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封赏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封赏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封赏

对于郭荣而言,当务之急,是将远在淮南的李重进尽快召入京城。

李重进本就是侍卫亲军司的最高长官,如今接连大捷,其在军中的威望已是如日中天。

如今在淮南的十余万大军,亦是士气高涨。

这种情况下的军队,最易发生兵变。

到时候李重进在军中有样学样,学着先帝郭威黄袍加身,带着十万气势汹汹的大军杀回开封,郭荣屁股下的皇位可就危险了。

王朴与郭荣心意相通,当即谏言:“陛下,将李重进召回开封刻不容缓,但一定要想个合适的理由,也必须给淮南将士足够的赏赐,如此既可安抚李重进,又足以服众。”

应对当前这种险峻局面,王朴给出的提议是双管齐下。

一方面要找个理由将李重进召回开封。

另一方面要给淮南将士巨额的赏赐,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朝廷的关怀。

郭荣揉了揉紧锁的眉头:“赏赐好说,无非就是钱财官位,但李重进已经官至使相,封爵郡公,再往上,可就只能封国公或是王了。”

这年头爵位不能继承,虽有名义上的封地,却在封地上没有任何实权,只是每月多了些薪俸。

由于爵位如此的廉价,所以此时滥封爵位的现象很是常见。

早在郭荣刚即位的时候,李重进就获得了开国郡公的爵位,食邑五百户。

看起来还挺唬人,其实每月也就十贯左右的额外收入。

相比李重进当节度使每月四百贯的薪俸来说,这简直就是蚊子腿。

而禁军中指挥使以上的武将,也个个都有爵位的封赏。

这只是郭荣即位之初拉拢人心的廉价手段罢了。

如今李重进在官职和差遣上早已位极人臣,唯一能够再有提升的地方,就只剩爵位了。

开国郡公往上,依次是开国公、郡公、国公,而国公再往上,便是郡王和王。

王朴略作思忖,回道:“封王不太合适,那就给李重进一个国公的爵位,陛下以为如何?”

当今之周朝,能封王者仅有三人。

郭荣虽然爵位发得很大方,但在封王这件事情上他一向很谨慎。

毕竟封王之后就代表此人再无可以封赏的空间,以后此人要是再立下点什么功绩,可就尴尬了。

总不能让郭荣把屁股底下的皇位拿出来封赏吧?

所以周朝能封王者,要么是符彦卿这等垂垂老矣再无可能立功的武将。

要么就是安审琦、李彝殷这等货真价实割据一方的诸侯。

安审琦割据山南东道,获封陈王。

李彝殷则是割据西北五州的定难军节度使,获封西平王。

如今李重进虽然立下殊功,但他正值壮年,将来还有立功的可能。

从大局出发,王朴提议给个国公意思下就行了。

若非李重进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王朴甚至觉得拿个郡公的帽子也能勉强打发。

郭荣从善如流:“那就国公,李重进目前的驻地是宋州,就封他个宋国公。”

王朴又建议道:“陛下,宋国公这爵位略有些低了,如今李重进担任宋州节度使已满两载,到了换镇的时候,正好郓州节度使空缺,不如将他调去郓州,再封他个齐国公,如此也好向世人交代。”虽然都是国公,但齐国公听起来就比宋国公要高级一些。

毕竟前者是战国七雄之一,而后者在战国时代已沦落为二流小国。

而且从节度使驻地上来看,郓州(首府为现山东东平县)的地位也比宋州要高。

郓州乃是连接河南与山东地区的交通咽喉,北边又是黄河,在此时战略地位远高于宋州。

如今正在全力疏浚的五丈河,其起点是开封,终点便是郓州。

王朴虽是枢密使,却也兼着知开封府的差使。

对于五丈河边上那座码头的归属,他是一清二楚。

王朴以为,将李重进调去郓州,正合乎李重进的心意,郓州这块肥肉应该足以喂饱李重进这头贪婪的黑熊。

“郓州么...”郭荣有些犹豫。

山东是此时周朝最为平安富庶的地区,疏浚五丈河的最终目的,是方便将山东的赋税运入开封,减少赋税在路途中的损耗,最终解决周朝仓禀吃紧的局面。

而郓州,便是这条生命线的咽喉。

五丈河疏浚后,山东地区所有的赋税都将运到郓州,装船通过五丈河发往开封。

按照郭荣的构想,等五丈河疏浚后,将会派向训或者赵匡胤去坐镇郓州,这样他才安心。

见郭荣迟疑,王朴连忙劝道:“陛下,唯有郓州方能令李重进心满意足,反正也就两年,两年之后再将其调离便是,当务之急是要将他召回开封。”

郭荣思忖一阵,方才艰难松口:“那就如你所言,调他为郓州节度使。”

“陛下圣明。”

王朴先是恭维一句,接着说道:“如今淮南战局看似局势大好,却不宜再动刀戈。”

郭荣心中正盘算着再次亲征,闻言面露困惑:“此话怎讲?”

王朴耐心解释道:“李重进虽然一举歼灭伪唐三万援军并劝降了寿州城,但其麾下九万兵马在淮南已征战半载有余,如今虽大胜,但已是强弩之末,且粮秣难以为继,亟需调回开封修整。

而南唐五万援军虽已溃散,但有两万已随水师逃往濠州,如今伪唐枢密使陈觉与齐王李景达坐镇濠州,麾下数万唐军以逸待劳,濠州城池之坚固亦丝毫不逊色寿州,臣以为,淮南战事仍当徐徐图之。”

九万士兵在淮南征战已有足足九个月,军中思乡之情已然高涨,士卒也必然精疲力竭,若是再不将他们调回开封修整放松,则军中极有可能生乱。

听王朴如此分析,郭荣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在战争初期的轻率冒进,以及在寿州城下折损的近十万兵民。

郭荣右手霎时紧握,一字一顿道:“文伯所言极是,朕绝不能再重蹈覆辙。”#29233#21435#23567#12293#35828#32593#12293#119#119#119#46#105#113#117#120#115#46#67#111#109

见郭荣听从自己的劝谏,王朴心中宽慰,给出了早已谋划好的策略:“臣以为,先将李重进召回开封,再派向训领开封两万禁军南下,接管寿州城防事宜,最后再将淮南九万兵马分批调回开封以作修整,待到明年府库充盈,陛下便可再次亲征淮南,一举兼并淮南十四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