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373章东去与南下

打搅南宋 第373章东去与南下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373章东去与南下

感谢白色宇宙风17的

……

“快看,江中横着巨石。”

“这定然是前段时间从石壁上冲下来的,且让我炸开!”

只见朝廷船只一路旌旗蔽空、粉碎了拍上来的浪花,随后踏浪东去,将横在江中的巨石用红衣大炮炸毁。

巨石碎裂开来,江水冲了过去,整个江面开始平坦起来。

沿途东去,赵诵见到百姓也开始重新将家安在了故乡,即便经历了战火摧残,但故乡还是故乡,各地开始紧锣密鼓恢复生产中。

沿途的风景很美,很有力量与生机。

刘秉忠心底不知如何感慨,因为宋国的发展超出他们的想象,在他们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但他现在迫不及待想要去临安,联络那些蒙古细作。

窦默这段时间只能待在船上,赵诵特意给他搬来了一些医学上所用的书籍,窦默初看觉得遭了他的眼睛,但后来拿起这些医书之后却手不释卷,很快就沉迷书中。

很多的书籍都已经超出他的认知范畴,许多疑难杂症都可以在这些书中找到,窦默忽然觉得宋国的医学水平也上了一个层次,强于大蒙古国医术,不觉有些面红耳赤,但现为阶下囚,窦默不好意思狡辩,只是在心底默认。

至于廉希宪,赵诵给他不一样的书。

廉希宪并无过多表示,因为治国要以实干为主,书籍看的再多也只是理论层次的方面,但赵诵却给廉希宪提供的是明末一些经世致用的书籍,甚至还有一些超出廉希宪认知范畴的书本,比如形而上学的书籍,还有一本与形而上学不一样的书籍,是与形而上学与之对立的,叫唯物辩证法。

廉希宪从未看过如此系统的书籍,因为太理论,太系统,一时间有些不明白,却又不好问赵诵。

其余人赵诵则给了他们另外的书籍,但书他们一时间看不明白。

在众人的迷惑、迷茫之中,宋国的船只很快就到了刘家港口的位置。

再来刘家港已然是一番别样的风景,如今的刘家港口已经成为大宋北边最重要的一个贸易港口,很多去高丽、大蒙古国内的船只都从这边转海路北上。

在刘家港口上每天都停泊着从各国来的商船,在这里还设立了一个市舶司,专管理海内外贸易。

在大宋国海军的庇佑下,他们跨越千山万水、大洋海浪,碧海蓝天,带着各国的奇珍异兽、水果风物、特产宝藏来到了这里,甚至还有昆仑奴,也被作为交易的货物。

在到了刘家港口之后,要去临安他们要将船只转为海船,然后再去杭州湾转内水航道。

刘秉忠从船舷上下来,又匆匆来到陆地,正打算上一艘巨大的海船的时候,在一瞬间他似乎看到了一个人的背影,他感觉那个人的背影有些像蒙哥,但觉得又不太像。

窦默回头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刘秉忠在错愕中回答他。

“大汗已死,现在又怎会在船上,你看走了眼。”

“应该是我看错了。”刘秉忠擦了擦眼睛,接着与窦默他们上了另外一艘海船。

这艘海船十分高大,一看就是宋国精心打造的抗史诗级风浪。

刘秉忠不禁又感慨他们的船只甚烂,抵不过宋国的技术。

在海船驶入朝阳东升的旭日中,一道彩霞光芒迎风万丈起,很多艘海船升起风帆进入大海的怀抱,在巨浪击打中沿海岸线南下。

刘秉忠很多从北方来的汉臣不习惯这样的海上风浪,在一旁士兵笑声中毫无形象地吐了起来,然后接过蒙平等人递过来的梅子干才缓解了症状。

……

此时郭守敬一直南下,心系被羁押在鄂州的刘秉忠他们,但一入宋境之后,发现和他之前认知的不一样。

他原先以为宋国境内千里饿殍一片,百姓家园残破,民不聊生,但在经过关口之后,却发现道路两旁的屋舍正在建造着,关隘也在修复当中,甚至不少的百姓在田间地里头开垦起来,虽然眼下快到冬至日了,但宋国百姓的情绪依旧高涨,

让郭守敬伤心难过的是不少的蒙古俘虏正在建造屋舍、水井、城池、开山采矿、开挖河道、开垦田地中去。

与饥寒交迫的大蒙古国境内的情况不一样,宋国境内到处都是忙碌的一片景象。

后来郭守敬才知道这跟宋国境内实行的政策有关。

经过战乱之后,很多田地都成了无主之地,然后被分给了百姓,以各家为一户,分了下去,在两年内是不交赋税的,除外朝廷还额外提供种子、农具,不过耕牛不多,只能几户人家共享一头。

郭守敬十分意外,因为赋税跟国家财政息息相关,若是地方赋税收不上来,会影响中央财政的预算以及支配情况,从根本上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运。

但宋国这么做,除非有极其强烈的自信力与执行力,否则国家若发生灾荒,很容易导致亡国,但郭守敬却认为宋国若这样做,很快就会亡国。

但越是深入宋国腹地,郭守敬越加发现,他这种想法受到了冲击,比如宋国的政策以及宋国市面上出现的东西。

很多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郭守敬对研究天文、历法也有一定的造诣。

他觉得来宋国这一趟是非常值得的,给他的世界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比如他在拿着一本宋国编纂的历法书,这本历法书被称为。

百姓们可以根据正统历所记载的节气,按时插秧播种,用以农耕生活。

无论之前的政策,还是这本历法,只要一颁布,很多百姓的内心就会纷纷心向赵官家。

宋国原本打算在正统二年正月初一颁布正统历,却提前在鄂州城颁布了。

一本正统历可以抵百万雄兵。郭守敬不时的感慨起来。

“马上就快到鄂州城了,郭兄弟可要一起入城?”镖行同行的头领马坦山问郭守敬,马坦山是畏兀儿人,早年在西域做生意失败,后来就与张雄飞混了,此番南下也是受到张雄飞的嘱托,马坦山自然清楚他的使命,他打算入城再动手,此时见到郭守敬陷入了深思中,就在边上问他。

郭守敬觉得马坦山认为此行救人艰难,为了让他不陷入险地,就特地让他待在城外,郭守敬这份好意心领了,因为一路上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些汉子来帮他救他的,比如在山东遇到的绿林好汉,他们差点在梁山地界走不过去了。

郭守敬坚持要去鄂州:“此番救人,怎能少了我一人,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马坦山点点头,也就让他一道同去。

鄂州的情况超出郭守敬的想象,这跟当初刘秉忠他们的感慨差不多。

到了城门口的位置,郭守敬原本这些宋国士兵会盘查他的底细,但在张雄飞镖行的同行下持相关文书之后,顺利进入了鄂州城。

这一日正好是冬至日。

等他到鄂州之后,却听闻早在十几日前皇帝就带着刘秉忠他们去临安了。

“郭兄弟现在要去临安么?”

郭守敬坚持己见:“临安龙潭虎穴,我越发要去!不过诸位已来鄂州了,已安然送我至此,不如先回北方。”

马坦山惊疑道:“郭兄弟怎么办?怎好留你一人在宋国!”

“我一人去就可以,你们就先回北方。”

马坦山却笑着道:“既入宋境,此番恐怕要让郭兄弟失望了。”

“?”

马坦山言毕,就让众人挟持了郭守敬。

郭守敬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接着就被人迷晕了。

等他醒来之际,已然在长江水面上一艘船上,来人他并不认识,只道此行奉谁的命送他去临安。

郭守敬后来读了信才知道他着了道,可惜已无他法,只能先去临安了,只得在心里咒骂张雄飞。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