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394章 开技校、扩临安城

打搅南宋 第394章 开技校、扩临安城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394章 开技校、扩临安城

推行新币的政令很快就执行下去了,而从各地运来制作新币的铜铁矿都被送去了将作监的工坊中。

负责整个铸币的是新任的将作令魏彦时,他是一名出色的铸造师,赵诵找他担任万象通宝的总铸造师正是欣赏他的才华,而且魏家从后周的时候就出了一个叫魏丕的人物,从那时候起这个家族掌握了一种锻造技术。

先前这个家族有着传男不传女的技艺传承。

不过到了魏彦时这一辈,魏彦时为了大宋朝廷,他将魏家的技艺都教授给了将作监与军器监的匠人。

而在这个时候朝廷也打算在将作监以及军器监这些朝廷部门开设中央技校,将技术传授给那些进入中央技校的工匠,以保证技术传承下去。

而在地方则开设地方技校。

在地方技校当然教授的只是一些初级的技术,高级的技术要进入中央技校才能学习,这也是为了保密。

其中一些技术乃是国家机密。

比如黑火药的制作,降落伞的制作、热气球的制作、望远镜的制作等等超越这个时代的杰作。

接着赵诵一纸条令,魏彦时立马成为了朝廷中央技校的一校之长。

朝廷百官并没有反对技校这个方案的提出,因为广开学院就是为了培养人才。

之后各地陆续出现了地方技校,技校的开设也保证了更多的工匠进入了技校学习。

在技校毕业之后朝廷允诺这些技校工匠包分配,而分配的地方为军器监与将作监。

……

夜深了,寒风朔朔,皇宫大内之中。

刘秉忠一身便服,他来不及换洗身上的衣服便匆忙入宫。

赵诵见到刘秉忠的时候,就看见他裤腿上沾满了泥点。

刘秉忠见赵诵目光看来,就道:“臣现在这幅样子让殿下见笑了。”

“没事,我也是太心急了,这年还没过,就让刘先生到处奔波了。我听说先生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让内侍准备了一些饭菜!”

“这……”刘秉忠才想起他今日晚饭还没吃了,而今日是他第一日当值的日子,因为要负责扩建整个临安城。

“无妨,不过就是一顿饭菜罢了。”

刘秉忠听了甚是激动,忙拱手道谢。

赵诵就让蔡子义他们安排了一些饭菜给刘秉忠。

刘秉忠仍旧感觉有些拘束,毕竟现在东宫中。

“我已屏退其他人,这里只有我在,先生先用饭菜再说,到时就算陛下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的。”

刘秉忠不好推辞,接着动起筷子来。

刘秉忠很快就吃完饭菜,紧接着将今日的情况汇报给赵诵。

赵诵仔细聆听,在历史上元大都就是刘秉忠规划建设的,所以他才专门派了工部的官员下去丈量土地,这些官员都是辅助刘秉忠的。

赵诵听了连连点头:“刘先生,扩建临安城要花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可要辛苦你了。”

刘秉忠拱手道:“为了百姓臣必定全力以赴!”

赵诵特意提醒:“刘先生也要注意休息,吃饭这件事情可不能落下!”

接着二人就聊起关于临安城扩建的细节来。

二人聊了许久,赵诵特意提醒刘秉忠:“在解决百姓拆房问题的时候,刘先生若有不能解决之事,可及时告知我!”

刘秉忠也考虑到了扩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是有赵诵这番话,刘秉忠顿时感觉背后有了一座坚实的靠山,

赵诵话题忽然一转:“如今郭若思怎样了?”

“因为忙于殿下吩咐之事,现在和郭若思也没聊过几句,每日也只是让怀仁与家里人去关照他!”刘秉忠说的是实话,他觉得若让郭守敬投降宋国,对方就必须迈过他心底那道坎,否则永远也不会那么做。

听了刘秉忠说的,赵诵点头道:“我打算过段时日亲自去看看郭若思。”

“殿下若能亲自前往,那必能让若思屈服!”

二人聊至深夜,赵诵亲自送刘秉忠出了大内。

之后很长的一段日子,刘秉忠都早出晚归,一大早就带着那些工部下面的一些官吏踏足了临安城内外的各处地方。

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将各处的细节用绘图记录下来。

赵诵每次去衙门的时候,都看见刘秉忠呕心沥血就着烛火在改图纸。

接着还要将作监的工匠将临安的地形用沙盘模拟出来,做成实物参考。

赵诵也在一边看着,听着刘秉忠关于临安城的改造建议。

这样的工作要重复很多次,但是刘秉忠不厌其烦,因为扩建临安城关乎百姓生计、国都安全。

一次次改稿,刘秉忠仍旧觉得这座城池还不够伟大。

他觉得临安城应该成为大宋最大的城池,坐拥天下财赋之地。

为了获取更加详细的数据,刘秉忠的足迹踏遍了街巷的每个角落,踏过了临安城附近的每一寸土地。

赵诵后来见到刘秉忠的时候,只觉得刘秉忠的四肢都变得粗壮孔武有力了,面庞也黑黝黝起来,在旁人看来以为刘秉忠被朝廷流放海南岛或是海外莽荒之地了。

但了解情况的人才晓得刘秉忠做了一桩很伟大的事情。

赵诵遂感慨刘秉忠的不易与艰辛。

为了完成这一壮举,临安城内一些狭窄的街道或许要增宽,为此就不得不拆掉一些民宅。

刘秉忠于是将情况汇报给赵诵,也是希望不要闹出民怨。

为了安抚这些百姓,赵诵亲自出面出钱让百姓搬迁,为的就是让主干道变得更加宽敞,在他的计划中,临安的街道都能并列驾驶很多辆马车,等街道变得宽敞之后,他还打算在临安开设几条公交线路,不过这些公交线路所用的车子现在还是驴车,专门供百姓出行。

另外一头,老百姓拿了这笔拆迁款之后,也将屋舍腾空,去了城外新造的屋舍定居。这些屋舍是去年的时候新造的,要比城内的面积还要来的大,来的宽敞、明亮,虽然现在还远离市区,但在未来,等到临安城扩建之后,这里即将成为大宋的一个商业地带。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