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一百零五章 表忠心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零五章 表忠心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一百零五章 表忠心

看了会书,李重进仍无睡意,干脆起身出了营帐。

营帐前方,是一小块空地,李重进晚上吃完饭后,总会在空地上漫步一阵,促进消化。

正值深夜,一弯弦月高挂夜空。

整座大营寂静无声,微弱的月光如同柔软的轻纱覆盖整座大营。

本该无人的空地上,却有一青衣人影,立在空地北面上,抬头望月。

李重进慢步到青衣人身侧,轻声问道:“怎么,想家了?”

青衣人自然就是吴观了。

吴观从思绪中回过神来,转身行了一礼:“相公,在下确实是有点想家了。”

仔细算来,吴观已有三年没回沧州老家了。

如今正是九月初,很快就是契丹例行寇边的季节,沧州又处在抗击契丹的前线。

吴观很是担忧亲人的安危,但这几年为李重进效命,他颇为忙碌,实在抽不出空回家看看。

李重进抬头望向残月:“若是战事能在年前完结,我便许你回乡一趟。”

突然间,残月隐入云层之中,李重进心中叹息:照隐好歹还有乡可思念,而自己呢,却是无乡可归......

李重进的祖籍本来也在沧州,但自祖辈起就迁到了太原,

而如今的太原,乃是北汉国的都城。

李重进的亲人大多亡于战乱、疾病或是灾荒,与他同辈的,就剩下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夜色太黑,吴观没察觉到李重进情绪的低落,听说自己有机会回家,他情绪霎时高涨,笑道:“那下官就先行祝相公大获全胜了。”

“大获全胜么?”

李重进收回目光,看向吴观,语气很是平静:“那还得看边镐是否上当。”

“若是那边镐不上当呢?”

这问题吴观憋在心里已经很久了,今日终于是说了出来。

“边镐不上当,那这仗就难打了。”李重进背着手,问道:“若是边镐不上当,你可有良策?”

边镐不上当,唐军内部就难以分裂。

唐军不分裂,李重进拿山上的五万唐军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吴观垂下头:“下官方才其实也在思虑此事,却一直想不出良策。”

弦月又从云层中窜了出来

李重进再度抬头望月:“既然想不出,那就别想了,我其实也想不出来,若是边镐不上当,五万唐军一直齐心协力,那待到来年开春,我便会向圣上请求撤军。”

李重进言下之意,若是周军未能取胜,便会一直与唐军相持到来年开春。

回开封过年,自然也是不可能了。

吴观轻声叹道:“我军在寿州城下蹉跎八个月,师老兵疲,而唐军士气高涨,确实不宜强取。”

身为掌书记,吴观主要是负责文书方面的工作。

对于战争,吴观了解不深,他也实在给不出什么有可行性的意见。

“所以我才坚决主张撤围,若是继续围在城下,士卒就得不到修整,士气也难以重振......”

李重进自顾自地说了一阵,突然低下头,打断道:“算了,这事也没什么好聊的,我想与你说说另一件事。”

吴观连忙回道:“相公请说。”

李重进思忖了一阵,徐徐说道:“若是此战能胜,郭荣势必会找借口催促我回开封,并将我调换驻地,而待到淮南战事一了,郭荣就会筹划对契丹开战,届时沧州恐怕会沦为战场,你回乡之后,尽快将家属都迁到我的新驻地。”

此时惯例,节度使驻地两到三年一换。

李重进任宋州节度使已超过两年,也该到更换驻地的时候了。

若是李重进能击溃南唐援军,夺取寿州城,郭荣必然会招李重进归京,并趁机调换李重进的驻地。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李重进携战胜之威,拥兵自重。

而郭荣一直以来深恨契丹夺走幽云十六州,李重进熟知郭荣性情,知道郭荣早晚要对契丹开战。

吴观颇感惊讶:“与契丹开战?郭荣竟有如此胆气?”

“哼。”

李重进轻哼一声,脸上浮现不知是嘲笑还是称赞的笑容:“他向来胆大如斗,此战之所以拖到今日,不正是他郭荣轻敌冒进所致么?他干得烂事,还得我来给他解决。”

对于郭荣在战争初期的冒进,李重进是有很大怨气的。

但郭荣敢于将所有主力部队都派上战场,赌国运冒险,李重进又很是敬佩。

毕竟在乱世,唯有郭荣这种性格的皇帝,方能成大事。

当然,郭荣这种性子,也很容易坏大事。

吴观闻言,心有些乱了。

周朝要与契丹全面开战?

家乡沧州要沦为地狱般的战场?

这全然超出了吴观的预想。

若是稍有不慎,这周朝岂不是就亡了?

吴观一时间思绪纷呈。

李重进抬右手,轻轻拍了拍吴观的肩膀,微笑道:“行了,今日你就先去歇息吧,眼下,与伪唐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莫要多想。”

“是。”

吴观刚要抬腿,突然想起自己的来意,连忙说道:“相公,则平从开封来信。”

赵普从开封发来信件,深夜才送抵淮南大营。

吴观本是来送信给李重进,路上抬头看了眼弦月,心头莫名泛起思乡之情,觉得时候已晚,相公已然入眠,且信件上的内容并不算紧急,便在空地上赏起了月,想着等明早再禀告相公。

“则平啊,他现在应该在开封负责谏匦一事吧。”

李重进收回手,接着问道:“信中写了什么?”

尽管身在淮南前线,李重进对儿子李延庆的关注却并未降低。

李延庆在洛阳负责对付十阿父一事,李重进全程关注,并对李延庆的策略很是赞赏。

公务上的信件,吴观都会先看一遍。

若内容并不要紧,那李重进便不会亲自看信,而是由吴观简明扼要地总结一遍。

吴观理了理思绪,娓娓道来:“目前,有关韩伦的流言在开封城内已传遍大街小巷,据宫中耳目密报,郭荣也已知晓此事,则平与冯吉决定启用穆义谏匦上书,事先,则平想征求相公的许可。”

“此事已交由庆哥儿全权负责,则平竟然还来征求我的许可。”

听起来,李重进对此似乎颇有微词,但他心中其实是极为高兴的。

将赵普交由儿子李延庆指挥,结果赵普反过来还找我李重进要许可。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赵普会做人,且忠心。

李重进最欣赏的,就是这种部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