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四十二章 有备而战

奋斗在五代末 第四十二章 有备而战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四十二章 有备而战

四月二十九日,天高气清,旭日初升,一列车队从滁州城东门驶出,沿着官道缓缓向东前行。

李延庆在车队的尾端殿后,尹崇珂扮成一般护卫的样子,与李延庆并辔而行。

“三郎,你不会真想用你腰间的刀来杀敌吧?这东西平日里用来耍耍就差不多了,真要上阵杀敌,还得是长枪或者锤锏。”

休息两日,尹崇珂神采奕奕,一出城就开始吐槽李延庆腰间的红鞘唐刀。

“这就是我平日里用来练练手劲的罢了。”李延庆笑着拍了拍马背:“弓才是我的主兵器,我射术还过得去。”

马背上挂着李延庆的九斗硬弓,以及满满两袋箭矢。

尹崇珂扭头仔细瞅了一眼弓,略感惊讶:“竟是九斗弓,想不到三郎你瘦瘦弱弱的模样,竟能拉动如此硬弓。”

李延庆瞥了他一眼:“你不也半斤八两,还用钨铁瓜锤这等沉重兵器。”

“哈哈,看样子咱们很投缘呐。”尹崇珂轻轻一笑,漫不经心地说道:“不过此番平叛,三郎以及你的这些亲卫,可都得听我的指令行事。”

队尾的三十几号人马,几乎都是李延庆的亲卫,听闻尹崇珂索要指挥权,气氛一时间有些肃穆。

“那就有劳尹兄了。”李延庆倒也乐得让尹崇珂来指挥,毕竟自己还是个实战小白,对指挥作战只是纸上谈兵,如今正好可临阵观摩,增长阅历。

尹崇珂闻言略感惊讶,他全然想不到,李延庆竟会如此痛快地交出指挥权。

沉着果断,这李延庆不简单呐,不愧是李使相之子......尹崇珂收拢思绪,徐徐说道:“三郎还请放心,既然你不要平叛的功绩,我自不会让你部死战,若是叛民伏击车队,你就带着亲卫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抛下车队四散,叛民少马,不能追击,会全力攻击迟缓的运粮车队,待到我麾下士兵与叛民鏖战之际,你再领亲卫杀个回马枪,届时叛民定会乱了阵脚,咱们给他来个里应外合,一举击溃叛民。”

李延庆仔细思忖,自觉尹崇珂此法甚是合适,自己虽与尹崇珂联手,但两只部队此前并未合作过,分头行事反而更为有利。

“尹兄此法甚妙,那就依你之计。”

“好,咱俩同心协力,将这伙叛民一举歼灭!”

......

滁州城往东二十里,是水口驿,水口驿再往东十三里,有一处郑家的庄子。

这处庄子占地近三百亩,北临官道,郑翰选择在此埋伏运粮车队。

临近中午,郑翰在八名家丁的陪同下,打马从南门进入庄子。

在滁州城的运粮车队出发后,郑翰从滁州南门出城,快马绕道,提前抵达了预定的埋伏地点。

庄子的管事迎了上来,郑翰在家丁的协力下翻身下马,掏出绣帕擦了擦额角的汗,顺手将绣帕丢给管事,问道:“人手都埋伏好了?”

管事恭恭敬敬地接过绣帕:“回郎君,都埋伏好了。”

为了将七百多名叛民藏在官道两旁,管事在官道旁的田地里安置了百余个草垛作为掩护,每个草垛内都有七八个全副武装的叛民藏身,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全数杀出。

“去将米三叫来...”郑翰话一出口又觉得有些不妥,转瞬改口:“罢了,还是你带我去见他。”

在管事的带领下,郑翰来到一间宽敞的客房,米三正与几名上身赤膊的精壮汉子围坐在一张方桌旁,大快朵颐。

米三是七百名叛民的头领,本名米河,生得高大健硕,一张黄中带黑的老脸沟壑纵横。

见郑翰长着一张白净的脸皮,米三放下手中的海碗:“管事的,这位莫不成就是你们家郎君?”

“正是我家郎君。”管事接着凑到郑翰的耳边,低声道:“郎君,他就是叛民的头头,米三。”

郑翰连忙向前两步,脸上露出亲切的微笑,拱手道:“原来是米壮士,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郑官人,你终于是到了。”米三咧嘴一笑,冷然道:“要是再晚点,我可就带着乡民们告辞了。”

两方的合作并非建立在信任之上。

米三与郑翰合作,完全是为了粮米、郑翰许诺的钱财,以及南唐朝廷承诺的土地与和平。

作为遭到周朝追捕的叛民,米三一直对郑翰怀有戒心,害怕郑翰截粮车为假,配合周朝将自己从山中引诱消灭为真。

但米三手下不止有七百多叛民,还有这些叛民的家属老幼,近三千号人在山上忍饥受饿,背负责任的他忍受不了一千多石粮米的诱惑。

郑翰还带来了南唐朝廷的承诺,若是米三这伙叛民能击破周军的运粮车队,南唐朝廷将在战后勾销米三等人打家劫舍的罪行,并给他们分配上等的耕地。

几千同乡的温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最终迫使米三领着尚有战斗力的七百余人南下,并在郑家家丁的带领下,来到这处庄子。

若是郑翰再晚到个两、三刻钟,米三便会毫不迟疑地领着叛民们离去。

郑翰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双手抱拳略微躬身:“路上因为些许小事略有耽搁,在下向米壮士陪个不是。”

与米三为了温饱和生存不同,郑翰的目的是功名。

郑家因为有亲属在江宁府为官,一直与南唐朝廷维持着联络,并将滁州的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往江宁府。

前些日子,南唐在淮南的监军陈觉送来密信,指使郑家联络叛民,尽可能地破坏周军的粮道,为南唐大军发动总攻策应。

陈觉许诺郑家,事成之后,郑家将会得到两个六品以上的官位。

这其中一个就极有可能落到郑翰,这位郑家嫡子的头上。

所以郑翰才会对米三等叛民如此客气,放在平日,郑翰是压根就不会正眼看待米三这种普通农夫。

米三眯着眼,盯着郑翰的双眼:“那所谓的运粮车队呢?在哪?”

郑翰不慌不忙:“正在路上,再有个把时辰便至。”

米三又问道:“他们没有觉察到吧?”

“放心,我今早亲眼看着运粮车队出城,一如往常,还是五十卫兵,两百民夫。”郑翰着实被李延庆的计策欺骗。

“全杀光就行了吧?”米三语气稀松平淡,他本是一介民夫,却在周军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不揭竿而起。

从扬州长天县大仪镇菱塘乡,一路到滁州来安县白塔镇,他厮杀抢掠十数场,手头的亡魂双手难数。

当剥夺他人生命成为习惯,便再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郑翰摇了摇头:“要留一个活口,那是周军淮南都部署李重进的亲儿子,有大用处。”

“啧,麻烦。”米三撇了撇嘴:“那你到时可得好好盯着,别被我误杀了。”

“届时,我会在旁掠阵。”郑翰双脚有些颤抖,双手也抑制不住地抖动,生于和平年代的他还从未见过战阵,一想到接下来就能见识到血淋淋的杀戮场,他有些激动难耐。

将一桌韭菜吃干抹净,米三领着几名叛民骨干,披上从周军手里抢来的锁甲,拿上长矛,来到庄园的马厩。

马厩拴着十匹良马,马背上挂着弓弩,这是米三之前攻破白塔镇时夺取的守军坐骑,本来有近四十匹马,但其中三十匹早已被宰了下肚。

米三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个残忍的微笑:“咱们就在此等候,待到官道上热闹起来,就上马冲锋,冲乱他们的阵型。”

......

官道上,运粮车队依旧缓缓前行。

不过相比刚出城时的一列长龙,车队阵型发生了些许变化。

按照尹崇珂的指示,车队阵型改为双头并进,每行两辆粮车,中间间隔半丈,且前后车间距极小。

原本在车队前头压阵的二十名亲卫,也转移到了车队的尾端,与李延庆汇合。

午后最易生困,尹崇珂随着坐骑高低起伏,捂嘴打了个哈欠:“还没到叛民埋伏的地点么?”

李延庆披着锁甲,只觉浑身滚热,毫无困意,抬手一指:“前头三里,便是郑家的一处庄子,叛民就埋伏于此。”

尹崇珂顺着指向望去,能看到高出地平线的青瓦屋顶,精神大振,搓了搓手:“嘿,枯守清流关两月,我早就手痒难耐,希望这帮叛民能多给我点乐子。”

李延庆抬起手抹掉额头的汗水:“大郎切莫大意,这伙叛民击败了不少官兵,手头定然有武器,大意轻敌可是会吃大亏的。”

“嘿嘿,放心吧,我从不轻敌。”说罢,尹崇珂对前头的车队高喝道:“都停下来,歇息会,喝点水吃点干粮。”

整支队伍霎时停顿下来,“车夫”们就着水囊中发烫的清水,咽下生硬的烧饼。

尹崇珂翻身下马,从挂在马背上的行囊里取出烧饼与牛皮水囊,取下头盔,就地盘坐大嚼特嚼起来。

李延庆也跟着下马,但却无食欲,只是低头靠着马背,小口小口地喝着清水。

尹崇珂边嚼边说道:“三郎,你不吃点么,一会可没力气杀敌。”

“我不饿,无妨的。”

不知是因为早上吃得太饱,还是心理作用作祟,李延庆没有一点饥饿感,脑海里满是想象中的战场。

生于后世的李延庆只在影视剧中见过战场的模样,但他明白,真实的沙场绝非屏幕可以演绎。

只要一想起自己即将踏上战场,甚至亲手夺走敌人的性命,李延庆的手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发抖。

尹崇珂咽下一口饼渣,放下手中水囊:“你还没经历过吧。”

李延庆抬起头:“经历什么?”

“战场啊。”尹崇珂用手背擦了擦嘴角的残渣:“看你这样子,还没上过战场吧。”

这尹崇珂眼睛还挺尖...李延庆反问:“是又怎样?”

“我头一遭上战场时,也和你差不多。”尹崇珂微微仰头,回忆往昔道:“当时先帝镇守大名府,我随先帝跨过黄河,直抵开封城下,与后汉隐帝的军队在城东撞上了,上战场的前一刻,我手抖得厉害,饭也吃不下,空着肚子上了战场。”

六年前还是后汉朝,先帝郭威任天雄节度使,镇守大名府,尹崇珂的父亲尹延勋任磁州刺史,举荐自家儿子去郭威麾下参军。

而后郭威起兵造反,渡过黄河与后汉隐帝刘承佑战于开封东郊,年仅十八岁的尹崇珂初临战阵。

李延庆来了兴致,问道:“后来呢?”

“后来?没有什么后来,我记不清那天我干了什么,我只记得我手臂上绑着红布,握着瓜锤,跟在十将后边,看到没绑红布的就用力挥锤,从上午挥到下午,砸烂了数不清的脑袋。”尹崇珂语气很是平淡,甚至还带着些笑意。

“事后,与我一个队的同袍告诉我,说我锤死了八个人,我一直觉得他在骗我。”尹崇珂抚着下颌坚硬的短须:“从上午砸到下午,怎么可能只锤死八个人?”

不等李延庆说话,尹崇珂接着絮絮叨叨道:“三郎,若非煞星下凡,人上战阵肯定是会怕的,别看我平日里一副豪气干云的样子,我家里儿子还小,我可不敢死,但你越怕,上了战场就越容易出事。

一会场面一乱,你身边的亲卫未必能护你安全,你定要握紧手中的弓和刀,看到敌人,远的就射箭,近的就挥刀,就当是一头鹿,一头野猪,猎你总打过吧,常日里圣上总要我们多去打猎射箭,就是这个缘故。”

李石就在李延庆身后不远,也听到了两人的交谈,但他并未出声,只是在心中不断告诫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护郎君周全。

“多谢大郎开解,我明白了。”李延庆右手往后一模,摸到了惯用的弓,用力握紧弓身,手霎时就不抖了。

尹崇珂站起身,抖了抖尘土:“嗯,准备好了,就出发吧,叛民就在前边。”

片刻之后,队伍再度启程。

三里路程并不长,未多时,李延庆已经能够看清郑家庄园的全貌,以及官道两侧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草垛。

此时并非收获季节,这些草垛有些过于突兀。

随着队伍的步步前进,李延庆手心不由紧握,尹崇珂伸出手,拍了拍李延庆的肩膀:“记住,按我指令行事,一旦开战,你立刻领着亲卫散开,伺机反扑。”

话音刚落,队伍的最前方,一名挑着担子的民夫突然放下他肩上的担子,从怀中摸出一根木质口哨。

尖锐的刺响划破天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