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233章一团和气图

打搅南宋 第233章一团和气图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233章一团和气图

那白莲宗的青年说的没错,历朝历代老百姓也是最重要的,但统治者都曾想法设法维持“家天下”万世不朽,却无一例外逃不掉两三百年一次改朝换代的命运。

统治者只有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让老百姓有田耕种,衣食无忧,还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老百姓子好了,这样才能让国家稳定。

而不是土地都被兼并到了大地主的手中,削弱了国家。

大宋若是走一条老路,那么很快就会衰败。走入了极端之后就会走进一个死胡同,怎么都绕不出来,除非重新来过,但重新来过的代价太大了,而且还很漫长。

这相当于重新缔造,如果换做元朝末年那种子,赵诵说不准就会走白莲教的路,然而现在大宋现在最需要的则是稳定。

因为还有外敌的入侵,更重要的是这个外敌还一心想灭掉南宋。

所以赵诵要做的就是将大宋各个阶层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人心安稳才是最主要的,而不是让大宋在窝里斗,消耗内部的有生力量,反而会让蒙古趁机入侵。

赵诵最不愿的就是看到战争,看到百姓生灵涂炭,看到中华大地四分五裂。

赵诵想起出来有一段时间了,便起回宫。

而这时候李怀恩也来了。

李怀恩将萧山县楼家塔秘密训练无声士的一切告诉给了赵诵。

赵诵满意的点点头,“那杨隆还是不错的。”

但是李怀恩见到赵诵似乎不是很开心的样子,便道:“下何故愁眉不展?”

赵诵便道:“白莲宗派人跟踪我,不过我觉得是好事,因为有人也在关心百姓,可白莲宗始终是不稳定的因素,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

李怀恩不解的道:“下,什么是定时炸弹?”

“那不重要,反正我不放心白莲宗的人。”

“下是想派人跟踪白莲宗的人。”

“没错,此事尚需要你去和杨隆的人联系。”

李怀恩转便走,迅速去联系杨隆在京中的人。

赵诵便去了千金楼,见到千金楼的生意一如既往地好,此时赵平正在盘账。

赵平见到赵诵来了,放下手里头的算盘,正打算拱手,赵诵立马制止。

赵平一脸疑惑道:“赵大哥今怎么出来了,来了也不告诉我一声?”

“无事不登三宝,今来此,就是想问小平儿你一句,你可打算将生意做到遍及天下,各个角落去。”

“当真这样的话,那也很好啊。”赵平听了就激动起来,在他心中,有一个梦,就是将酒楼开遍世界诸国,可他知道财力不够,但是现在有太子下的帮忙,那一切就顺手多了。

赵诵却道:“去了外面不比在这临安城里头,凡事要有个机灵,还有我需要你去做一件事。”

赵平问道:“何事?”

“此事你递耳过来。”

见到赵诵神秘兮兮的样子,赵平便凑耳过去。

随后赵诵话音一落,赵平便道:“赵大哥放心,此事就交给我去做了,从今起我就是无声士的一员了。”

“此事过于凶险,你可要小心。”

“嗯。”赵平点点头。

过了许久,李怀恩来了千金楼,见到李怀恩来了,赵诵便起告辞。

“此去流求,千万小心!”说完转就走。

回了东宫,赵诵便把自己关在书房,要了文房四宝、笔墨丹青。

蔡子义道:“下这是要作画?”

“是。”

蔡子义与高襄二人便见到赵诵忽然之间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才慢慢睁开眼睛。

赵诵方才闭眼的时候,就在回想那幅画,那幅他曾今在故宫看到过的一幅画,那是明宪宗朱见深的《一团和气图》。

而这《一团和气图》意在阐释华夏自古的中庸思想,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平共处的和谐观。

但赵诵此番画这幅图,传达的是一个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的精神内涵。

赵诵画的很慢,画画的时候需要高度集中,而且还要保持一种神秘感,而且还要将看到过的话临摹出来,确实有些难。

为此赵诵还废了不少的纸张,然后才找回了感觉与笔路。

蔡子义与高襄默不作声,侧立一旁,只是看不懂太子下在宣纸上画的人像。

蔡子义皱起了眉头,高襄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但过了一会儿,似乎看懂了什么。

因为这确实是人,但有些诡异。

等到赵诵画完了这幅画,边上的蔡子义、高襄看到这幅画后,很是惊讶地看着这幅画,并且二人的理解也不一样。

“下,这人怎么能有一个头三个体,这幅画好鬼怪!”蔡子义不解地凝视着赵诵画下的人物。

边上年纪稍大的高襄则是看出这幅画的意图,“这并不鬼怪,反而下想表达的意思都在这画里面了。”

“高襄说的没错,这幅画并不是简单的画,反而藏了一番心思。”

高襄道:“下是想将画送给贾相他们么?”

“如今大宋所面对的是强悍的敌人,但是朝堂之上一波未起一波未平,如今我们该静下心来赶走敌人,而不是谋诡计,都得你死我活,反而让鞑子趁虚而入,而且以画藏着心思,更能说明一切。”

蔡子义见到二人神秘兮兮的样子,然后就在一旁问高襄。

高襄私下就和蔡子义说了一通,蔡子义方才明白,然后道:“下高明,这样官家也不会说太子结交官员的。”

“一张还不够,我还需要再临摹几张。”

蔡子义便下去又拿了一叠宣纸来,赵诵便开始临摹起来。

有了方才的经验,赵诵临摹地很快,画完之后铺满了书房。

看着一团和气图,赵诵方知道在朝为政的不易,小心翼翼地收拾着一切。

在大宋官场上是很讲究这一的,还要不被人抓住把柄。

“下,就让奴婢与子义出宫去一趟。”高襄拱手道。

“此事就交于你们了。”赵诵看着高襄意味深长道。

高襄与蔡子义直接捧着赵诵的画作就出去了,也没有用卷轴装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