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435章宋军北上

打搅南宋 第435章宋军北上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435章宋军北上

感谢月是故乡月明的打赏~~~

……

赵诵也想东面与西面一同出兵,遍地开花。

不过对蒙一战非一日之功,后方要跟得上,不单单是粮草和军械,更重要的还是人。

武学刚刚重开,尚未招人,此时也并没有训练士兵与将官。

军中有刘整、李庭芝、李曾伯、吕文德、夏贵、史岩之、王坚、张钰、陈瓒、汪立信、季文龙、马塈、姜才等人。

但这些根本不够,去年对鞑子一战虽然俘虏了不少敌国将领,但大多降将不堪所用,还有一些则是硬骨头,死活不降的还在监狱中待着。

倒是兀良哈·阿术,虽然投降了大宋,但赵诵知道他一心想要报父仇,但现在征大理还不是时候。

兀良哈·阿术现在还没有职位,不过他已经成为武学的一员了,等到秋季就要去那里报到了。

赵诵也想培养人才,但还要一步一步来。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要流血、要断头,打仗也不是统治者好大喜功,盲目跟进。

打仗不宜操之过急,但北方鞑子之威胁也要时时刻刻在朝野上下,在报纸舆论上动动笔杆子,让朝野上下始终保持在警惕之中。

所以说这一切远远没有达到赵诵预期的希望。

因此赵诵才制定出这个军事战略。

......

此时资政殿中

“诸位若是不赞成朕说的,可提出你们反对的地方!”

赵诵说完,资政殿内一片静默,诸位大臣都没有开口说话。

赵诵给他们留下时间来消化他方才说过的。

吴潜、吕文德、刘秉忠等人都在思考方才新皇说过的话。

因为此事太过重大,而且大宋暂时也不北伐,这是皇帝之前说过的。

眼下这一番言辞,不啻于北伐啊。

只不过他们提不出反对的地方,因为战略上看很是合情合理,而且对宋国的损失也不大。

当然还有一些主张不帮助李璮的大臣直接就没有开口说话。

新皇支持李璮已非常明显。

他们也不好反驳,并且新皇提出的战略对大宋来说损失也不大。

当年赵竑成为皇帝之后就已经对朝堂势力进行一番调整,现在大部分势力都支持新帝。

他们可不想成为亡魂。

……皇帝的手段实在高明,将朝堂上大部分势力都笼络起来。

当年正统帝雷厉风行,一扫而空;乾元帝截然相反,一派春风细雨、和睦阳光。

吕文德这次来临安谒见,正好赶上了殿堂大会。

皇帝果然是要在稳中求稳,最后才谋求胜利。这和贾似道说的一样。

不过皇帝也没否决他的建议,而是将此放在了战略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在东线战局中消耗蒙古战力,将蒙古死死拖住的时候。

吕文德还是挺意外的。

今日上的奏疏是让王安帮忙拟定的。

此时吕文德朝着皇帝下座右手方向的位子看了一眼,那是贾似道空荡荡的座位。

贾似道故意称病,没想到他早预料到了这一切。

这时候吕文德又看了看坐在他身后的王安。

王安坐在那边一动不动,似乎早就知道这一切。

吕文德也清楚王安在新帝面前的恩宠程度,吕师夔以及吕家其他人加起来都不及万分之一。

由此竟然生出一股羡慕嫉妒恨来。

不过转瞬即逝,连吕文德也不曾记得他方才产生这个念头了。

时间过去很快,朝廷之上还未提出赞成或是反对的声音,赵诵的目光看向殿堂内的诸大臣。

在朝臣中,刘秉忠、窦默等人对赵诵的主张表示支持。

他们知道李璮日后不成气候,山东必然空虚,宋国为了收复中原必将出兵山东。

将来重心就落在了北方燕山以及陇西、河湟谷底一带,这两侧就好像左右臂一样将敌人赶在外边,宋国可以慢慢收复中原,恢复正朔。

赵诵听完之后点点头,让刘秉忠他们坐回位子上。

吴潜朝刘秉忠窦默等人看了一眼,他们都曾是忽必烈手下的人,曾经属于蒙古阵营一方为其出谋划策,现在投靠宋国成为赵诵的心腹,赞成赵诵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吴潜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战略打法了。

大宋去年虽然打了胜仗,但因为承平既久、武备废弛、积弊日深,地方军队阙额、训练不习等问题相当突出,因此宋国直接出兵北伐,伤亡来的更大,还不如先助李璮,明面观战、窥探北方,暗中进行下一步的出兵计划。

“陛下英明!”今日贾似道不在庙堂,吴潜身为左相公兼枢密使正好带头说话。

“没想到左相公也赞成朕说的!”赵诵接着问:“那其余人呢?”

赵诵话说完,只见其余大臣直接从位子上起身,拱手齐喝:“陛下英明!”

赵诵最后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甚是心满意足。

赵诵想要将朝政达到一个完美平衡,各方势力都在其下,现在他差不多做到了。

赵诵接着安排详细的北方计划,现在主要是李璮的粮草与军械。

户部、兵部也列出了支援李璮的辎重清单,赵诵看了二话不说就准奏了。

至于调集多少兵马,赵诵这次与枢密院吴潜等人商议之后先派一万八千士兵去北方。

晌午后,殿堂军事会议很快就结束了。

赵诵直接下诏调集台湾府那边的海军过来,作为此番运送粮食的船只,给海军将领发了密旨。

此番北上可不仅仅只有运送粮草那么简单,还有目的就是占据山东半岛的优势地理位置,赵诵也从风声给出的情报,准备占据山东地区蒙古人统治薄弱的地方。

比如后世胶州湾、即墨、登州海域等附近。

……

八月底快九月初的时候,台湾府的战船都已经抵达了临安。

各地调集的旧粮都已经征调完毕,此时在粮工的搬运下运上海船。

朝廷老式的军械也被搬运上了海船。

这些都是交付给李璮的军火粮草。

还有其他的则是朝廷的新式武器,都搬运上其他的大战船上。

“兵贵神速,你等速速北上,完成陛下圣旨中交待的内容!”

“这是交给季主事的信函,十分重要,勿要损毁!”

接着赵诵在港口上亲自召见了李源。

李源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临安,见到了新皇赵诵。

“臣李源见过陛下!”

“我听上皇说,你在澎湖训练的兵马很好,今日一见果然军容整齐!”

“谢陛下关怀,这是臣份内之事!”

此番李源离开澎湖之前,就将澎湖的军务交给了姜才打理。

“即墨离海州很近,有海道控遏之要,将来可以近攻山东、也为远攻燕京府提供兵力支援。此番北上宋兵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即墨,然后占据即墨,你有信心么?”

李源的肩头忽然担子沉重起来,他现在是沿海制制使,专训海军。这些兵力还没有出兵打仗的经验,此番北上正好积累行军打仗的经验。

“臣以及臣率领的一万八千士兵已经准备好北上了,请陛下聆训!”

“很好!”

当天,五十艘海船升起白帆,迎着西南风快速驶离杭州湾,朝着海洋进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