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相之争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相之争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相之争

五月伐蜀虽然是王朴的提议,但他本来就不怎么看好对蜀国用兵。

如今伐蜀遇到重大挫折,王朴自然当先出面提议撤军。

撤军?郭荣没有料到,最先跳出来要撤军的,竟然是自己最信赖的王朴?

难道文伯不清楚朕的渴求吗?郭荣放在御案上的右手食指忍不住跃动了一下。

魏仁浦察言观色,当即起反驳王朴:“陛下,臣以为大可不必惊慌,蜀军只是仰仗地利苟延残喘罢了,只需再相持半月,王老将军与向将军必然找出蜀军破绽,攻破蜀军防线。”

伐蜀能否成功,魏仁浦并不在意,但反驳王朴却是他的本能。

枢密使的位置魏仁浦还没坐,他还想再坐一阵子。

“半月?魏枢相好大的口气!”王朴狠狠瞪了魏仁浦一眼:“那若是两位将军未能攻破蜀军防线,错过最佳撤军时机,魏枢相可愿担主责?”

“这...”魏仁浦被问的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话。

若是周军再相持一阵子,待到军粮耗尽、士气衰落后再撤军,然后蜀军趁势追击,周军恐怕有全军覆没的风险,此等重责魏仁浦当然不敢担了。

见魏仁浦成了闷葫芦,王朴不屑地“嗤”了一声,拱手对郭荣道:“陛下,若要撤军,便不能有丝毫犹豫,趁我军士气尚在尽快撤军方为上上策。”

郭荣一时有些被说动了,即便他极度渴求蜀国的山前四州,但他心里很清楚,当今的周朝承担不起全军覆没的损失。

伐蜀大军的主力部队其实是西北十几个州的州军,常里都是负责各州的防务。

如果这支军队在蜀道内全军覆没,那周朝的西部防线就会出大篓子,数年之内都必须从开封调军过去协调防守。

而这样开封城的军实力就会有所削减,北边的契丹和南边的南唐恐怕就会生出些危险的想法,那样周朝也许会面临三面开战的窘境,重蹈后晋覆辙并非不可能。

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吴廷祚站了出来。

“陛下,王枢相此言大谬。”吴廷祚脊背笔直,中气十足地说道:“王景老将军治军多年,用兵向来沉稳如山,加急军中没有半个字与撤军相干,臣以为王老将军是想继续打下去的。”

魏仁浦闻言一振,出声附和:“吴枢相所言在理,王老将军确实没有表露出撤军的意图,臣愿意相信经百战的王老将军!”

相比魏仁浦与王朴两位文职出的官员,出武职的吴廷祚在军中征战多年,加之嗓门最大,对军的见解看起来极有说服力。

郭荣一听,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在前线打仗的王景都没说要撤退,那想必是完全没有撤退的的必要。

“吴卿所言有理,不光王景没有上书建议撤军,向训作为监军也没有上书建议撤军,想必并无撤军之必要。”郭荣要说服王朴,给这场撤军之争定下论调。

“陛下,臣并非不相信王将军与向将军,两位将军皆是骁勇良将、国之栋梁,臣不敢在军事上辩驳两位将军。”王朴见局势已经有一边倒的趋势,铁青着脸沉声道:“但目前的关键不在两位将军,而是关内百姓愿不愿意继续打下去!”

包括郭荣在内的三人一时间都被王朴震住了。

无论是魏仁浦还是吴廷祚都不得不承认,若是关内百姓不能给伐蜀大军按时供给粮草,那不消五天,几万大军就会因断粮而灰飞烟灭。

“陛下,不若取一折中方案。”吴廷祚出言打破了僵局:“陛下可派几名可靠近臣作为天使赴关内巡查,若是关内百姓还能坚持、前线兵将士气仍旺,那伐蜀之战便可继续。”

天使在此时意指天子使臣,代天子向地方臣子转达诏令。

接下来的话,吴廷祚适时地打住了,他的目的在于让伐蜀之战尽快完结,朝廷好腾出手来对付南唐,这样他的亲家李重进才能再度掌兵。

而且吴廷祚与监军向训在军**事多年,两人也曾一同领兵出征,对向训的军事才能吴廷祚相当认可。

有向训坐镇伐蜀大军,只要朝廷能够继续鼎力支持,吴廷祚认为伐蜀之战必定能在今年之内成功。

对于吴廷祚的提议,魏仁浦当即表示赞同:“此法甚好,不过在巡视之余,可让天使替陛下犒劳伐蜀将士,即便蜀道艰难,但若有陛下的丰厚犒劳,将士们便也如履平地。”

魏仁浦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当场就将吴廷祚的提议进行了完善,顺带着还拍了一番郭荣的马,两人虽然事前并没有提前串通,此刻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两人一番精妙配合下,王朴的两个主要论点皆被驳倒,王朴再也没法反驳,只能默然坐回原位。

郭荣见争论已然平息,当即表态:“那便依你

们两人的建议,事不宜迟,朕今便派天使赴关内巡查。”

“陛下圣明。”魏仁浦与吴廷祚齐齐拱手。

王朴也只能跟着拱手:“陛下圣明。”

郭荣心满意足地环顾三位枢密使:“对于天使,你们可有合适人选?”

魏仁浦请抢先道:“臣以为,天使此番责任重大,不光要视察关内民,还要犒劳伐蜀兵将,一人恐怕难当此重任,不若派一文一武两位天使,分别肩负一职。”

郭荣点了点头;“此言不差,那魏卿可有具体人选?”

“臣只是枢密使,不敢举荐文臣,至于武将,臣却知道一人最为合适。”魏仁浦自觉摸透了郭荣的心思,将话说得很满。

“谁?”

魏仁浦毫不迟疑地答道:“回陛下,赵匡胤最为合适。”

不出魏仁浦所料,郭荣当即同意:“那便让赵匡胤去,至于文臣人选,就让政事堂三位宰相去挑,今就到此为止吧。”

话音刚落,早有准备的内侍给三位枢密使递上茗。

三位枢密使喝过茶水,便称谢告退。

王朴走在最末,郭荣刚刚起也要离开时,王朴却突然转:“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