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236章出发了

打搅南宋 第236章出发了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236章出发了

......

正统元年农历三月初,地里种的番薯、土豆等已经开始发芽了,百姓们从未见过这种作物,但从现在的长势来看还是挺不错的,......除此外,杂交水稻的秧苗也开始遍地插秧了。

大宋各地也开始陆续进行春耕中。

终于到了去川蜀的日子,此番太子前去川蜀,则以枢密院编修官的身份,押运粮草。

赵竑给赵诵选择这个身份,也是为了堵上朝臣的悠悠众口,还有之前编修官吕逢年也曾押送粮草去边关的先例。

接着赵竑又下诏,贾似道以枢密使为京西、湖南宣抚大使。而吴潜则为湖北、四川宣抚大使。

贾似道兼督江西人马,而吴潜则兼督二广人马。然后马光祖调为沿江制置使,史岩之副之。

贾似道倒是没想到他会被任命为京西、湖南、湖北的宣抚大使,相比较、四川来说,京西、湖南、湖北的战局相对安稳一些,而且战况也不是那么激烈。

贾似道听了这个安排之后,反而有些庆幸自己没有处于相对比较危险的境地中,想反的是吴潜身上的担子看起来要比自己还要重一些,而且也更危险,需要正面对抗蒙古大汗蒙哥的军队。

贾似道暗自窃喜,喜上眉梢。

吴潜心里并没有想的跟贾似道那样,对吴潜来说他更操心的却是京西、湖南和湖北,因为那里才是蒙古人将来要会师攻打的地方,而鄂州的地势则首当其冲,无论是四川的蒙哥,还是率军插入两广的兀良合台,或者是之前攻打淮东、荆山的塔察儿,鄂州一失,大宋京湖防线的压力就会陡增,蒙古军若沿江而下,到时候就会危及临安。

吴潜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朝中大臣见到左右二相以及太子殿下都即将前去。便也没有继续发声。

接着赵竑又免去建康、太平、宁国、池州、广德等处沙田租。

诏书下达之后,便是押送粮草。

赵诵、吴潜以及贾似道他们此番要走的是水路。

赵诵在临去的时候又带了说不少的口罩以及一些

防疫的物品,众人并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要带这些出征。

赵诵知道这个时候蒙哥的军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瘟疫,为了以防万一,赵诵在出发的前一段日子就特别命人赶制了这批防瘟疫的物资,而且也带去了基地中防治瘟疫的一些特效药。

三月的一早,城东,临安运河港口,赵竑站在河岸边,目送朝中三巨头的离去,赵竑的心中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在这之前他曾想过借助左右二相离京的时刻,对朝中的势力进行一番变动,但后来想想还是有些操之过急。

此时他的目光注视船只的离去,在北上的船后面还是跟着六十艘战船,这些都是内河船只。

这些船只的吃水线很深,此番朝廷可是准备了不少粮草以及军械,就是为了打败蒙古人而准备的。

还有的则是从流求路那边调集过来的。

时间又过了几日,赵诵等人的船只已经到达扬州。

到达扬州的时候,远远看去,扬州港口上已经停满了船只,赵诵他们要沿着长江前去川蜀,就必须在扬州换上大一点的船只,不远处还有一个造船工场,工匠们正在督运木材。

赵诵看去有车船、多橹船、马船、楼船、海鹘船、驳船、弋船、飞捷船、板船、铁头船、脚船、富阳船、四车船还有稍大一点的海船等。

不过这种海船并不是那种在海上航行的那种,而是专用于内河的主要战船。

这些船只基本上是中小型战船,以四车或者五车十桨为主,以三百五十料、三百料、二百五十料为多,可以看出南宋后期江防战船的结构朝着轻捷便利化发展。

海船的有点是船体大,运兵能力强,还可以在海船上运马,运送战略辎重。

赵诵知道南宋建立江防体系后,长江沿线要郡,特别是镇江、江阴和许浦等下游江防要地都有船厂,而且许浦还有朝廷的水军。

此时此刻,港口上则有一中年男子,身着战袍,身边还有另外一个穿着紫袍的文官。

赵诵听吴潜与贾似道二人说起,便知道武官就是兼任扬州知州,击退塔察儿东路军的李庭芝了,而边上的文官,是知平江府、淮南制置使的赵与訔了,而赵与訔也就是赵孟頫的父亲。

特别是贾似道,在谈及李庭芝的时候,特别兴奋,“这李祥甫当年曾是忠襄公的幕僚,主管机密、文字事宜,作战更是勇猛,而且老成谨重,军民安之。”

赵诵知道孟珙死前曾上遗表举荐贾似道自代其职,又向贾似道推荐李庭芝,所以才有了这层纽带关系。

但这李庭芝确实是个猛将,孟珙的眼光真的不错,除此之外,王坚、刘整、高达都是孟珙推荐的。

赵诵觉得若是孟珙现在还在世,那么朝中以及边关的局势会更加的稳定、明朗。

吴潜倒是有感而发,因为当年他曾知平江府,见到赵与訔便想起了往事。

赵诵等船只靠岸之后立即登岸。

李庭芝与赵与訔见到太子殿下的船只已经停靠在了港口,立即走上前拱手拜去。

“臣等拜见殿下。”

“不必行礼,我听说鞑子曾侵扬州,多亏了李将军,拒守扬州,才让鞑子不敢入侵我两淮等地,还有赵知州,治理平江府功绩卓越,让平江府百废待兴。”

李庭芝遂道:“塔察儿虽然骚扰我大宋东境,袭饶江左我军驻地,差点将荆山的百姓全部掠走,出兵攻打鄂州,但几次三番都失败了,塔察儿此獠始终掀不起风浪,只能驻扎边境,望洋兴叹,不过臣奇怪的是,那李璮居然不趁此机会南下攻打涟水军,反而驻守海州城,也不知道图的什么?”

赵诵轻轻咳嗽了一声,李庭芝并不知道李璮的举动,但赵诵清楚,所以赵诵就道:“李璮实际上与我大宋暗中有利益往来,而且李璮之子李彦简也在临安,朝廷的部分辎重还是从他那边走私而来......不过李璮此人还得防备着,就怕他忽然从海州出兵,对我大宋两淮地区构成威胁,到时两淮的百姓就会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李庭芝拱手道:“原来如此,那臣知道了。”

边上的贾似道则是看着李庭芝道:“祥甫,别来无恙乎?”

李庭芝拱手道:“祥甫见过相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