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进退失据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进退失据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进退失据

林仁肇造访朱元大营时,带了两名亲卫。

离去时,林仁肇依然只带了两名亲卫。

唯一的不同,就是胸口少了封李璟的密诏。

见林仁肇空手而归,边镐一向“慈祥”的面容再也挂不住了。

边镐拍着桌案,大声斥问:“朱元他人呢?你怎么没带回来?”

林仁肇面色如常:“回节帅,朱元见下官时戒备甚严,下官不好动手,甚至不敢在朱元面前提圣上的意思。”

这林虎子作战勇猛无比,怎么这时却当了软脚虎?边镐按下心中疑惑,再度质问:“可将朱元押回江宁是圣上的旨意,你难道要抗旨不成?”

林仁肇依旧波澜不惊:“下官不敢抗旨,只是从大局考虑,以为当谨慎行事。”

“大局?”

边镐眉头一皱,问道:“什么大局?你且说来听听?”

“如今大敌当前,我军在紫金山上结连营以抗敌,朱元领一万兵马为先锋,驻守离周军最近的北麓,而节帅领三万兵马在山顶连下五寨,若是朱元部动乱乃至倒戈,而敌军主将又是李重进,此人能征善战,必能把握此良机,则朱元部的动乱必将危及节帅的三万兵马,下官以为,从大局出发,此时绝不能刺激朱元。”

林仁肇的解释也算是有理有据。

在他看来,朱元部是整支援军最关键的先锋部队,绝不能出乱子。

若是刺激到了朱元,使得朱元临阵倒戈,那紫金山上的五万唐军便将面临全军倾覆的风险。

可边镐对此却不屑一顾,叫嚣道:“朱元帐下那一万兵马可都是我大唐禁军,他就算想起事又如何能调动那一万兵马?”

林仁肇见边镐对自己的劝谏无动于衷,急言道:“这一万禁军已跟随朱元近半载,其中武将也大多被朱元从北方带来的亲信所取代.......”

“是又如何?”

边镐彻底怒了,高声打断林仁肇:“就算一些武官是朱元的亲信,可一万士卒俱是江南人,难道他们还能随朱元背叛我大唐不成?他们就不在乎家乡的亲属?”

见边镐完全不听劝谏,林仁肇心中莫名有些悲怆,但他还是要尽到一名武将的职责,继续进言:“士卒皆盲从,只要朱元能鼓动武将,那这一万大军会尽皆听从朱元之命,还望节帅切莫大意。”

边镐无比烦躁地甩了甩手:“行了,你就知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既不敢对朱元动手,那就回水军营寨去。”

“是,下官告退。”

林仁肇拱手行了一礼,面色沉重地退出了大帐。

心中虽颇为不甘,但在走出大帐一刹那,林仁肇心底却莫名生出一股轻松感。

或许,遇人不淑就是自己的宿命......

叫上两名亲兵,就着明亮月光,林仁肇头也不回离开了中军营寨。

林仁肇刚离开大帐,边镐原本涨红的面色霎时平息下来。

变脸,边镐是专业的。

可若是在场还有旁人,一眼便能看出,边镐看似平静的面容下,其实隐隐潜藏着惶恐与不安。

虽说边镐对林仁肇的警示不屑一顾。

但他好歹也是从军二三十载的老将。

林仁肇刚出言提醒时,边镐马上就意识到了事态的不妙。

可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边镐却还得硬着嘴反驳林仁肇,并将林仁肇轰出了大帐。

为何自己总能碰到麻烦事,在湖南时如此,到了淮南又是如此......边镐心中烦闷,想要出去转悠两圈散散心,刚起身,突然意识到,自己竟忘了一件要紧事。

密诏......

林仁肇并未将那封密诏带回来,那么,这密诏朱元此刻定然已经看过......

该死的林仁肇,尽坏事......

那封密诏的内容,必然是圣上要召朱元入京......

这朱元看过密诏后,竟然没有半点行动?

他到底想干什么?

倒戈?造反?

还是像自己一样庞然无措?最后无事发生?

边镐只觉脑袋一阵发痛,恨不得现在就冲到朱元帐中,扯着他的衣领,问问他究竟想干什么。

问题是,边镐没这个胆子。

如果朱元真要造反倒戈,那边镐去他营里岂不是自投罗网?

而且朱元戒备森严,就连林虎子林仁肇都拿他没办法。

环顾五万唐军,边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林仁肇这等猛将。

边镐靠在椅上,眉头一皱,有了个想法:那,不如直接派出一支精兵,直闯朱元大营,就地解除他兵权?

不,不行,若是精兵还在路上,朱元就起兵作乱,那这事情自己可就要背负全责了,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官职也将得而复失......

而且正如林仁肇所言,山下的李重进正时刻盯着山上,若被他找到了机会,后果不堪设想......

边镐很快就否决掉了这个荒谬的想法。

林仁肇巧取不成,自己派兵强取也不是法子,可偏偏朱元接了密诏却又毫无动作......

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边镐一时竟觉得自己已然束手无策,只能等着朱元做出反应。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话其实有两层含义。

其一,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等待君王的指令。

其二,将领手握重兵远离朝堂,拥有不听从君名的底气,君主在下令时,也得掂量掂量将领手头的实力,防止将领翻脸。

李璟与李征古在编撰密诏时考虑到了这一层,在密诏中用尽可能柔和的语气劝说朱元,并许以高官厚禄,只希望朱元能够主动放下兵权返回江宁。

君臣两人深知,若是语气太过强硬,那有可能激发朱元的逆反之心,导致全局崩坏。

边镐虽然较为愚钝,却也后知后觉发现了这一点,但他对此依然毫无办法。

进不得,退亦不得。

夹在中间,最是难受。

从最坏的情况考虑,就算朱元今夜就要起兵作乱,边镐竟然也不能有任何作为。

如今天色已黑,若是贸然改变阵势,那必然会导致军心大乱,进而被山下的李重进抓到机会。

若是动用中营三万大军下山攻打朱元阵营,那照样会被李重进得渔翁之利。

边镐苦思冥想,发现自己如今唯一做的,便是下令让中军大营的三万士兵做好战前准备,而且还不能声张,只能悄悄摸摸地干,除此之外,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