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一百四八章 下田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四八章 下田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一百四八章 下田

李延庆刚随父亲回返家中,便收到了首席账房的消息,贺彦已经替李延庆初步谈妥了城北一块一千一百亩的地皮,只等李延庆签字画押并交钱,就能拿下这块地皮。

于是,李延庆才坐下喝了两口水,便立马动,带着几名护卫,随贺彦去往城北查验地皮。

一行人从西门出了城,直奔城北。

贺彦年轻时曾随李重进从过军,马术甚至比李延庆还好上半分,跨坐在马背上,一缕黑色长须随风飘动。

“郎君,在下此次谈妥的地皮,归属于张美,地处城北四里外,大略上呈方形,每亩作价一贯三百文。”贺彦跟在李延庆的旁,介绍着土地的基本况。

李延庆曾令贺彦在开封城内放出收购地皮的风声,手握大量地皮的张美果然派人到李府主动接洽,贺彦没费多大功夫,就谈妥了这一千一百亩地皮。

“一贯三百文一亩,这价格还行。”李延庆闻言表示赞许:“在开封左近算便宜的了。”

“便宜是便宜。”贺彦提醒道:“不过这块地有些偏僻,周边人家甚少,还都是下田,其实并不太值当,张美似乎急于出手,我们只需吊他几,应该还能往下压点价。”

李延庆知道贺彦是出于好心,微微一笑:“无妨,先去看看再说。”

“对了。”李延庆想起桩要紧事,问道:“你之前说这块地皮位于城北四里,那它边上应该就是五丈河吧?”

“这地皮的确北临五丈河。”贺彦思索了一小会,才想起这条小河的名字。

五丈河是起源于开封城西北的一条河流,因河道宽约五丈而得名,河水一路向东北方向流淌,在山东郓州境内与济水相连。

在唐朝中后期,五丈河本是连接开封与山东地区的黄金水道,河面上终繁忙,船只往来不绝。

但唐末五代初,山东和河南地区战乱不断,这条黄金水道也就长期无人维护,河底淤泥渐累计,河道益狭窄。

此时,五丈河那比肩汴河的河宽仅余两丈不到,原本深达一丈的河也堆满淤泥,五丈河的通航作用因此消失殆尽,往昔繁忙的河道早已寂寥空,成了一条籍籍无名的小河。

“是么,边上就是五丈河。”李延庆面容依旧平静,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叫什么?这就叫得来全不费工夫!

按照李延庆对历史的了解,郭荣在显德三年扩建完开封城后,便会着手浚通五丈河,以加强对山东地区的掌控。

届时,五丈河周边的地价必然飞涨,这一千一百亩地无论是建成码头,还是建成仓库,亦或是建成脚店,都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巨额回报。

“欸,北边就是五丈河。”贺彦附和道:“但这地皮左上角靠河的地方,有一小块缺口,占地大约五亩,似乎属于京中一家豪门,张美没能买下。”

“这倒无妨,五亩地而已,不碍事。”李延庆大手一挥,两腿一夹马腹:“时候不早了,我们加快速度。”

未多时,李延庆一行人便到达了目的地,张美府上的账房潘临已恭候多时。

下了马,贺彦走到潘临的前,介绍道:“这位便是我家三郎君,只要有他签字画押,这桩生意便算成了。”

天气渐暖,李延庆今未着披风,又因为需要骑马,便穿了件前后开衩的深蓝色锦袍,头戴黑色幞头,脚蹬革靴,整个人看起来既干练清爽又不失富贵人家的风范。

着湖绿色襕衫的潘临,一眼就认出了贺彦后的贵人,连忙迎上来:“在下张府账房潘临,见过李三郎君。”

“嗯,潘账房不必多礼。”李延庆微笑着伸出手,虚抬一下:“时候不早,你还是抓紧时间带我看看这地皮吧。”

“好。”潘临转过,指着眼前黄土地,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此地皮占地足有一千一百亩,平坦宽阔、土地肥沃,最难能可贵的是,这块地皮呈一个规整的方形,我家阿郎当初也是费了老大的劲,几亩几十亩地收购,才凑成了这块在开封城周边堪称最方正的大地皮。”

李延庆略微看了几眼,又蹲下抓起一把土壤,揉碎并仔细瞧了瞧。

碎土块十分干燥,里边连一点草根都没有。

而且二月已是播种的季节,这片土地上却连一个人影都见不着,显然已经荒废了许久。

站起,李延庆拍了拍手中的尘土:“你既然说这块土地肥沃,那为何却无人耕种?”

“额...”潘临一时间有些语塞,抿了抿嘴唇后略显慌乱地说道:“在下听闻郎君收购这片土地是要建一处别院,想来是否肥沃并不要紧。”

“我确实是要建一处别院。”李延庆轻轻点头,旋即语气加重了两分:“可我也不能用中田的价格来买一块下田啊!”

一贯三百文一亩的价格,确实不算贵,但在开封周边,下田的价格通常是九百文左右一亩。

即便眼前这块田地连成了一个占地一千多亩的整体,稍有溢价,却也不应该是一贯三百文一亩,顶天也就一贯。

在开封周边多得是肥沃的良田,地力贫瘠的下田甚少有客户愿意租种。

毕竟人力有时而尽,此时即便是最强壮的农夫,再加上一头健硕的耕牛,一年到头顶多也就能耕种三十亩农田。

而客户租种土地,按照此时的传统,要与主户五五分成。

种上田也是种,种下田一样也是种,耗费的精力是基本相同的,而一亩上田每年的产量,却能抵得上两亩下田。

社会上的劳动力本就不足,客户在此时都是香饽饽,自然只会租种肥沃的上田或者稍差的中田,基本不会有客户愿意租种下田。

眼前这片田地毫无疑问就是下田中的下田,根本就租不掉,这也是张美急于出手的原因。

张美当初是不是被人忽悠了,怎么买这么多下田?李延庆在心里默默吐槽着,打定主意要继续压价。

潘临起初看李延庆十分年轻,本以为会是个容易糊弄的衙内。

如今看来,却是自己看走眼了,潘临暗暗咬了咬牙关:“李三郎君明察秋毫,这块地皮确实都是下田,我家阿郎临行前吩咐过在下,愿意作价每亩一贯一百文卖给郎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