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七十章 抉择两难,世事无常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七十章 抉择两难,世事无常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七十章 抉择两难,世事无常

谈及失陷的幽云十六州,李延庆和吴观师徒两人的心情,一时间都有些沉重。

“那石敬瑭确实罪该万死。”李延庆平复了一番心境后问道:“可就老师所言,幽云沦陷,主因难道不是因为石敬瑭不肯救援幽云吗?”

吴观闻言立刻反驳:“卢龙牙军因为上供而缺少粮饷,士气的大幅下降,军员的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才是幽云陷于契丹的主因。”

“各个节镇上供的钱粮,朝廷不也是拿来组建禁军了吗?若是石敬瑭当时愿意派出禁军驰援幽云,定然能够击败契丹!”

李延庆接着说道:“当今圣上不也正是靠着这支禁军,在高平击溃了伪汉和契丹吗?甚至还是在大部分侍卫亲军临阵逃脱的情况下!”

吴观闻言哑然,低着头坐在马背上默不作声。

当今这支禁军的强大李延庆是知晓的,虽然此时禁军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病,但郭荣曾凭借这支禁军战胜过契丹。

之后的北宋朝也正是依靠这支郭荣留下的禁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直到高粱河之战中被赵光义付之一炬前,这支禁军可谓是百战百胜,极少失利。

虽然老师吴观对于削藩之事的独特见解,令李延庆感到耳目一新。

但从后世而来的李延庆,认为国家的统一是必须的,对于吴观反对削藩的观点,李延庆认为是绝对不可取的。

“藩镇的存在固然有它的好处,卢龙军的士兵确实能征善战,客观上遏制了契丹崛起的速度。

但坏处也是极大的,这唐末之后国家的分裂、百姓的流离失所不正是藩镇割据所造成的吗?”见吴观沉默不语,李延庆朗声说道。

“我承认,你所言确实极有道理。”吴观低头思忖片刻后说道:“可世间之事大抵如此,皆要于两难之间做出取舍。”

李延庆闻言也是感慨:“确实如此,做选择总是艰难的,不过当今天子,还有曾经的帝王们,做出的选择皆是削藩。”

两百多年前唐玄宗创建十节度时,面临的恐怕也是同样艰难的抉择,李延庆不由想到。

“是啊,他们都选择的削藩。”吴观叹道:“毕竟他们是帝王,而我之前只是一介布衣,可能所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确实会不一样吧。”

李延庆闻言笑道:“确实如此,譬如我和老师骑着马走在前头,便能看见远方的风景,而张正在我们后头,就只能看我们的马屁了。”

“哈哈。”吴观被李延庆逗笑了,弥漫在两人间的愁闷气氛顿时烟消云散。

吴观和李延庆转而聊起了自己儿时的乐事,以及官场上一些有意思的趣闻。

此时的宁陵城中,竹奉璘刚刚送魏管事回开封,还向魏管事奉上了厚礼,恳求他替自己在枢相多多美言。

回到了巡检衙门后,竹奉璘进了自己办公的房间,立刻吩咐道:“写一份文书,就说蒋达带着他那队人当了逃兵,今日我就要递给府衙。”

然而房间内却无人回应,竹奉璘环视四周,这才反应过来,宋账房已于昨日被蒋达一刀带走了。

宋账房不仅仅是竹家的账房先生,还因为字写得好,负责为竹奉璘书写官场上的往来文书。

“蒋达这畜生!跑了也就算了,还给我带来这么大的麻烦!”竹奉璘咬牙切齿地怒骂道。

竹奉璘被逼无奈,只得自己磨墨展纸,边磨墨竹奉璘还边用帕子擦着鼻子,昨日淋了雨,竹奉璘身体有些着凉。

提起细毫刚刚写了两个字,竹奉璘看着自己狗爬一样的字迹,气得将笔一扔,拂袖而去。

怒气冲冲地回了自家府上,竹奉璘感觉头疼欲裂,干脆脱了外衣躺到了床上,吩咐丫鬟午时再叫醒自己。

本来还计划去军营伪造一番蒋达等人逃跑的证据,然后再带着抚恤的钱财去一趟宋账房的家里,竹奉璘此刻却已是什么都不想管了。

京中有魏枢相罩着,宋城那边,竹奉璘也花了大价钱拜托赵推官帮忙照拂,竹奉璘自觉高枕无忧,没多久就沉沉睡着。

“竹郎!竹郎!”

竹奉璘忽然听到一阵带着哭腔的呼唤,艰难地睁开双眼,朦胧之中见是自己的浑家,不由破口大骂:“我刚梦到自己升官,你这泼妇就吵醒我!吵死吵!”

说罢,竹奉璘还仰着头回味刚才的美梦,嘴角流淌着哈喇子。

“竹郎,外边好多官兵,说要抓你!”见自己夫君浑浑噩噩的样子,浑家潘氏趴在竹奉璘的腿上嚎啕大哭。

“抓我,什么抓我?哪来的兵?”竹奉璘猛然惊醒,自己各处都有人帮忙盯着,哪来的官兵?自己怎么不知晓?

潘氏用衣袖抹了把眼泪:“就是宋城的兵,带头的正是那张都监,竹郎,他们不会真是来抓你的吧?”

“什么!张惟远?”竹奉璘用力推开浑家,翻开被子起身下床:“赵兴业那贱人怎么没通知我!”

“拿我刀来!还有铠甲!”竹奉璘利索地披上衣物:“再派人去兵营!”

知道来的是张惟远,竹奉璘自知事情已经败露,想要通知自己的亲信过来,做殊死一搏!

此时屋外传来张惟远的大喊:“竹奉璘你事发了,快快出来束手就擒!念在共事一场的份上,我没带兵闯进去,你别做傻事,免得祸及妻儿!”

竹奉璘闻言光着脚丫冲到院中怒骂:“张惟远你这直娘贼!说得什么鸟话!我就是自缚出去了,我妻儿就能免祸吗?”

“嘿嘿,恐怕是不能了,儿子充军,妻女充妓,这是朝廷的律法!”张惟远大声回道。

竹奉璘的浑家潘氏正在取盔甲,听到充妓两字,眼泪再也止不住,哭着哭着,噶一下就抽了过去,昏倒在地上。

李延庆坐在巡检衙门外的茶馆二楼,嘬了一口茶:“老师你看这竹奉璘会束手就擒吗?”

“他翻不起风浪的。”吴观用手捏起一块盘中的柿饼观察一番:“张都监做事就如这柿饼一般,圆滑老到。”

李延庆闻言想起张惟远进宁陵前后的一系列举措。

从离宁陵城十里开始,张惟远就把路上碰到的其他无关人全都“请”到军中随行,防止有人向竹奉璘报信。

快要到城东门的视线范围内时,张惟远先是遣了十来个士兵控制住城门,并且控制了把守城门的所有士兵,然后张惟远才带着人马进了宁陵。

从东门进宁陵城后,张惟远调派一队人马带着文书去掌控军营,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八十名士兵直扑巡检衙门,将巡检衙门团团围住,连飞鸟都不准放入。

当然张惟远也不忘派一名亲信,去到宁陵的县衙,请宁陵县令去军营坐镇。

“嗯,有一说一,张都监办事确实挺靠谱的。”李延庆放下茶碗感慨道,张惟远这事办得滴水不漏,挑不出漏洞来。

李延庆心中则腹诽:张都监这人,在上官面前唯唯诺诺,碰到软柿子就重拳出击,简直就是官员中的典范!

“咦?竹奉璘带着刀出来了!”看到一中年男子披着铠甲、握着长刀从巡检衙门冲出来,李延庆不由站起了身。

“别担心。”吴观轻轻咬了一小口柿饼。

竹奉璘满面怒容冲出了巡检衙门,抽出长刀横劈向张惟远。

张惟远微微后撤一步,右手拔出腰间长剑,一个撩剑就磕飞了竹奉璘手中长刀:“捆起来!”

身后的五个士兵立刻带着绳子上前,三下五除二就把竹奉璘捆成了粽子,还不忘用一块黑布塞住竹奉璘的嘴。

看着竹奉璘那狭长双眼中冒出的仇焰,张惟远捏了捏八字胡,轻蔑地笑了笑,挥了挥手:“把他屋里的所有人都给我拿下!”

“这竹奉璘还真是不堪一击啊,这样的人也能当巡检?”看完一场闹剧,李延庆坐回到了座椅上。

“在气头上的人,怕是刀都拿不稳,换为师上也能将这竹奉璘拿下。”盘中的柿饼很甜,吴观心情大好。

看着吴观文弱的书生模样,李延庆微笑着,并不说破,在脑海中模拟刚才张惟远的那一剑。

那一剑能够磕飞竹奉璘暴怒之下的横劈,想来那一剑不光快且准,力度还颇大。

“有什么好笑的。”吴观详怒道:“为师年少时也是仗剑走天涯的人,这周朝一百多州,为师也是游历过大半的。”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老师威武。”李延庆喝了口茶笑眯眯地说道。

此时巡检衙门又传来了动静,吴观望向窗外:“竹奉璘的家属都被抓出来了,那两个应该是他的妻女吧?”

李延庆闻言也望向了窗外,见士兵们围着两个身着绸衣的女子从巡检衙门出来,一个是中年女子,一个则是妙龄少女,两人都是哭哭啼啼的样子。

等见了被五花大绑,委顿在地上的竹奉璘,两个女子都扑到了竹奉璘的身上嚎啕大哭。

李延庆见到此景别过了头,他见不得女人哭泣的样子。

“三郎,我们回宋城吧,我看张正他们已经取来行李马匹了。”瞥见了李延庆的举止,又见到张正等人到了茶馆楼下,吴观提议道。

“嗯,回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