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真是英雄一丈夫

第一百九十九章 真是英雄一丈夫

李延庆将两份情报在父亲面前摊开:“排头这份,是寿州清淮节度使刘仁赡的生平履历,接下来一份则是濠州监军郭廷谓的生平履历。

刘仁赡作为寿州节度使,自是寿州当仁不让的守将,而郭廷谓虽然只是濠州监军,但其父郭全义生前曾是濠州观察使,在濠州守军中颇具威望,目前正任濠州观察使只是摆设,郭廷谓继承其父之衣钵,才是濠州实际上的真正守将。”

“刘仁赡与郭廷谓么?”李重进面色严肃地拿起两份情报,仔细地阅读起来。

按照李重进为郭荣制定的伐唐策略,周军在战争中前期,最核心的战术便是围点打援,以消灭南唐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

而这围点打援中的“点”,按照计划共有两个,正是寿州与濠州。

寿州是后世寿县,濠州则是后世凤阳县,两者皆是淮河南岸重要城池,也是南唐抵御周朝的前沿阵地。

两座城池历经南唐多年修筑,城墙高耸、精兵云集、城防严密,可谓是固若金汤。

而在这寿州与濠州以南,便是南唐缺乏防备的淮南腹地,南唐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寿州与濠州的城防营造中,自然不会再多花钱来维护南边城池的城墙。

若是周朝能够攻克寿州与濠州,那淮南其余的十二州便可轻松拿下。

按照李重进的构想,周军主力在渡过淮河后,就会以优势兵力围困寿州与濠州。

若是能一举破城那自然最好,而若是城防牢固,周军短时间内难以破城,那便采取围点打援的方针,诱使南唐派军队救援这两座城池,乘机在野战中消灭南唐生力部队。

孤城不可久守,只要南唐生力部队被周军成建制地大批消灭,攻破缺少援军的寿州与濠州两座坚城就只是时间问题。

而战争如果真走到了围点打援这一步,那寿州与濠州的两名守将,便是李重进在淮南之战中最重要的敌人。

掌握两人的生平,摸透两人的用兵习惯,正是李重进目前最要紧的任务。

过了半晌,李重进缓缓放下手中情报:“光看履历,能得到的有用情报还是不太够,但总归有所获益。

这刘仁赡今年已是五十有六,从军近四十年,轮换过数次节镇,每到一地都能深得民心,其人又喜读兵书,用兵十分沉稳,淮南之战,此人也许最难对付。”

说罢,李重进又感叹道:“而且这刘仁赡已故的父亲也是濠州节度使,父子两人接替为濠州守将共计三十余载,城内必然将兵一心,这寿州城估计短时间内是破不了的,此次淮南之战必然演变为你所说的围点打援。”

南唐在边疆重要节镇内施行的是父死子替的政策,虽然风险极高,却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地方军队的战斗力。

而中原王朝早在前前代的后晋时期,就基本取缔了地方节镇父死子替的习惯,改由朝廷直接任命节度使,这虽然有效降低了地方节镇造反的风险,却也极大地削弱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

中原王朝为了维持军队战力,就不得不大力培植中央禁军,这就致使地方军队进一步边缘化。

此次周朝与南唐交战,也算是两种军事制度的一次激烈碰撞。

李延庆附和道:“寿州城经由南唐几十年经营,城墙高且厚,护城河深且宽,城内虽然只有万余守军,但依我看,即便八万侍卫亲军精锐也难以在两年之内攻克,围点打援方位上策。”

李重进轻轻点头:“你说得没错,对寿州自然只能围点打援,濠州守将郭廷谓履历十分简陋,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其年岁也较轻,今年不过三十五岁,想必从军也就十数年,也许能诱其出城决战,一举攻克濠州。”

“不过。”李重进话风一转:“这郭廷谓却是唐朝郭子仪的直系后辈,也许会有什么厉害的家传兵法也说不准。”

谈及唐代传奇武将郭子仪,李重进满是景仰。

对于立下天功再造大唐,又能全身而退安享富贵的郭子仪,此时的武将甚少有人不景仰,谁不想像郭子仪那般洒脱呢?

李延庆不由笑了:“这应该不可能吧,郭子仪一两百年前的人物,传到郭廷谓都第六代了,又历经唐末动乱,即便真有什么家传兵法,兴许也早就失散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些厉害的武将家里都会有本不外传的兵书,对这郭廷谓断不可轻视。”李重进此刻倒是迷信了起来,谁叫那郭廷谓是郭子仪的后代呢?

李延庆见状打趣道:“那阿爹你用兵如此厉害,我们家里是不是有什么秘不传外的家传兵书啊?”

李重进一听乐了:“我们李家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户,哪能有什么家传兵书?你别做梦了。”

“我还以为有来着。”李延庆故作失望:“就是那种看了一遍就能用兵如神的兵书。”

“少贫嘴,我们李家没那种东西,为父练兵用兵的法门,那可都是在军中历练多年悟出来的。”李重进锤了锤结实的胸腔:“你若是想从军,为父现在就能让你如愿,保你十年后也能如为父这般用兵如神。”

李延庆当即拒绝:“不了不了,孩儿现在可没这功夫。”

对于从军,李延庆还是有些抗拒的,此时从军的风险实在太高,去年北边就有节度使的儿子死在了抗击契丹的前线。

李延庆论武艺半桶水,兵法只略知一二,目前从军实属鸡肋,从政才是李延庆目前最擅长的事情。

来年李延庆按照计划赶赴淮南为官,当然也有一定风险,但有乌衣台一路保驾护航,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好了,这几份情报你留下,先去用餐吧,为父现在要出去赴宴,几个老相识邀约,推脱不掉。”李重进将五份情报收好,豁然起身。

李重进接着吩咐道:“还有,叫乌衣台多加搜集淮南的山水地形,中原已有近四十年未与江南交战,朝中很缺这些情报。”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