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四十一章 惊蛰之变

打搅南宋 第四十一章 惊蛰之变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四十一章 惊蛰之变

临安城上方的天空忽然暗了下来,巨大的乌云如同地里被弄脏了的棉花,乌云厚重。

黑暗瞬间降临。

城南别院内。

贾章正站在赵诵身侧,恭敬异常。

赵诵道:“香水行的事情做的不错。”

“少主谬赞了。”

这个时候,窗户被大风一吹,呼呼作响,赵诵看着窗外漫天乌云,“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贾章平静道:“少主,今日是惊蛰,看这乌云,怕是要打雷下雨了。”

“哦?”

“是的,这种天气最会打雷了。”

赵诵的思绪已经不在打雷下雨上,而是在朝堂局势上。

“贾章,你觉得贾似道能成功么?”

昨晚上想了一夜,赵诵觉得他想事情可能稍微简单了点,他只见过贾似道一面,不清楚丁大全的为人,以及皇帝对贾似道和丁大全的态度。

理所当然地认为宋史就是正确的。

实际上他并没有深入了解宋朝权力圈子内部的人。

并不清楚他们是怎么想的。

赵诵有些迷惑。

贾章问赵诵,“少主要听真话么?”

“难道还要听假话。”赵诵反问。

贾章便昂首道:“身为宋人,于国于民,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至于这把火怎么烧,那些文官怎么做,皇帝又怎么做,结果可能并不会很如意,但却会搅动一池春水。”

赵诵万万没有想到贾章会这么说,“你觉得希望不是很大?”

“少主,我们的这位官家还真不好说,根据以往的情报看,皇帝首先做的,就是平衡两方的势力,而且这皇帝能登上大位,靠的还是史弥远。”

赵诵听了贾章的话,想了一个晚上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赵诵醒悟道:“看来是我想问题太简单了些。”

“少主没错。”

贾章走了,赵诵还在思考。

赵诵认为手中的兵力不够,看着鞑子南下,只能从其他方面着手了。

比如派刺客前去刺杀蒙哥。

让蒙哥死在合川钓鱼城之前。

让上帝早早折鞭吧!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还要看实际情况。

不过等蒙哥亲征还要等七月份,现在陈兵边境的都是最近的一些兵马。

比如驻守云南的兀良合台。

看着满天的乌云,赵诵喜忧参半。

这一日,恰好是惊蛰。

伴随一阵雷声,一道银白色闪电划过天空。

乌云滚滚而来。

但过了许久,空气中只是湿润了一小会儿,鼻腔暂时有股子雨水的潮湿味道,然后天空飘来几滴雨点。

落到半空中就没了影子。

雷声大雨点小。

......

......

朝堂上,皇帝赵昀收到了前方的奏报。

二月,蒙古境内,蒙哥颁诏天下,征诸道兵伐宋。

虽然尚未南征,但蒙古内部,已经在整合大军了。

边境奏报:

西路,大将兀良合台,驻扎云南,虎视眈眈。

乌兰哈达驻军交州、广州南境。

......

一系列奏报如雪花一样砸在赵昀心头。

关键是这些奏报,都要钱,都要粮,有了钱粮才好征兵、才好讨敌。

赵昀很是头疼,昨夜还让唐安安侍寝,今儿天一早就让董宋臣送了出宫。

他则被小舅子贾似道从龙床上拉了起来,看到了这些奏疏。

赵昀龙颜大怒,这些奏疏都是不久前的,但他并不知情。

朝堂之上官员全体噤声,面面相觑。

贾似道站在一旁,眯着眼看着丁大全,看丁大全如何应付。

赵昀龙目注视丁大全。

蒙古南下,让他顿时如临大敌,如坐针毡。

当年联蒙灭金、端平入洛失败的事情让他耿耿于怀,本想做个明君的,却没想到因为此事,蒙古便有了借口南下。

自那一年起,蒙古常年袭扰。

但也只是小打小闹,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了。

看着面前的丁大全,赵昀大怒起来,“你身为枢密院使,贻误军机,隐而不报,是何罪过?”

丁大全看着贾似道,想这奏疏都被他拦截下来了,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陛下的案几上?

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得到了奏报,他还想隐瞒军报的。

丁大全想着,这事一定是贾似道搞得鬼,也不知道贾似道是怎么从枢密院那里拿来的?

丁大全想了想,稽首道:“陛下,不是臣不报,而是今春以来,天气十分干燥,两浙、江淮等地旱灾严重,户部钱粮吃紧,若是开战,要征兵要征粮食,而且陛下已经下诏将一万两桩库银给了蜀地的将领。所以臣以为,地方是能够应付的。”

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贾似道笑着道:“所以丁相公就隐瞒不报么?”

马天骥站了出来,“贾官人,你也是枢密院一员,应该知道这出战,要征不少钱粮、兵丁,如今春旱,朝廷这边都自顾不暇了,还怎么顾得了边疆,鞑子南下,为何地方大臣不自己筹集粮草,征收兵丁?”

丁大全很是欣喜地看了马天骥一眼。

贾似道怒了起来,“马天骥,你说这话居心叵测,鞑子凶残,这些年常年侵犯我大宋国界,杀我百姓,劫走财物、牛羊,毁我城池,此番蒙哥亲征,三路大军南下,难道还要上演徽、钦二宗的惨事?如你方才所言,你就是那六贼!”

马天骥敢怒不敢言,这徽、钦二宗在国史中是逆鳞,怎么可以在当朝提出,而且这贾似道还是皇帝的小舅子,小舅子的身份摆在哪里,皇帝也不会怪罪他,如果马天骥说了,自然要被皇帝呵斥一顿,严重可能还会被撸了官职,或者流徙三千里。

马天骥求救似的看着丁大全。

贾似道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而且之前就联合了自己的亲信官员,这些亲信官员站在贾似道这边应和起来,吐沫星子都飞舞起来。

丁大全面色有些难看,不等丁大全示意,丁党一派的官员也加入了这场舌枪唇剑之中。

朝堂上吵吵闹闹的,跟个菜市场一样,赵昀有些烦,这些年朝政都交给了这些臣子去打理,他则享受安逸的后宫生涯,平常出宫去青楼看看名妓,或者召入大内,前段时间唐安安还跳了霓裳羽衣舞给他看,说是穿着衣服不好看......

他差不多都习惯了这种模式。

丁大全确实是自己的得力助手,而贾似道呢,他是宝儿的亲舅舅,是自己的小舅子。

他们这样斗来斗去的,朝廷局势就很平衡,以免一方坐大。

赵昀认为这就是帝王的平衡之术,这些年已经被他用的炉火纯青。

除此之外,他还起用理学大家,在朝野推崇理学。

一来是因为自己是史弥远拉上位的,心里总有那种不是正统的滋味。

二来理学中崇尚“存天理、灭人欲”,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

但丁大全的事情,兹事体大,确实是贻误了战机。

赵昀斥责了丁大全一番。

丁大全很是惶恐,忙谢罪。

贾似道奸计得逞,眉开眼笑。

然而赵昀却道,丁大全由枢密使降为枢密使副使。

贾似道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

贾似道暗道不好。

相爷是丁大全,他是参知政事,是副相。

皇帝的这一招玩的巧妙。

左右平衡。

丁大全也看了贾似道一眼,暗自松了口气,“还好没被贬官。”

贾似道忽然想起吕文德来,就觉得枢密使这个职务有了用武之地。

只是“丁青皮”还没被皇帝解职,贾似道觉得还是要抓“丁青皮”的小辫子。

比如丁大全当政时期,丁党引用凶恶小人,陷害忠良,阻塞言路,混乱朝纲的事情,一抓一大把,但丝毫都没有动摇丁大全的地位。

足见丁党势大。

他看了看侍御史沈炎、右正言曹永年。

侍御史沈炎、右正言曹永年二人看向贾似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