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六百二十八章:一本万利

锦衣 第六百二十八章:一本万利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9:29

第六百二十八章:一本万利

张静一一脸同情地看着陈扬美,道:“若是有朝一日,我大明任官的,只需一个月之内,莫说是上任,便是打一个来回都可以,那么……这天下又是什么景象?”

张静一道:“有一句话,叫做上情下达,朝廷的政令要通畅,可不容易,因而……还有一句话,叫做山高皇帝远,你想想看,这天底下这么多的土皇帝,又是什么缘故?”

话说到这里,想象空间就来了。

这就好像是茅X一样,它是酒对吧,用粮食就可以酿出来,十几斤粮食,才多少钱?它一酿,便是数千的价值,最重要的是,现金流充裕,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进行分研发啥的,你说这玩意……它赚不赚?

一样的道理,张静一这一番话,足以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太可怕了。

真要有了这个……那岂不当真是内阁一句话,几日之后,政令就可下达,紧急的情况之下,粮食可以分毫无损的送到天下各地?

这里头减少的人力和钱粮损耗,真是无法想象了。

张静一继续道:“所以啊……大家今日骂我张静一这个,明日骂我张静一那个,可是诸公每日想的是什么呢?是在现有的条件之下,将事情办的不糟糕,这便是我大明最聪明的人,每日干的事。”

“可是……我张静一不同,我张静一想的却是,既然情况这样糟糕,那么为何不改变糟糕的环境和条件呢?道路不同,损耗巨大,就修好道路,令天下四通八达。士绅们只想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为了从地里得到利润,压榨百姓,令百姓们活不下去,你们说,这样的人他们该死不该死?他们与大汉的豪强,又有什么分别?他们不死,便要亡天下。可是……他们想活,谁会碍着他们?想活也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不能指着靠租赁土地,把那饥肠辘辘的人最后一个铜板也抢去。所谓的新政,本质不只是要分给天下人土地,而在于……当天下人可以衣食无忧之后,形成一整套的举措,令我大明强健筋骨。”

他的这一番废话,其实已经没人想听了。

天启皇帝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冒星星,这个前景,实在过于广阔,不得不说,他动心了。

此时,便是连孙承宗也已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他甚至不禁在畅想,当初在辽东督师,倘若有此车,可以节省多少粮食?

不敢想象啊!

当初的辽饷,同样的钱粮,足以养活数倍的军马出来了。

当然,他也很清楚,当初指望那些辽将,就算是养出数倍兵马,只怕也不堪为用。

可……这实在太可怕了。

他一时之间,竟已将打击士绅,士绅们离心离德的事抛之脑后。

说实话,那又算的了什么?

简直就是不值一提啊。

若是大明真能通过这东西,深入进天下各处的角落,谁还管这个?

到时……

明朝的士大夫,总还不至像清末那般,完全泥古不化。

倒不是因为他们想象力更丰富,而是因为,这蒸汽机车是大明制出来的,大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玩意能带来什么影响。

可清末不同,人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被按在地上一顿暴打,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天然对于带来铁路的人带有一种不信任感,自然而然,会产生各种的疑虑。

蒸汽车沿着铁轨,一路嘶鸣,最后……沿着这一段环形的铁路线,又回到了原点。

那跨齿跨齿的声音,终于停下,车厢也不再抖动了,众人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麻了,于是都匆匆忙忙地下车。

待下了车,才见这一长串的铁壳子,是卧在铁轨上的。

张静一便又耐心地和天启皇帝讲解起原理,还有制造的问题。

若是其他天子,只怕听了也是两眼一抹黑,好在天启皇帝对于构造这玩意,本就精通,见了实物,再讲解之下,便一下子都明白了。

此时,天启皇帝又问出了一个专业问题:“这样说来,要让它走,还得铺路?”

张静一老实地道:“当然。”

天启皇帝诧异道:“这样的铁……铺下去,得耗费多少银子?”

张静一道:“现在很昂贵,可一旦大规模的铺设,大造钢炉的情况之下,却也能慢慢将价格压下来……”

于是天启皇帝便问:“你这一里花了多少银子?”

“不贵,四万五千三百两。”

天启皇帝差点要跳起来了,瞪大了眼睛道:“就这一里的铁轨?”

“是。”

这些年来,铁价其实已经低了不少,一方面是钢铁的冶炼和生产降低了不少成本,再加上为了锻造武器,所以张家建了不少的钢铁作坊。

可即便如此,对于这个时代的天启皇帝而言,也是无法接受的。

太贵了。

一里地,就是四万五千多两银子,这若是十里百里千里呢?

其实张静一也觉得贵了。

要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两百公里的距离,大抵也只是花费了六百九十万两银子,其中还包括了购置蒸汽机的开销。

再者,在这个时代的白银,是比清末民初时要更保值一些的。

不过张静一也没办法,因为这铁路没有前人和国外可以借鉴,将来真要修,还不知要克服多少难关呢!

而且钢材……也需从无到有进行冶炼,还有大量的人力需要培训。

未来张静一当然完全可以做到,将成本干到京张铁路的一万七千两纹银以下,甚至一万两白银出头都有可能,毕竟这是比较原始的铁路轨道,和现代人所想象中的铁路轨道而言,当真是单纯的铺铁而已。

可至少眼下,张静一也只能硬着头皮来。

于是张静一道:“陛下……且不说,以后可以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这铁路一修,便是黄金万两啊。”

天启皇帝定定地看着张静一,脸色微微一变:“啥意思?”

张静一低声道:“陛下……想想看,朝廷运输商货,损耗都如此巨大,那么那些商贾的损耗,难道还小吗?一批货,假若从辽东运到京城,货值一百两,可沿途所费的运输费用,就需七八十两,若是到时这路一修成,咱们收个十几二十两银子的运费这很合理吧,如此源源不断的货物,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这里头是多大的利润啊。”

张静一真的没有吹牛。

就当下的运输状况而言,几乎所有的商品流通,其中花费最大的就是运输费,这和后世的成本结构完全不同。

这也是为何,铁路出现之后,列强们大量的资本疯狂地修铁路,以至于一条线路,几个公司抢着修,直接修出了一个铁路危机的原因。

这玩意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太赚了,在某一个时期,人们称这掌握铁路的人,叫做铁路大亨,因为这玩意,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就是暴利。

天启皇帝听罢,摸着自己修的极好的短髯,眯着眼考究地道:“有这么多人运货?”

张静一很耐心地继续道:“且不说现在,运货的成本居高不下,就已不少人……冒着风险运货了,陛下……你可知道,那些商贾可是怎么运货的?他们不但要雇佣大量的人力,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沿途还有数不清的打尖住店的钱,更不必说,还要照顾畜生,除此之外呢,这沿途也不太平,有不少山匪和水匪,一不小心,便连性命都可能丢了,陛下想想看……若是有这个……这还了得。更不必说在将来,若是互通有无之后,商品的流通,更加快捷,这运货的也就更多了。”

顿了一下,他接着道:“陛下有想过……咱们成立一个铁路公司吗?陛下若是不投钱,那么臣便投了,只是咱们得说好了,张家现在将身家都丢了进去,这挣来的纯利,陛下可不要眼红。我实话告诉陛下……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前期花费的确是大了一些,可只要修好了,便能躺在榻上数钱,能吃几辈子了。”

这君臣二人鬼鬼祟祟地低声说着什么。

而不远处,许多人都默默地支着耳朵,也在专心地听着。

什么躺着数钱,什么吃几辈子,还有什么一本万利之类的字眼。

似乎……很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不会吧……看着像是骗人。

不过很快,他们看到了天启皇帝眉开眼笑的模样,似乎也开始兴趣浓厚起来。

于是……大家下意识的,将身子默默地朝着这二人挪得更近一些。

于是又隐隐地听到张静一兴冲冲地道:“除了货运之外,还有客运,客运之外,还可以弄邮寄。陛下想想看,有了这个,以后就再不必让人代送书信了,咱们一个车厢,就可运数万数十万封书信,一封信,收个几文钱,这也很合理吧?总而言之,这是必赚的。这银子放在手头上,有个什么用呢,难道等着带进棺材里?得利滚利,钱生钱才最要紧……”

……

第二章送到,明天开始试着恢复五更,但是又在思考一章三千字,还是直接大章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