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四十七章 环环相扣

奋斗在五代末 第四十七章 环环相扣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四十七章 环环相扣

有点混蛋提示您:看后求,接着再看更方便。

范质效力过十几任皇帝,对所谓的帝王之道了若指掌。

对于郭荣的各种小心思,范质自是一清二楚,同时他也能够理解郭荣的难处与困境。

即便并未与郭荣就刑统一事进行过深入沟通,范质也能基本猜透郭荣的算盘。

毫无疑问,郭荣绝不可能在淮南战事结束前颁布新刑统。

范质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为了梦想已经在官场里熬了二十多年,不在乎多等个一年半载。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君臣默契吧。

可范质能等,张湜却不一定有这个耐心。

“相公,再拖下去,推行刑统便会愈发困难,如今韩伦一案仍旧令两京官员百姓心有余悸,可若是再过上几个月,就没人记得这事情了,打铁还需趁热,望相公明察。”

张湜的提醒绝非空穴来风。

世上之事向来都是一环扣一环。

范质组织官员编订刑统,目的在于解决勋贵乱权的现状。

二十四年前,范质刚刚进士及第,以忠武军节度推官的差遣开启了自己的官宦生涯。

范质是进士中的一朵奇葩,他不但精通经史,在恩师和凝的熏陶下对律法亦有很深的研究。

担任两年忠武军节度推官后,范质又辗转两地担任县令。

多年的基层历练,范质亲眼目睹了勋贵武将们是如何仗着特权、仗着朝廷的庇佑鱼肉百姓。

年轻气盛的范质当时身为地方父母官,却对这些惨状无能为力。

在当时,范质就立下决心,日后定要入主政事堂,并改变现状。

至于刑统,范质早在十几年前就与恩师和凝有过深入探讨,刑统草稿也早就写过好几个版本。

剧可久为何能几个月就初步编写完刑统?那还不是有范质的鼎力支持。

那么,范质为何会选择在十几年后的显德三年,在恩施和凝去世一年之后,才开启新刑统的编订呢?

因为范质并未能找到合适的良机。

此时仍旧是武将勋贵当权的时代,郭家父子也是靠着武将勋贵们的支持才能坐稳周朝的江山。

而范质编写刑统正是为了束缚武将与勋贵的特权。

范质虽胸怀抱负,却也不会螳臂当车。

时代的滚滚车轮绝非人力能够抗拒,范质这十几年一直在等待时代的轴向发生转变。

直到显德三年,也就是去年韩伦案发,范质才终于等到了这个转变。

韩伦之所以会成为顶级勋贵落马第一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大的原因,在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自唐末乱世开启,武将勋贵们就一直是掌权阶层,各地百姓深受其苦,受压制的文官儒生们也一直谋求翻身。

终于,在百年之后,周朝的创建者郭威终于开始重视文官,并破天荒地提拔文官魏仁浦进入枢密院。

要知道,在魏仁浦之前,历任枢密使无一例外都是武官出身。

周朝的风气由此产生了微妙的转变。

而后郭荣继位,又一位文官王朴入主枢密院,这代表着文官统领武官成为了有迹可循的惯例,魏仁浦并非昙花一现。

时代的车轴终于调转了方向。

其次,则在于皇帝郭荣也想整治勋贵,若非郭荣在背后支持,范质又怎敢举荐窦仪与李延庆去洛阳?

再次则是窦仪与李延庆在洛阳的不懈努力,若非窦仪与李延庆拥有坚定的意志,以及极强的行动力,这扳倒韩伦的行动绝不可能如此顺畅。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韩伦仗着权势太过嚣张,在洛阳多次草菅人命,而且还根本不知收敛,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韩伦作为十几年来首个被平民百姓告倒的顶级勋贵,他的倒台,意义深远。

正是在韩伦被流放沙门岛之后,范质向郭荣递上了请编刑统的奏折。

张湜所谓的打铁需趁热,指的便是利用韩伦一案的热度,尽早将刑统颁行天下。

因为韩伦一案影响太过恶劣,激起了洛阳百姓的民怨,武官勋贵在此时正处舆论的下风,颁行刑统遇到的阻力很小。

若是等到战后,武将勋贵们仗着战功又将在朝堂抬头,届时颁行刑统便将千难万阻。

有意思的是,张湜的看法,与当朝天子郭荣正好相反。

郭荣认为,此时颁布律法,会激发武将勋贵的反对,进而影响亲征,不如等战后喂饱了他们再颁行刑统。

这正是视角不同,或者说屁股不同所带来的认知偏差。

范质坐在两者中间,既能看到张湜的视角,也能一窥郭荣的视线。

那么,范质更认可哪一种看法呢?

“你的说法不无道理,只是这刑统一事太过重大,必须要通过圣上许可方能施行,而圣上如今的情况,你也清楚,我认为,还是再等等,待到今年夏税,便是刑统颁布的最佳时机。”

范质虽然两种看法都认可,但他终究还是更希望刑统尽早颁布。

只可惜他并无决定权,最终还是要等郭荣拍板。

......

此时此刻的郭荣,满脑子想的都是南下亲征。

郭荣的内在性格其实与李重进有些相似,他们两人都喜欢追求战争带来的刺激,别的事情已经无非给他们带来快感了。

在普通百姓看来,战争意味着流血牺牲,意味着饥荒灾害。

但在不少高位者看来,战争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唯一途径,百姓的尸骨是构筑他们光辉事迹的绝佳砖石。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百姓牺牲在他们看来是不可避免的。

郭荣身为皇帝难道不爱民吗?他无疑是爱的。

派窦仪去洛阳整治十阿父,多次下诏诛杀贪官污吏,亲自召见每一位离京归京的县令,为的都是天下万民的生计。

但郭荣对待百姓无疑又是残忍的,为了追回欠税,不惜重用陶文举这等酷吏;为攻破寿州坚城,不惜调动十数万百姓垒土攻城。

至于周朝军队在淮南的诸多暴行,那更是不胜枚举,所有的血债都将算到周朝和郭荣的头上。

如今,郭荣将再度南下,给淮南淮北的百姓带去腥风血雨。

《奋斗在五代末》无错章节将持续在,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