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三十五章 来人可是黄道婆?

打搅南宋 第三十五章 来人可是黄道婆?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三十五章 来人可是黄道婆?

二月初,王二狗终于从嘉定县回来了,这次回来,带了三四麻袋的白叠子,然后让人搬到了店铺内。

赵诵见王二狗带了这么多白叠子,道:“都是从嘉定县来的?”

王二狗兴奋道:“赵东家,不只嘉定县,还有华亭县的,还有从其他周边几个县收来的,当地老百姓叫它棉花。”

“哦?”赵诵一听有些惊讶,王二狗这么说,那不意味着白叠子已经种植开去了么,不过眼下整个大宋应该还没有普及开去,要等全国推广那是明太祖的功劳。

也就是说白叠子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王二狗接着又让伙计拿了一条棉毯,然后展开来给赵诵看。

赵诵看到这一条棉毯,长度大概二米半,宽度大概是一米半。

赵诵自然清楚这是一条棉毯,王二狗以为赵诵没有见过,便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

“东家,你看这棉布,它又长又宽,你看这白叠子,又大又圆,比麻布还很耐用啊,那些百姓下地的时候,穿的都是用这种布做成的衣裳。”

赵诵看了这棉布,然后扯了扯,试了试牢度,很是满足道:“这布很好,很结实。”

王二狗接着道:“东家,还有一件事,这次我还带了一人过来。”王二狗说的时候试探性看了赵诵一眼,生怕赵诵不会答应,毕竟这是他擅作主张。

出乎意料的是赵诵没有任何怪罪。

“哦,是吗?那就见见吧。”

“东家,此女精通纺纱织布,而且也会种植、剥籽,所以我就带来了。只是此女身世有些凄惨,还希望东家垂怜,赏她一口饭吃。”

“二狗,你知道我的为人,我像是那种人么?你跟她说,只要给我做事,我不仅会赏一口饭吃,而且还有额外的报酬。”

王二狗一听,胸脯一抬,忙谢了恩惠,便知此事成了。

王二狗走了出去,不多时,身后便来了一名少女。

那少女十四岁,穿的衣服洗得很白,可见家里条件并不好,少女的五官也有些黑黝黝的,脸上还有些雀斑,身子瘦小,身材并不高,看上去有些营养不良。

少女见到赵诵,听之前恩人讲过赵诵的事情,忙拱手:“巧儿见过东家,多谢东家收留奴家。”

王二狗便道:“这就是巧儿了,巧儿姓黄,华亭县人士,是我去华亭县的路上看到的。”

赵诵点点头,并没有问巧儿的身世,反而问巧儿,“巧儿姑娘,你们那儿可都种了这些白叠子。”

黄巧儿道:“是的,打我记事起,乌泥泾八千亩这个地方就开始种白叠子了,小的时候,我便和乡亲们一起开始剥籽,只是那籽要一颗一颗用手剥,然后再把那絮子纺成纱,最后再纺成布的,而且白叠子这种布,厚实柔软、经久耐用,像我们村种田下地的都穿这种。”

黄巧儿说的时候,赵诵一直很认真听她讲着,也就是说从种植到织布,那些人都已经掌握了,只是听巧儿说要一颗一颗剥棉花籽,只是这样实在是太麻烦了,但赵诵还是不确定,问道:“巧儿姑娘,去籽都是用手工的么?”

黄巧儿点点头,“是的,那些棉花籽要一颗一颗用手工剥,剥的时候,手都要起皮,弄不好手都要出血!”

赵诵确定连黄巧儿也没有办法,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我知道怎么剥了?”

赵诵知道有一种剥籽机,叫轧花机,这轧花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台剥籽机,而且还是黄道婆发明的,在《世界科学技术通史》里面就介绍过这个,而且在电子书里面还存了关于轧花机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黄巧儿一听赵诵这么说,便喜道:“东家,是真的么?”

“这个你要相信我,不过我需要几天功夫,到时候做好之后,就可以试试了。”赵诵看着那一堆白叠子,他曾经在博物馆见过那种轧花机,见过博物馆内工作人员操作过轧花机,而且知道一点轧花机的工作原理。

实际上,在后世还有不少地区还在用这种很原始的工具。

黄巧儿道:“如果真的这样,那我替父老乡亲谢谢东家了。”

黄巧儿走了,赵诵便让王二狗下去先安置了黄巧儿,然后就从王二狗那儿听了黄巧儿的悲惨身世。

原来黄巧儿差一点就成了童养媳,她的父母早死,远房表姑妈见巧儿一日日长大,到了出阁年纪,便给巧儿找了一门婚事,那丈夫要比巧儿还要大二十岁。

巧儿不从,表姑妈便把她关在了柴房内,巧儿是从柴房里偷溜出来,在跑到半路上遇到了前来的王二狗。

王二狗一听此事,义愤填膺,便在当地找了几个打手,去巧儿表姑妈那边闹,表姑妈吓坏了,见人强悍无比,不敢造次,巧儿的婚事也没成。

后来巧儿听王二狗寻找白叠子的事情,便自告奋勇,带王二狗去了八千亩这个地方。

之后黄巧儿便要随王二狗南下,王二狗起初不同意,一来巧儿是女子,若回去身边带着陌生女子,恐怕会遭十里乡亲们白眼,他倒是无所谓,但对巧儿来说是不利的......

后来见黄巧儿软磨硬泡,担心巧儿再被那表姑妈算计,也就应了此事,带了巧儿来了临安。

赵诵听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华亭县,姓黄,童养媳,身世凄惨,而且年纪还是十四岁样子!

再一想,乌泥泾八千亩那几个字正好在某博物馆见到过,简介上正是黄道婆的故乡,再结合身世,时代背景,赵诵便确定少女便是黄道婆。

没想到阴差阳错,黄道婆居然来了临安,而且投靠了自己,赵诵便觉得历史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

黄巧儿暂时安置在了赵平那里,赵诵原来住的那个房间,黄巧儿看到房间布置不错,便感激涕零。

赵平道:“巧儿,你就在这里好好住吧。”

巧儿道:“有劳平哥儿了。”

之后,赵诵便去了睦仁坊苏家家具铺内。

这一间家具铺子是苏婉前几日刚刚买下来的,当初赵诵说好要开家具铺,苏婉便花了钱,置办下来,只是暂未开业。

苏婉一见赵诵登门,立即揶揄起来:“稀客稀客,赵大掌柜,今天是什么风吹来的?”

“婉儿,告诉你个好消息,二狗找到白叠子了,今天我过来是要做个东西。”

苏婉后来知道赵诵那里有了不少白叠子,而且还有一个会纺纱织布的少女。

“你要做这个,而且叫剥籽机?”苏婉看着赵诵递来的图纸问道。

赵诵有些心急火燎道:“是的,你能让下面的人先赶制出来么?”

“我尽量。”苏婉按着图纸,找了个能工巧匠过来,那工匠名叫魏大永,在临安颇有名气,手艺活不错,人也机敏,一看赵诵的图纸,清晰明了,很快反应过来。

“东家,这旁边是可以手摇的么?”

赵诵点头,问魏大永道:“老魏,按照图纸,最多可以几日?”

魏大永道:“店内伙计,连赶三日,兴许可以。”

“有劳老魏了。”

“东家,折煞大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