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六百七十二章:他们要你钱,我要你的命

第六百七十二章:他们要你钱,我要你的命

张静一清楚,这种捆绑十分恶心。

此时,张静一才知道,所谓的新政,一旦开始掺杂各种利益的时候,各种城狐社鼠便开始陆续出现了。

现在这球踢到了张静一的脚下。

倘若张静一非要因为一个案子的株连而‘置’新政于‘死地’,那么损失就十分惨重了。

毕竟,广平矿业乃是一个极好的商号,可以说是新政的模范,却因为张静一的一己私心,而直接整垮,以后谁还敢承包土地,谁还敢上市?

又或是说,谁还对新政有信心?

张静一于是笑了笑道:“既然诸公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无话可说。”

张养浩也松了口气,此事,算是了了,当然,这个时候他却不能乘胜追击,因为他很清楚,张静一是得罪不起的,此时赶紧转圜一下关系才好。

于是他便道:“其实这也怪不得张都督,张都督乃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因此疑心重一些,也是情有可原,这正是因为张都督尽忠职守的缘故。”

顿了顿,张养浩对着天启皇帝道:“陛下,虽然此事……于广平矿业,出了梁成进这样的人,若是此人为乱贼,自是死不足惜。只是广平矿业自身,却是一直奉公守法的,平日里也是顺应新政,绝无不诡的企图。那广平矿业的大东家,更是平日里兢兢业业,对陛下更是赤胆忠心。他筹办这矿业,就是抱着要上报君恩,下安黎民的心思。”

“所以,这件事,要一分为二来看,若是有乱贼,人人自当诛之,可似矿业大东家张严之这般本份经营,心怀国家之人,朝廷还是该有所嘉许。”

他话音落下,其余大臣纷纷点头:“是极,是极,这番话最公道了。”

“陛下,有人在的地方,就难免良莠不齐,这也是常理,朝廷要做的,是奖励忠贞,惩办奸邪,切切不可将人一棍打死。”

其实张养浩的心思也很简单,这一次抓了梁成进,对于矿业确实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消息瞒不住,若是一旦被人知道,那么市场一定动荡,到了那时,矿业的股票可就不值钱了。

可是……张养浩的身家性命都在矿业里头呢,这个时候……可不能让矿业完了。

眼下唯一的办法,是火速和梁成进做切割。

与此同时,为了安抚住人心,应该请朝廷旌表一下张严之,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只要消息传出去,大家便都知道,朝廷和锦衣卫,绝不是针对矿业,这只是梁成进的个人问题罢了。

天启皇帝看了张静一一眼,又看向张养浩:“张严之……此人……当真本份吗?”

张养浩立即道:“是,此人对朝廷忠心耿耿,为人也踏实本分,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他的声誉很好,是少有肯从商的读书人,我大明许多的读书人,都是泥古不化,似这样的人……能出来支持新政,这是新政的福气。”

天启皇帝若有所思:“噢,张卿也认得他?”

张养浩道:“臣略知一二。”

天启皇帝不露声色,只道:“那么张卿的本意是什么呢?”

张养浩道:“陛下不妨旌表此人。”

“旌表……”天启皇帝道:“可是朕不认得此人啊。”

“这……”张养浩心里无语,这不过是走个过场,为何一定要认识?

天启皇帝便笑了笑道:“罢了,明日召此人来见一见,朕可是火眼金睛,到时一看便知。”

张养浩听罢,不由大喜,忙道:“陛下圣明。”

当日,宫中传出旨意。

这京城内,本还人心惶惶,现在听闻陛下要亲自召见张严之,自然此前的恐慌,也就慢慢的平息了。

当然,许多人还是盼着,想看看最后的结果,不知这对张严之而言,是福是祸。

因而股价略有松动,却没有一泻千里。

张静一则回府,乐安公主朱徽娖见张静一穿着朝服,便动身帮张静一宽衣。

此时,她已有数月身孕了,行动有些不便,不过这些事,倒还身体力行的。

倒不是因为她当真勤恳,毕竟是公主之尊,自幼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只是她晓得张静一平日里也不喜别人伺候,自然也就不愿女婢多事了。

一面宽衣,给张静一寻了一件宽松的轻纱道袍披上,朱徽娖温声道:“今日夫君怎的回来这样的早。”

张静一眼带暖意,笑吟吟地道:“今日入朝见了陛下,出宫之后,便无所事事,索性早些回来了。”

朱徽娖想起什么来,于是道:“现在辽东矿业如何了?”

“马上就要好了。”张静一道:“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朱徽娖眼露不解,道:“东风?”

张静一也乐了,他似乎没有被朝中的事所影响,反而怡然自乐,带着轻盈的笑意道:“嗯,东风要来了。”

次日一早,张严之便兴冲冲地来见驾,跟着领路的小宦官来到了西苑外头。

张静一其实比他还早进入西苑,他也想凑凑热闹,见一见这张严之。

随即,大臣们觐见,天启皇帝与他们寒暄几句,便道:“张严之来了没有?”

“陛下,张严之来了。”

“宣他进来。”

一声通传,张严之小心翼翼地进入殿中,他毕竟此前虽有功名,可没有做过官,如今能面圣,对他而言,确实是荣耀的事。

更不必说,这一次面圣,对矿业的影响极大了。

只要得到陛下的几句夸奖,这就等于告诉天下人,矿业非但不会因为出过乱党而遭遇什么不测,反而地位可以更加稳固。

他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拜下,随即道:“草民见过陛下。”

天启皇帝端详着他道:“你便是张严之。”

“正是,草民是张严之。”

“朕听说你从前是读书人。”

“学生中过举。”

“中过举,那确实不错了,只是此后为何没有继续会试?”

“会试考过几次,说来惭愧,都落榜了。”

“若是落榜,也可去吏部选官嘛,难道没有想去做县丞、主簿的打算吗?”

“也有过,只是草民学业不精……”

天启皇帝道:“所以你就经商?”

说到这里,张严之便流下泪来,道:“臣一直对此前的风气不满,正是因为陛下励精图治,首开新政,才大受鼓舞,因而受此倡导之下,才尝试经商。”

天启皇帝道:“原来如此,朕听闻你这矿业办的很好。”

“愧不敢当。”

“看来你也是擅长经营的人才了。”

张严之诚惶诚恐地道:“还是陛下洪福齐天,庇护了我等小民,如若不然,怎会有今日的势头。”

天启皇帝便询问他关于经营的事。

他都对答如流。

天启皇帝对这个人似乎还算满意,瞥眼去看张静一:“张卿你觉得张严之如何?”

张静一道:“臣只是一个锦衣卫,又不擅经营,论起经营,臣的辽东矿业,还比不得他的一根手指头呢,陛下问错人了。”

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觉得张静一也算是人才了,直接将嫉妒表现得如此**裸,这不是讽刺吗?

天启皇帝很无奈地摇摇头,接着看向黄立极人等,道:“诸卿怎么看待?”

黄立极咳嗽一声,道:“臣不擅经商,不过……新政现在需要的,就是敢于开此先河之人。”

吏部尚书张养浩道:“陛下,臣昨日搜罗了一些关于矿业还有张严之在各报以及地方上的奏报,这张严之,很早之前,就以慈善而闻名,尤其是广平府,百姓们都称颂他为张大善人……”

这一次,张养浩显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今日请不来旌表,他这吏部尚书便算是白干了。

说罢,将一沓奏疏送到天启皇帝的面前。

天启皇帝道:“看来张卿极看好他。”

“这样的高士,有德而擅长经营,正是我大明的陶朱,不可多得。臣响应新政,因而对新政的人才,一直比较留意。”

天启皇帝低头看了几眼张养浩的奏报,随即点点头,看向张严之道:“甚好,那就旌表吧。”

张严之得旨,立即感激涕零地道:“草民纵万死,也难报陛下万一。”

说着,又是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张养浩则长长地松了口气。

天启皇帝摆摆手:“好了,都退下吧。”

众人自是纷纷告退。

天启皇帝此时则看向张静一道:“张卿,留下。”

张静一本来也不打算走,做了一个战术性的假退,立即脚像生了根,纹丝不动了。

天启皇帝抬头道:“张卿方才为何不发一言?”

张静一道:“因为臣在准备一件事。”

天启皇帝诧异地看着张静一:“何事?”

张静一道:“臣打算亲自去广平一趟。”

天启皇帝道:“乱贼的事,你还要继续追究吗?”

张静一摇摇头:“不,臣是想眼见为实,亲眼看看,这广平矿业,到底是什么样子。如今天下人都吹捧广平矿业,臣自想去学习一二。”

天启皇帝身躯一震,接着便问:“何时动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