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五百六十三章:可怕的真相

锦衣 第五百六十三章:可怕的真相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9:29

第五百六十三章:可怕的真相

李国被押送至大狱,却没有立即上刑。

因为在等。

直到朝中发了旨意,革除李国的内阁大学士等官职。

于是,一干校尉才剥了李国的外衣,直接开始动手。

片刻之后,李国熬不住,口里大呼,告饶声连连。

随后,他便被拉到了审讯室中。

张静一已等在这里,他低着头,签了一道道的命令,交给身边的书吏,书吏便捧着手令而去。

张静一此时才搁下笔,而后抬头起来,看一眼已是遍体鳞伤的李国。

张静一随即感慨道:“本是内阁大学士,位极人臣,天下人无不敬仰,人人都要称一句李公,可谓是光耀门楣,令人称羡。”

“只是可惜……偏要做贼,那些金银珠宝……你又用了几分几毫?人啊……最怕的就是不知足,人心不足蛇吞象!”

李国带着镣铐,此时只趴在地上喘着粗气。

张静一背着手站了起来,却接着道:“事到如今,你已没有出路了。想来此时此刻,你也已万念俱焚了吧?你的家人,就在隔壁,他们没有受刑,我张静一是讲道理的人,动刑不是目的,我要的是真相,要的是事实。至于这个过程,终究你我相识一场,我又如何希望刁难你和你的家人呢?”

此时,李国呵呵的笑了起来,道:“成王败寇。”

“你错啦。”张静一道:“若是查不出你的问题,真要冤枉了你,你尚可以说成王败寇。可是你自己什么德行,你不清楚吗?你自己干的这些丑事,你心里没有数吗?现在说什么成王败寇,不过是乱臣贼子的自辩之词而已。”

李国嚎哭道:“那你要如何?”

张静一平静地道:“李公是聪明人,我要做什么,难道李公心里不清楚吗?这些银子,不是凭空来的。那些送你银子的人,也绝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你,无端要送你这些金银。你心里很清楚,给了多少钱,就得办多大的事。”

“那么……谁送你银子,你又为他们把办了什么事,好好地说清楚吧,说清楚了,我固然不可以为你免死,但是至少……可让你死的痛快一些。方才你已受过刑了,其实我张静一,厌恶这些刑具,依靠刑法来治人,不是我的本意。只要你老老实实交代,我自然会给你一个体面。”

李国哈哈大笑道:“我若说了,只怕你也未必敢拿人。”

“你休要拿这些话来吓我。”张静一勾唇一笑:“你自己心里清楚,我敢拿你李国,就敢拿别人。听说你平日里两袖清风,从不收受人好处,这一点,我已核实过了,没有错,其他的银子,你都没有收。唯独收的……就是那么一些人,这些人……为何送你七百万两,你比我清楚,现在我就是要名册,拿名册给我,一切好说,不给……那么我会让你到肯给为止。”

李国定定地看着张静一那双感受不到温度的眼睛,好一会后,他犹豫着道:“我若给了,也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张静一笑了:“我现在就可以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不要再自误了,我的耐心很有限。”

说着,张静一淡淡道:“扶他坐下来说话。”

一旁的校尉听命,将李国从地上拎起来。

随着一阵镣铐哗啦啦的响,李国便被搁在了铁椅上。

张静一与他相对而坐,道:“李公……我相信你金榜题名的时候,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至少不是现在这般,与人蝇营狗苟,满腹算计。那时候或许你还在想,自己真要如书中所说的那样,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现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这教训还不够沉痛吗?若我是你,我定然会选择一切返璞归真,发生了什么,该说什么,统统都说出来,那些给你送来金银的人,并不是你的朋友,你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既然如此,你就该抓住机会,利用他们,给你自己减轻一些罪责。”

张静一说罢,笑了笑道:“这些日子,你对我多有诽谤,可是我对李公有过怨言吗?因为我知道,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今日你我在此,坦诚相见,有何不可呢?”

李国脸抽了抽,他本是恨恨的瞪着张静一,可现在,脸色微微有些松动。

他沉痛地叹息道:“只怪老夫技不如人啊。”

说罢,他道:“我若告诉你,送我大礼之人,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人,你信不信?”

张静一笑了,道:“只要你有合理的解释,我自然会信。”

“就如那个叫陈睿的人一样,送我礼的人,也是一个化名,但是我知道,这个人……不,准确的来说,这一些人,很不简单。”

“嗯?”

“他们每年两季,都会送一大笔银子来,平日里,也不会叫我帮什么忙,他们自称自己是南直隶的卢家人,我曾暗中查访过,这世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没有这个人,他们为何送大礼给你。”

“因为他们请我办一些事?”

“什么事?”

“隔三差五,会送一两张条子来,有时是在朝中为一些人说说话,有时是提拔哪个官员。”

“提拔哪一些官员?”

李国抬头看着张静一,沉默了一会,而后道:“南直隶、浙江、江西、还有闽粤……上至布政使,下至知府、知县,除此之外,还有武官……”

张静一倒吸了一口气,道:“这么多,上上下下有多少人?”

李国道:“百人以上。“

七百万两纹银……买这么多的官。

而且集中于数省。

张静一沉吟着,而后道:“就算要买官……那么……我来问你,你只是一个内阁大学士,如何能确定这么多地方官的去留?”

这时候,张静一想起了当初的东林党。

东林党在当时,控制住了吏部,几乎所有的官员功考,都由吏部决定,再加上控制住都察院,随时弹劾政敌,以至于当时同朝为官的楚党、齐党损失惨重。

要嘛给弹劾走,要嘛就不得升迁,而依附东林之人,则平步青云,于是,人人都称自己是东林党,喧嚣一时。

比如当时东林党不但在内阁有大学士叶向高,又有吏部尚书**星、吏部给事中魏大中掌控人事任免。同时左都御史高攀龙、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御史房可状等数十人掌握了都察院,操控了舆论。

如此一来,几乎可以让朝中百官,人人自危,不听话的弹劾,甚至在京察中直接罢免。

只有东林党的自己人,则一个个得到高官厚禄,以至这东林党,盛极一时,在朝为官的骨干就有一百多人。

可这一次,张静一却觉得更恐怖。

因为当初东林所把持的,也只是朝纲,可现在……有一群人,居然借此机会,开始有组织地渗透整个大明的地方官系统。

这些人开始变得更加隐蔽,而且在朝中,至多也就是党争罢了,而在地方上,可都是要掌握军政和民政的。

一旦依靠这种方式结党,后果就更为可怕了。

李国看了张静一一眼,随即道:“身为大学士,确实不好具体过问这些事,但是朝廷任免,有朝廷的章程。”

张静一便问:“怎么个章程法,你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李国道:“若是太平府知府出现了空缺,吏部往往候选三人,这个……只需要吏部一个主事就可以决定,要收买一个主事很容易。”

主事确实不算什么重臣,张静一点点头。

李国又道:“那么早已拟定的人选,便可轻松进入备选,备选之后,只要有人为他说话,譬如老夫下一个条子……几乎吏部不会为难,毕竟只是区区一个知府。”

张静一皱眉道:“每一次,你都下条子?”

李国摇头道:“其实也未必,毕竟有的备选,也不容小觑,不过……只要在这个时候,随便让一个御史,在这个时候……弹劾一下此人,那么不管有罪无罪,这个人势必也就得垫后了。”

“因而……要办这样的事,其实只需两个中下层的大臣,即可办到,吏部有人呼应,都察院有御史候命,关键时刻,老夫出来说说话,一切便可水到渠成。”

张静一禁不住冷笑道:“你处处去打招呼,吏部尚书岂肯容你?”

要知道,当今礼部尚书周应秋,乃是魏忠贤的人。

李国便道:“只是地方官吏,无伤大雅,周部堂为此和老夫结怨,实在没有必要。别忘了,老夫也是魏公公的同乡。再者说了,吏部尚书也有求于老夫。”

“求你什么?”张静一目光幽幽地看着李国。

李国道:“五品以下官吏,吏部可以自行决定,五品以上,则需要廷推。我所推举的,多为地方官,吏部就可以做主。可这周应秋有些门生故吏,若是想牟取高位,倘若廷推之中,老夫反对,那也决不可能。因而吏部上上下下,都愿卖老夫这个人情。”

……

去打了一针,状态良好,依旧正常,就是更的晚了,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