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五百零五章:不世之功

锦衣 第五百零五章:不世之功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9:29

第五百零五章:不世之功

锦衣正文卷第五百零五章:不世之功天启皇帝其实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犁庭扫穴,消灭了大明的腹心之患,再加上此前就因功封了公爵。

这个时候,朝廷若是不给予重赏,那就很说不过去了。

既然这样的大功劳都不给什么大的赏赐,那么眼下这大明,以后谁还敢请赏呢?

天启皇帝唇边带笑,目光炯炯地看着众臣们。

众臣见陛下说的振振有词,而且直接拿他们的待遇来对比张静一,一时给堵得说不出话来。

大家都是要脸的,好吧!

你皇帝若是将来连个好谥号都不肯给人,那就真叫丧尽天良了。

这等于是老子为你皇帝辛辛苦苦地效力,结果你他娘的让我吃土去,这是人干的事吗?

于是殿中群臣沉默。

他们这时候,态度已经软化了。

天启皇帝这手段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直接将大家的待遇和张静一的挂钩了。

若是以往的天启皇帝,是决计想不出这等手段的。

至多也就躲在幕后,让魏忠贤和百官们去撕个够。

可现在……手腕却全然不同了。

不但直接硬刚,而且下手就不给你任何反对的机会,阴毒无比。

可谓是快狠准!

张静一其实都没有想到,天启皇帝会给他册封为王,他一时之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要知道……此前天启皇帝可没有跟他提及过这件事。

可是从天启皇帝今日的手段而言,这也绝对不是天启皇帝脑子发热的结果,分明是心里早就有了计较。

张静一心里禁不住想,陛下为何这样做呢?这是直接打破了祖宗成法!

是要先立木为信?借此直接打破祖宗之法,为接下来大规模的新政做铺垫?

又或者,在历经了无数次生死之后,天启皇帝意识到一旦自己出了事,长生可能朝夕不保,这天下真正能与长生共荣辱和富贵之人,只怕也没有几个吧,除了他这个张家。

一旦封为王,张家就为天下勋臣之首,若是天启皇帝出了任何意外,便可以立即凭借这个,迅速掌控朝局,就算不能完全的掌控,至少也可以与文臣们分庭抗礼,确保长生的安全。

这就好像,这一次若是天启皇帝当真驾崩,而张静一还活着,又为辽东郡王,镇守辽东。那么百官们乖乖地迎奉了长生为帝也就罢了,张家一定乐见其成!

可一旦小皇帝再遭人暗害,那么就等于是彻底地破坏了张家的根本利益,只怕张家除了提兵火速进京之外,别无可能了。

所以对百官而言,任何人想弄什么阴谋诡计之前,都得好好思量一下,真敢玩什么阴谋诡计,也得掂量一下是否能收拾这烂局。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论功行赏,势在必行,这样的功劳,若是不赏,那还论什么功?大明的腹心之患,只是一个建奴人吗?

无论是任何一个理由,亦或者三个理由都有,天启皇帝这一次,也非要确保张静一的待遇不可。

殿中静默了很久,天启皇帝此时道:“诸卿为何不言?”

黄立极打定了主意,就是不做声。

他不敢赞同,赞同了,百官们怒火没处发泄,不敢骂现在的天启皇帝,还不敢骂他黄立极?

可他不敢反对,要是最后真给他一个文丑公,这等于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位极人臣,忝为内阁首辅,结果竟得了一个文丑公的待遇,那真是欲哭无泪,子孙蒙羞。

倒是此时,一直安静了很久的魏忠贤,笑吟吟地道:“陛下赏罚分明,奴婢以为,甚为妥当,此番陛下与辽国公犁庭扫穴,铲除乱将,实乃不世之功,这是国家出了圣主,奴婢……喜不自禁……”

他这一番话出来。

骤然之间,所有人的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这倒真把大家提醒了。

数月的时间,清除掉了所有辽将,这还不够狠?太祖高皇帝也不过如此吧,这真可以说是杀人如麻了!

在这里的人都知道,那辽将是何等骄横的人!可现在看来,在陛下的面前,却不过是砍瓜切菜一般。

这又是何等的手段?

此时公然违逆,将来会如何?

再有,在这数月时间,直接犁庭扫穴,这……

想一想就觉得可怕啊,这是何等的战力,其中又需多少的艰险。

到了这个时候,还扭捏什么,挟此不世之功,谁敢多言?

再加上魏忠贤火速表态。

一些坚定的魏党,如崔呈秀,此时幡然醒悟,于是再不敢继续犹豫,连忙拜倒道:“对,陛下与辽国公,立不世功,此等天大的功劳,远迈列祖,臣以为,若以此功绩而论,册封郡王,无可厚非!兵部这边,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有人第一个带头,于是吏部尚书也上前道:“臣附议。”

孙承宗微微一想,就道:“臣附议。”

孙承宗的念头是很简单的,他隐隐感觉到,册封辽东郡王,可能有更深的谋算。

他深知犁庭扫穴之难,还有那些辽将的骄横,能将这两件事办成,莫说一个郡王,便是给一个亲王,也无可厚非。

祖宗之法,在这个时代,确实已经不适用了。

孙承宗一表态,群臣的态度,顿时就都软化了。

黄立极此时不禁苦笑,其实他心里还是瞻前顾后了,反而没想到名声比他好的多的孙承宗,反而不顾忌这些。

于是他再不敢迟疑,点点头:“臣附议。”

管他呢,反正这辽东,乃是苦寒之地。

鸟不拉屎的地方。

再加上经过了建奴人数十年的肆虐,那鬼地方看似广袤,可常年都是冰雪,说实话,若不是要拱卫京城的安全,朝廷不得不花了天下近半数的钱粮往那地方拼命的砸,怕是早就千里无人烟了。

黄立极便接着道:“辽东乃是苦寒之地,虽有千里,实则却多为不毛之地,张家世镇,未尝不可。”

他这话不是对天启皇帝说的。

而对其他抱有疑虑之人说的。

这么一提醒,大家反应了过来。

郡王其实不算厚重,虽是破了规矩,可没办法,张静一的功劳确实太大了。

而之所以大家顾虑的世镇辽东,细细想来,也就这么一回事。

对啊,那是不毛之地,之所以那地方还有人,是因为朝廷源源不断地将钱粮往那儿送。

可现在,建奴人都没了,朝廷怎么可能还加征辽饷,又怎么可能还会将无数的钱粮送过去?

没了这些,数十万大军必然要解散,或者入关,而失去了如此众多的军户,那些民户……还有商户,也就没有留在辽东的必要了。

这辽东的户口,只怕会迅速地锐减。

甚至可能诺大的辽东,人口都不及云南的一半。

这世镇辽东,其实就是一个空衔,大家还别扭什么?

于是乎,众人纷纷颔首:“臣等附议。”

天启皇帝见众人终于乖乖听了话,心里大喜。

自己的这些手段,终于起了效果了。

这么大的事,肯定是要和百官达成一致的。

倒不是天启皇帝真在乎这些人的意见,而是张静一这个爵位,必须名正言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于是天启皇帝道:“好,这第二件事,便算是办成了。”

“陛下。”

此时,那内阁大学士李国憋不住了,他平日里一直不爱出风头,可今日,却不由道:“现在建奴已灭,朝廷的辽饷,是否要废黜?百姓们的负担,已经很重了。”

“废黜吧。”天启皇帝点头道:“朕与张卿犁庭扫穴,为的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这辽饷当然要废黜。”

李国又道:“既然废除了辽饷,这辽东的数十万大军……”

天启皇帝道:“除必要的兵马之外,其余之人,朕都打算转为民籍。”

呼……

大家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就怕继续源源不断地还给辽东送钱送粮,现在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

辽东那鬼地方,只要朝廷不输送钱粮,那么基本上……它就是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了。

在后世,辽东可谓是天下粮仓,以至于到了清末的时候,可以直接养起一个奉系军阀,其实力,可谓天下军阀之首。

只是在眼下这个时代,真是看都没人愿意多看一眼。

张静一心里苦笑,这些家伙,还真是个个都是属猴的,个个猴精、猴精,生怕他张静一占了朝廷的便宜一样。

摆明着就是想依靠撤掉辽饷,让他这个所谓的世镇辽东,变成光杆司令啊!

现在张静一开始无比怀念起信王朱由检了。

这家伙……会不会将他的黑麦种子给糟蹋了?

要知道,朱由检可是有污点的,这人眼高手低,干啥啥不成。

要是玩砸了。

那张家真的只好收摊,死赖在这京城里,打断了腿也不愿往辽东跑了。

没有粮食,就没有人口,没有人口,便真是一片荒野,不毛之地。

天启皇帝随即又道:“朕现在,要说的乃是第三件事……”

这一次,天启皇帝的脸色,却已有肃杀之气。

他的眼睛……犹如蓄势待发,随时要扑向猎物的野兽。

…………

昨天写着写着趴着睡着了,看来熬夜真的伤身,老啦,惭愧。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