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410章船通天下

打搅南宋 第410章船通天下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410章船通天下

今日大屯山诸军痛饮,营中一片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皇帝难得一小醉,后来将士们在回忆的时候就想起今日的盛况,不免有些自豪。

史官也将之记录在帝王起居录中,台北官员的札记也记录了下来,供后世研究大宋的历史。

次日一早,赵竑想起还有事情,就与窦默他们回了台北城。

整个台北城都坐落在整个盆地内,中间低,两头高,而且还有条河流,东南西北都是高高的山,这些山脉拱卫着台北城,即便外敌也很难入侵这边。

城池坐落在艋舺与大稻埕之间,街道一新,屋舍俨然,这里全是新的。

如今半个台北城的府衙、公学、商铺、屋舍、勾栏、寺庙、桥梁、集市等已经建立起来,剩下的工程仍在建造当中。

当地也有不少的番客云集此处,做着行商买卖。

大食人也黑迭儿后来在台北府衙见到了赵竑,他对这个皇帝的印象也渐渐清晰起来,督造台北这项工程据说是皇帝一力支持的,所以才有今日之盛举。

而当初他虽然是被抓来的,但宋人并没有将他当成奴隶,反而将督造台北城的工程交给了他,让他设计监工。

赵竑封他台北督造使一职,也算给他一个正式的官职,然后赏赐了一些金银,顺便给他找了一门亲事。

也黑迭儿感激涕零。

赵竑在台北城待了一日后,就与窦默他们继续东行。

不过赵竑并没有走河道,因为这时候祝况之带着船队来了,正好与祝况之聊聊并且了解台湾府的现状。

赵竑上了淡水河的船,继续出海,他们打算从海上去基隆那边。

两日后,基隆港口。

清晨的时候,港口风浪很大,浪花拍的很高,在港口上,有很多的商船与渔船在这边停靠。

赵竑问了祝况之后得知基隆这座港口虽然目前商船不多,不及泉州港口等大港,但北上高丽、日本的番客还是喜欢从这里出发,主要是这边港口直接靠海,还有一个避风港,水深浪小。当然还有不少船坞厂,当他们的船只坏了,可以在当地的船坞厂让工匠直接修缮,而且价格也很便宜,据说每年还会定期帮助维护。

赵竑登上港口之后就去了船坞厂,他要看的是大型海上战船。

到了船坞厂之后,赵诵看到船工们正热火朝天在建造船只。

这里的船坞厂主要建造的是海上作战的战船,也是为了配合朝廷的军事行动。

在大澳这边停靠着不少新造的大型海上战船,它们的体积非常大,与海上见到的那些大鲸一般。

赵竑走到一艘木帆船这边,据泉州来的老船工林闽介绍,这艘船大概长九丈三尺,宽二丈一尺。

整体看船身扁阔,平面近椭圆形,是海船中的尖底船型。

底板与侧板由二到三层木板叠台而成,船板间涂塞麻丝、竹茹、桐油灰,用铁钉加固。

龙首用粗大古木建制而成。

船上共计十三个隔舱,采用了水密舱技术,安全性能非常好。

第一舱、第六舱有桅杆座,这是一艘多桅的远洋帆船……

赵竑继续在船坞厂看着,现在看到的是一种在江河湖海均能适用的战船,是水军统制冯湛综合几种船型之长,所创的一种多桨船。只见此船长八丈三尺,用桨四十二支,载甲士两百人。

在他的面前又出现另外一艘体型更加巨大的船只。

据老船工介绍,这是秦世辅创制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

赵竑只见此船在体型上,长十丈,宽一丈八尺,船底厚一尺,有十橹,配有水手四十二人,可载水军士兵一百零八人。

“除了比较大的海船之外,还有一些可兼做战船,但平时出海捕鱼。这一艘鱽鱼船,长五丈,能乘五十人……还有海鳅、双车、十棹、防沙平底等各类舰艇,供江、海防御调遣所用……”

老船工继续介绍着,赵竑听着不禁点点头,他觉得这个老船工的见识不一般,后来才知道他是林杭升的远房老表舅。

接着赵竑去看了看其他的战船,总体来说它们的体积都异常庞大,船底都是尖底,在海中的稳定性好,还能抵抗海上风浪。桅杆异常高大,能撑起巨大的船帆,在海中乘风破浪远航。

如今这些战船尚未下水,在桅杆上绑着一些红布,战船上也被涂上了防腐的黑漆,甚至在船头还用黑色涂料画上了猛兽狰狞的大眼睛,嘴巴则是红色的巨齿尖牙,看上去十分威武,又令人恐惧的模样。

赵竑脖子朝上凝视的时候,还看到在船底主龙骨两端接合处凿有一个大圆孔和七个小圆孔,他让人拿着梯子亲自爬上去看的时候,只见孔内放置铜镜和铜铁钱,排列成“七星伴月”状。

下来之后就问老船工,老船工介绍说这是泉州当地的一种习俗,这些圆孔也叫“保寿孔”。

而“七星”代表危礁密布的“七洲洋”,铜镜,象征光明吉祥。

出海打渔的渔民或是去海外做贸易的商人祈祷平安的意思。

赵竑点点头,感觉开阔了眼界。

他又来到船尾位置,只见船尾部分写了一些船的编号,不过船并没有名字,都是需要朝廷赐名的,督造船员的官吏要在挑选一个适合下水的好日子,这是临安朝廷去岁新规定的。

没成想今天官吏却遇到了南幸的皇帝,否则还要派下面的人去临安递折子,此刻左右已经拿来宣纸。

赵竑拿起纸张,直接给这些船只赐名起来。

比如第一眼见到的那艘木帆船。

赵竑赐他为定北号。

希望将来大宋“定鼎天下,北伐中原”。

赵竑觉得将来临安朝廷要北伐,沿着海岸线北上作战的可能性非常大,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和益都的李璮配合,甚至也要考虑在山东海域那边登陆。

船坞厂这边还堆积了不少的木料,工匠们在忙着将它们加工成船上的各个部件,这些部件是组装成巨舰不可缺少的部分。

拿着墨斗的工匠在忙着弹线,然后用锯子墨守成规地切割着形状,脸上一副坚毅的样子。

他们的汗水流淌着,腥咸味飘荡在车间内,然后与木料、墨香、桐油、漆料等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反而非常好闻,这是一种劳动者的气息与氛围。

还有工匠在忙着给新造好的船只涂上防腐的漆料和桐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否则出了差错那就是巨大的质量安全问题。

赵竑参观完船厂之后,不由惊喜万分,连连赞叹。

“将来我大宋必商埠海外,我大宋子民所造之船只必船通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