延庆妻子安清念的亲哥哥。

周朝建立还不到十年,这些新兴的既得利益者们就早已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番调镇,吴廷祚身为枢密使,势必要为自己的两个亲家争取利益。

李重进自不必说,他在郓州早就闷腻歪了,老早就想换个离开封更近的节镇,好方便他的夺权大业。

而李洪义呢,他在今年年初刚卸任了青州节度使,可他今年还不满五十,离告老还乡的年纪还有很长距离,一直想起复发挥余热。

今早,赋闲在开封的李洪义也参加了早朝。

他得知吴廷祚重归枢密院后,立刻就派了亲信给吴廷祚送来口信,说是要包下开封最高档的酒楼,以庆祝亲家高升。

李洪义打得什么鬼主意,吴廷祚能不清楚?无非就是想让吴廷祚为他安排个节镇罢了。

吴廷祚在开封为官,本身只能领一份死薪俸,却要养活一大家子几百口人。

但只要他能拉亲家李洪义一把,李洪义当然也会投桃报李,几车满满当当的好处费是绝对少不了的。

等李洪义在新节镇走马上任,自然还有源源不断地分润留进吴廷祚的腰包。

“于情于理”,吴廷祚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这个忙。

眼瞅着,确实是有几名节度使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了。

譬如秦州节度使王景,这位老将军今年已是七十岁的高龄,依然奋战在边防一线。

在吴廷祚看来,趁着这次调镇,给王老将军官升一阶然后让他风风光光的退休,实在是合情合理。

当然了,秦州这个地方地处西北边疆,人烟稀少不说,这地方的汉人甚至还没异族多,油水少得可怜的同时还要肩负巨大的边防重任,的确不是个好去处。

可对于枢密院的枢相们来说,这其中多得是可操作的空间。

将一位富庶节镇的节度使调去秦州,这油水肥厚的位置不就能空一个出来了吗?

可盯上秦州的不止有吴廷祚,枢密使魏仁浦也盯上了这个地方。

魏仁浦与不少高级武将都有深厚交情,他可不是那种吊死在赵匡胤这一棵树上的呆瓜,对于秦州这个充满操作空间的地方,他当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范质与王溥都是文官,与武将派系没多少牵连,两人在枢密院也只是位列次席,故而没有参与对秦州的争夺。

可光是两名枢密使就足够将调镇这事给扯上天了。

若不能得到两位枢密使的同时许可,这调镇工作又如何能开展下去?

可见到此情此景,力主将吴廷祚调回枢密院的范质却是一点都不后悔。

他甚至还暗自欣喜:将吴廷祚调回枢密院与魏仁浦打擂台实在是一招妙棋。

人的精力是有极限的,虽然是有少部分天赋异禀的人能够一心多用,但范质显然并不在此范畴之内。

范质虽身兼政事堂、枢密院两大重任,可在郭荣病重不理朝政的当下,他的绝大部分精力还是得放在政事堂上。

枢密院的大部分公务,范质只是会稍作了解,然后就任由正任枢密使定夺。

不是他不想管,而是实在没这个精力。

而且自大周刑统颁布以来,范质还需要将部分精力放到对刑统的推广上,这才是他从政的初心。

心思花到政事堂以及刑统上,范质就再难顾及枢密院的种种公务,他思前想后,决定找个人来制衡下魏仁浦,以及魏仁浦所支持的年轻武将派系。

总而言之,魏仁浦与吴廷祚在枢密院里势同水火,正是范质乐于见到的局面,也是他一手促成的。

这调镇一事,是范质抛出的诱饵,目的正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策略是否可行。

结果也非常喜人,魏仁浦与吴廷祚那是一见饵料就上钩,当天就斗得不可开交。

放衙后,吴廷祚带着一身怒气回家,然后就见到了上门拜访的李延庆。

李延庆已经收到了吴廷祚升任枢密使,以及朝廷即将开始新一轮调镇的消息,故而早早地就在吴府做等候。

自父亲李重进赴任郓州后,李延庆就经常往来吴府。

而吴廷祚也很欣赏这位后辈,乐于向他分享官场的见闻与经验,也会与他一起分析官场上的种种局势。

别看吴廷祚有六子六女,可除了成婚的那三位外,其余子女都是周朝建立后才出生的,最大的也不过才五岁。

到了家里,他还真找不到几个有共同语言的聊伴。

最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