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七十二章 帷幕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七十二章 帷幕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七十二章 帷幕

“以后替我做事。”

“替你做事?”罗五右手食指推起棕色帽檐,瞥了一眼面前穿得严严实实,甚至连面容都用黑色帷帽遮起来的女子:“你知道我是谁吗?”

女子的嗓音即使隔着黑色帷幕,依然清脆动听:“当然了,罗五,开封城里有名的刺客。”

“有名,呵...”罗五轻笑一下,取下口中叼着的蔗糖棒,放到了方桌的桌角:“好,那你想要我做什么?”

“字面意思,我希望你以后能只为我做事,不再接他人的任务。”女子开门见山。

罗五摸了摸裁剪得整整齐齐的颌下短须:“这倒也有意思,雇一个刺客为你效力,听起来时间还很长,你到底想杀多少人?”

女子端坐着一动不动,徐徐说道:“其一,我不只会雇你一个人,而是你的所有手下;其二,我一般也不需要你杀人,只要你替我做一些事而已,不会很难。”

不会很难,每一个来我这的雇主都是这么说的,罗五挑了挑眉:“只要你有足够的钱,我和我的手下都可以替你效力,但是,你得先让我看看你的脸。”

虽说罗五和他的手下们得到三百五十贯,但这毕竟是要给二十多号人分,一人到手上也就十贯多点,在寸土寸金的开封城里顶不了多久,活还是要继续接的。

“钱我自然是有的,至于脸......”女子有些迟疑。

罗五见状,取下头顶的毡帽,放在桌上,以做表率,他可不愿意替一个脸都不愿露的雇主做事,再多钱也是不干的。

“也罢。”女子抬起右手,轻轻撩起面纱,露出略施薄粉,清丽绝美的面容,正是凤鸣馆的行首秦蕊。

只一瞬,秦蕊就放下了面纱:“可以了?”

“可以。”虽只是一眼,但罗五已经将秦蕊的面容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不过秦蕊虽美,但罗五也只是小小的诧异了一下,转瞬就恢复了正常。

漂亮女人罗五见得多了,只不过眼前这位有些出众罢了,不至于让他过于惊讶。

“接下来,你就将具体的任务细节说明清楚,我也好根据况决定费用。”

罗五说罢,轻轻咳了咳,之前在滑州的树林里遭了寒,现在嗓子还有些不太舒服。

“是刺探与追踪......”

.......

皇宫,郭荣正在批阅一份奏章,在他的旁,还有一沓接近半米高的奏章,等待他的批阅。

腊月将至,京中包括地方上的各个衙门,都开始处理积存的公务,送到京中来的奏折也比上月多了近一倍。

郭荣最近的几忙得不行,白里除了吃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处理公务上,甚至天黑之后,还要秉烛再工作一个时辰以上。

辛劳的工作是有成果的,通过各地送来的奏章和京中臣子的奏报,郭荣能很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这个国家是愈发地欣欣向荣。

随着国家的强盛而生成的个人成就感,使郭荣丝毫感觉不到体的疲倦。

特别是昨天上报的两份奏章,令郭荣感到欣喜,乃至心神振奋。

这份感觉甚至延续到了今,郭荣只觉下笔都轻快了许多。

第一份奏章,是在远在河北胡卢河,监修河道工程的王彦超递上来的。

奏章上说,月初赶赴胡卢河就任的缘边招收都指挥使张藏英,圆满地完成了招募精锐的任务,只用了二十不到,就招满了三千名强壮的亡命徒,目前正在加紧训练,以备随时可能来袭的契丹骑兵。

只要能抗住契丹的第一次进攻,那么郭荣就无需再加派军赶赴河北,能让朝廷省下一大笔开销,同时也会证明郭荣当初的决断是正确的。

郭荣看到张藏英招募如此顺利,甚至想让张藏英再多招个万余人,这样驻扎在河北的王彦超部以及韩通部就都可以撤回来,又能省下一大笔钱。

不过这事还需从长计议,因为让张藏英在边境辖兵过多,也是有风险的,郭荣目前也只是想一想罢了,并不会立刻付诸行动。

第二份奏章带给郭荣的欣喜,远超第一份奏章,因为这份奏章来自襄阳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

安审琦在奏章中奏明了两件事,其一是他会派妻子与儿子进京,在正月时参加大朝拜,他的儿子也会在开封正式仕官;

其二,则是南平派了使者赶赴开封,南平王高宝融想要为自己的弟弟高保勋求一个节度使的本官。

这看似简单的两件事,其内具有极深的含义。

安审琦只有一个儿子,名为安守忠,今年已是二十二岁了。

按照此时的官场规矩,地方节度使的长子年满二十后,都要到开封城中接受荫补的本官,以及差遣。

而这份差遣通常是在宫中做直,替皇帝看门抗矛,说白了就是做人质。

而安守忠早在两年前就满二十岁了,却迟迟未进京授职。

先帝郭威不问,安审琦也就不提,两人表现得很有默契。

今年郭荣即位后,也不提此事,甚至还给安审琦加了爵位,而到了年底,安审琦却主动提出要派儿子进京。

至于南平王高宝融为自己的弟弟求官职,与安审琦的行为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向大周服软。

无论是山南东道,还是南平,都是表面臣服周朝,实则内部自治的割据政权。

南平前是荆南节度使,本是后梁朱温麾下的一个藩镇,朱温在世时,荆南还算听从朝廷的指挥。

在梁唐两朝中原争霸的二十余年间,荆南仗着天高皇帝远,逐渐脱离了中央的管控。

唐庄宗李存勖攻灭后梁,在中原重新竖起唐朝的旗帜后,见荆南势力已成,干脆就封当时的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为南平王。

从此荆南节度使也就成了南平,脱离了中央的管控,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传到高宝融的手上已是第三代了。

山南东道与南平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山南东道的独立相对南平来说要低不少。

因为安审琦到目前为止仅做了七年的节度使,根基尚浅;而高家已在荆南经营了接近五十年,树大根深。

安审琦与高宝融同时服软,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

因为郭荣在高平之战中击败了北汉与契丹的联军,周朝表现出了较强的实力,与周朝接壤的这两个小割据政权就需要表达自己的诚意。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安审琦本人还是待在襄阳城里,只是派了儿子来开封意思一下,对于天下的统一进程来说仅算一小步。

但这对于郭荣来说,已经算是一大步了,先帝在任时从未服软的安审琦,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就派了独子进京,并主动为儿子求职。

这意味着郭荣的统一事业正式拉开了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