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二章 节度使府

奋斗在五代末 第二章 节度使府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二章 节度使府

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到大周已有快半个月了。这些天来,李延庆基本都待在自己的小院中,吃了睡睡了吃,饭后偶尔下床散散步,闷了就从书架上取本书翻翻,时常还和丫鬟聊聊天。

一是为了努力熟悉这个时代,二也是确实受伤不轻。陈郎中每日都来把脉一番,在几个丫鬟的悉心照料下,李延庆的身体好得很快,对于自己的身份,对于府上的其他人也愈发熟悉了。

此时正值八月初的午后,宋州州治宋城县,也就是后世的商丘,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天气相当炎热。

当然炎热的天气对于李延庆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午后的树荫下,一颗从井水中捞出来的西瓜,便能驱散八月的炎气以及午睡后的倦意。

但无论是清甜可口的西瓜,还是习习凉风,都无法驱散李延庆心中的烦闷。

今日得空,李延庆决定理一理自己的现状。努力发掘脑海中烦乱的记忆,却发现这李家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是危机四伏啊!

首先,先帝郭威篡位时,所有亲儿子都死于后汉皇帝之手,自己的父亲李重进是郭威姐姐的儿子,算是存世和郭威血缘最近的男性了。

如今身兼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以及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两职,可谓是位高权重。

而当今皇帝乃是郭威的妻侄兼养子郭荣,论与郭威血缘亲疏,比起李重进可谓是差了不少,皇位最终却到了郭荣的头上,若说郭荣不猜忌李重进,显然是不可能的。

况且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若是加上自己后世的记忆,未来将会篡位的赵匡胤才是李家最大的威胁!以李重进和郭威的血亲关系,若是皇位被老赵家获得,老赵能留李重进和李家么?

想来想去,李延庆越吃越郁闷,甘甜的西瓜进了嘴里,感觉索然无味。本以为穿越成了豪门之子,能够过一把当衙内的瘾,没想到却是如此危局,贼老天果然没安什么好心啊。

伸手抹了抹头上的汗,李延庆看见自己的丫鬟铃儿从院门进来,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满脸泪珠,走路都歪歪扭扭的。

“怎么了啊?”李延庆开口问道,虽然眼前哭泣的少女是很惹人怜,我也就刚穿越来那天无意识摸了一把,咋就无端哭起来了呢。

铃儿身体轻轻颤抖着,扎着双丫髻的秀首低垂着,两眼通红,似是没有听到李延庆的问询。

“能听见么?”李延庆起身,伸手在铃儿眼前一阵晃悠,她终于回过神来。

“啊!郎君,我,我...”铃儿终于回过神来,察觉到了自己在郎君面前的失态,还挂着泪珠的小脸瞬间涨得通红。

李延庆将铃儿的窘态看在眼里,轻言安抚道:“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

“郎君,郎君请一定要救救我爹爹啊,我爹爹他是无辜的啊!”说着说着,铃儿的眼泪又像断了线似的往下掉。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的,令李延庆摸不着头脑。况且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的李延庆认识铃儿加起来才不到二十天,实在谈不上熟悉。

“你且从头说来。”事儿看起来有些麻烦,李延庆打算先问清事情的原委,谨慎些总归是好的。

铃儿用裙袖擦了擦脸,止住了眼泪,哽咽着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铃儿的爹姓任,是宋州虞城县的一名里正,负责金胡里一百二十户人的税收和治安。

今年金胡里不少里户欠了夏税,铃儿的爹要补齐欠的二百多贯。再加上夏季少雨,秋收眼看着也要少于往年,不但没法补上夏税的窟窿,说不定还要贴钱,任家眼瞅着就要倒了。

铃儿话语断断续续的,再加上对这些东西知之甚少,李延庆听得是头晕脑胀,怎么金胡里的里户欠了税,里正要补啊?逻辑有点不对啊,不应该是里户补交么?

“慢着慢着。”李延庆出言打断了铃儿的述说:“总而言之,就是你家欠了税款,要补二百多贯呗。”

看着铃儿涨得通红的脸蛋,李延庆摸了摸后脑勺,自己对这种哭泣的少女毫无抵抗力啊。

“放心,我不会放任不管的。二百多贯而已,不是什么大问题。你先下去歇会,平复下心情。瞧瞧你的脸蛋,都哭花了。”

看着少女窈窕的背影渐渐远去,李延庆轻轻叹了口气。虽说铃儿这番意图过于明显,但豆蔻年华的少女应该难有深沉心机的,当是真情流露。

况且这半月来,铃儿照料自己也算是尽心尽力,自己穿越过来这些天,算是自己最亲密的人了。

不过李延庆对于铃儿的家庭情况可谓是一无所知;对于这奇特的税收政策,身体的记忆也是毫无有用的信息。

因此李延庆打算先去问问对于这些应当都很熟悉的人,也就是掌书记吴观。身体的原主不过也就十五岁,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相当的模糊且充满着主观的臆断。

李延庆自己原本是世界观健全的二十一世纪青年,已经到了这个世界有半个月了,是时候主动获取信息了,坐以待毙并不是李延庆的习惯。

宋城县内的归德军节度使府衙历经多代节度使修筑,占地百亩,房屋百间,墙高一丈多,内部亭台楼阁,花园水榭,演武校场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能容纳数千士兵的兵营。若是战时外城已破,还可作为内城御敌。

不过自朱温篡唐之后,中央不断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如今五代已到最后一代后周了,节度使的权力比起晚唐已是小得可怜了。

节度使府衙的人数自然也是越来越少,到如今大部分庭院,以及校场兵营都已废弃。

行走在寂静空阔的节度使府中,李延庆默默回想着脑海中的这段历史。

想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若是没有五代这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削藩,北宋哪能这么轻松地就解决节度使问题呢?

走了有一刻钟,李延庆才走到府衙东南角的官衙,节度使府的大部分官吏皆于此处理政务。如今节度使李重进在京未至,政务都决于判官,掌书记以及推官之手。

找了个皂衣小吏问明掌书记吴观所在,一身白色锦衣的李延庆便施施然走进吴观办公的厢房。

“三郎今日怎的来了,不是嘱咐过你好好养伤么?”吴观在小吏的提醒下,抬头看到李延庆的到来,略带斥责地说道。

“学生身体有所好转,便闲得坐不住了,府中又没其他人,便想起到老师这来看看了。”李家如今就李延庆一人在宋州,其他人会在下月随李重进赴任,故而李府中除了李延庆就是些丫鬟,厨子之类的下人。

李延庆在吴观的带领下,来到屋内里间。吴观今年不过三十出头,再加上是李延庆父亲的属官,虽说是李延庆的老师,但在吴观刻意营造下,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像朋友。

这些天吴观每日都去李延庆院中看望,加上李延庆对记忆的反复参详,倒也和吴观很是熟稔了。

两人相对而坐,自有小吏送上由甘草所制的凉茶。李延庆拿起茶碗喝上一口,问道:“学生听说今年宋州夏税有所亏欠,此事当真么?”

“哦,三郎竟对此事感兴趣么。”吴观听言略微一惊。

“只是听府中下人聊天时提到过,家父目前仍在京中,学生有所听闻,自当略微了解下。”李延庆早有准备,自是滴水不漏。

吴观放下茶碗说道:“倒也确有其事,不过此事说来就有些复杂了。”

“还请老师细说。”这些天来,李延庆知晓掌书记的职权并不大,吴观因此很是清闲,每天都有空去自己院子探望,倒也不怕因此耽误吴观的公事。

“此事嘛,得从前任节度使说起了。”吴观思考片刻后缓缓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