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513章陛下要亲征吗?(求票票收藏订阅)

第513章陛下要亲征吗?(求票票收藏订阅)

感谢酒家小作家的打赏、订阅、票票,感谢碎觉觉、两道题的推荐票~~~

......

“正是如此,陛下能这么想那就好了。”

“仇先生就如同我的子房。”

现在的仇荣像极了当年的刘秉忠,谋略不错,不过还是差刘秉忠太多了。

不过忽必烈已经不在乎。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忽必烈并不知道仇荣出的计谋要放在以前还是有用的,但现在已经完全没用了。

所以这个廖化的称呼也没用。

济南府和东平府都已经投靠了赵诵,站在了宋国这艘船上。

其他汉世侯也基本上投入了宋国的怀抱,因为利益,他们和赵诵的关系更进一步。

现在山东地区也基本上被宋国给控制在了手中。

他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此时,忽必烈志得意满地派出了亲信前往山东东路,能逼迫李璮从燕京撤军,这样能减弱李璮的实力。

仇荣继续跟随在忽必烈的身边出谋划策。

次日的早上,忽必烈命人埋锅造饭。

“等抓住李璮,一定要拿李璮的头颅祭奠姚相。”

大军跨过黄河。

他们朝着李璮的方向进发。

......

临安

五六日后,此时赵诵已经收到了北方的消息,他要去宫外参加一场吊唁。

到了宫外的刘府。

刘秉忠等人头上戴着白巾。

来人都是忽必烈以前的金莲川幕僚,但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宋国的一员了。

从来还没有敌国的皇帝公开吊唁一个敌国的臣子,而且那个臣子还是位极人臣。

反而还让他们公开吊唁姚枢。

这还是头一遭。

虽然有些非议,但最终皇帝的出现让一些臣子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送信的王杜见到皇帝赵诵:“陛下,我很抱歉没能让姚先生来临安。”

“这是他的选择,没什么不好的,也算成全他的道。”接着赵诵又说:“李将军做的不错,姚先生无憾了。”

赵诵肯定了李源的做法,这样可以帮他团结北方士子的人心。

王杜下去了。

这时候刘秉忠过来了,朝着赵诵深深地拱起手来:“陛下仁义,让臣等追思旧人。”

“可惜了姚相公了,恨不能亲自一见,如今却天人永隔,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

刘秉忠等人虽要吊唁故人,但眼下还有政务要和赵诵商议。

赵诵这次来也是想听听他们对北方战争的看法。

关中刚寄过信来。

刘太平的言辞还是非常恳切的,赵诵也看出了他的捉襟见肘。

不过要谋关中,还是得下很大的血本。

关中如今的破坏程度比较大,要恢复生产需要很长的时间。

刘太平是马前卒,也是炮灰。

赵诵终究要得到关中。

此时刘秉忠给赵诵分析情况。

“陛下应该先答应刘太平的请求。”

“好。”

刘秉忠继续说:“郭侃在洛阳,忽必烈带着兵马朝着李璮而去。”

“史天泽与张柔则在两国边境,应付我们北上。”

“李璮与李将军在一起,似乎李璮的野心不小,想直接占据燕京一带,好自立。”

“山东的其他军队则在稳定山东的局势,应对忽必烈对山东突如其来的手段。”

“淮北有李庭芝夏贵将军、襄阳府有吕文德他们,关中有杨文安将军......如今的局势还是掌握在我大宋手中,陛下的手中。”

刘秉忠一一分析起来。

赵诵点点头,却说:“来往临安的都是奏报,都是文字上的,不能对前线做出判断,我还是担心中原的局势,毕竟要亲自看到才好。”

“陛下这是要?”刘秉忠问赵诵,然后用一种懂王的眼神看向赵诵。

见到刘秉忠复杂的眼神,赵诵心说:难道我的心思被这个和尚猜到了?

这不可能啊?

此时的刘秉忠隐约间觉得天子脑海中有亲征的念头,毕竟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出征蜀地,楚地,还战胜了忽必烈。

不过现在赵诵的情况有些特殊,毕竟是大宋天子。

战争的情况非常残酷,万一在战场上出现意外,大宋的政局会造成非常大的震荡,甚至会灭亡。

这是刘秉忠不希望看到的。

而且现在大宋朝堂内外有那么多的名臣贤将,更加不需要皇帝亲征了。

再说现在太子还是个小屁孩。

皇帝的子嗣还很稀薄......

除非太子成年,而且能治理国政。

否则到时候就会出现主少臣疑的局面,对国家来说是件坏事。

赵诵没想到刘秉忠此时脑海中已经考虑很多遍了。

刘秉忠忽问:“陛下是想亲征吗?”

赵诵点点头:“刘先生应该知道我的想法。”

刘秉忠一副担心的样子:“可是现在蒙古还很强大,这仗打起来要花很长时间,陛下也知道两国一旦真正开战,那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的确如此,不过我也只是在后方出谋划策,这次我打算带你们一起去前线,就比如当年忽必烈带着你们。”

窦默忽然道:“陛下这是要将朝廷搬到北方去?”

“确实如此,这次亲征,我还有一个目的,打算去看看燕京这座城池,将来或许能成为我大宋的国都。”

“为何要去燕京?”

有人问:“陛下放弃旧都了么?”

赵诵却说:“旧都残破,地处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当年就是固守旧都,才会导致被金人围攻,我大宋才南渡临安城。而临安,终究偏安一隅,将来若要一统天下,势必要重新选择都城,而临安只适合当下。”

“再者,并不是我要放弃旧都,而是旧都的所有条件加起来,都不是我现在考虑的。而燕京,北面有穷山峻岭,可以防御漠北草原上的敌人,又可以北控漠北,东面又靠近大海,我宋国海路畅通,以便海运,再者又可通往东北,那地方有不少肥沃的土壤,可以种植更多的水稻作物,产量也不少。”

“所以最终我觉得燕京不错,你们觉得如何呢?”

“陛下慧眼独具,燕京确实可以作为都城,这次陛下让李将军打下燕京,应该打算作为新都的考虑。不过燕京新定,人心还很浮动,陛下应该先把中原打下来,再把山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喜欢打搅南宋请大家:打搅南宋蛋疼小说网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