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223章太子东宫班底(3)?

打搅南宋 第223章太子东宫班底(3)?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223章太子东宫班底(3)?

正与陆秀夫、王应麟等人闲谈的时候,外来了一人。

这次来的人是吴文英。

吴文英曾是吴潜及赵与芮门下客,多为官宦的门客或者幕僚,此人擅长作词,属于朦胧一派。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不过吴文英虽是词人,但并没有任何官职,而且现在生活潦倒,颠沛流离,或许是吴潜念及旧里的恩这才向皇帝赵竑推荐他,不过吴文英虽然没有当过官,但是才学还是世人认可的。

吴文英进来了,见到赵诵之后便颤颤巍巍拱手:“君特见过下。”

看到吴文英一脸沧桑的样子,赵诵道:“梦窗先生请入座。”

吴文英正襟危坐,不过背脊略微有些驼,眼睛也有些浑浊,有些不敢抬头看着赵诵,因为他曾与史弥远之子史宅之生前有过不少交往,“投契甚深”,从苕溪、苏州直到杭州和绍兴,均写了不少酬赠词......当今官家赵竑与史弥远可是有旧仇,吴文英担心皇帝会清算他。

赵诵略微知道一些,也就道:“梦窗先生无须担忧,官家是圣德天子,如今又有左相保证。”

吴文英稍稍放心心来,然后道:“老朽不过是一介卖弄诗词之人,如今蒙受天子感召,必当肝脑涂地,效死也。”

“死就不必了,如今萧山县学正好缺教授先生,官家的意思是梦窗先生正好可以前去教导。”

“吾必将毕生才学留给学子。”

......

接着便来了一个青年。

吴文英没想到今会在东宫见到这位好友,便上前道:“周贤弟你怎么也来了?”此时倒并不显得与方才那般拘束。

赵诵反问:“吴先生你们认识?”

然后赵诵就知道这个青年就是周密了。

周密曾为义乌县令,与吴文英一样也是词人,乃是雅词词派领袖,词作融会姜夔、吴文英两家之长,与吴文英并称“二窗”。

赵诵知道周密则是因为他是《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等书籍的作者,足以可见此人诗词书画样样精通。

与吴文英不同的是,周密则是侃侃而谈,丝毫都没有任何拘束,而且看到赵诵的藏书之后,竟道:“下这边的藏书算多了。”

“哦?”

接着赵诵便知道周密在吴兴家中设“书种”、“志雅”两座藏书楼,藏书四万二千多卷,还有金石之刻一千五百余种。

赵诵便道:“周先生可有孤本,我这正好有一书籍铺子,可以帮先生刊刻书籍,当然我也正好将刻本收入囊中。”

周密看到赵诵书房内还有一些他从未见到过的书籍,然后拿着看了起来。

周密摇摇头,他家的藏书很多,而且藏了很多孤本,但也没有见过赵诵,可见这位太子下藏的书也是孤本无疑了,而且质量要比他的还要高。

周密想了想便拱手道:“若是如此,公谨也想讨要下的书籍。”

“自然可以,不过是刊刻本。顺便也可以帮你讨要药洲的刻本。”

“能有世彩堂的书籍再好不过了。”周密知道廖莹中所刊刻的书籍,都会在版心刻上“世彩堂”三个字,被世人称为“世彩堂本”,是书中的上品,随后周密又拿起赵诵的书画来。

赵诵的书画并不多,而且都不是名家大作,周密倒也没觉得什么,反倒对赵诵的这些个孤本心心念念,希望可以早拿到刊刻本。

......

过了一会儿,则直接来了六人。

内侍高襄便开始给赵诵介绍起来,正是陈宜中、黄镛、林则祖、刘芾、陈宗、曾唯等六人。

这六人正是贤关六君子,当时为太学生而出,上书弹劾权势熏天的丁大全,直接被取消了太学生资格,发配到地方。

赵诵觉得这六人的品倒是不错,不过当目光停留在陈宜中的脸上的时候,赵诵稍微顿了一下,因为这陈宜中才干倒是不错,但是人品还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在历史上他是著名的逃跑宰相,而且在排除异己上面也是个老手。

但赵诵清楚善于做各种事的人,都是因为掌握了规律,所以能事半功倍,他是大宋太子,更要善于待人接物,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至少在现在看来,这些人都算是忠义之士,只要他们能尽心竭力为朝廷、为百姓办事,他很欣赏,若是将来背道而驰,他赵诵这一个就不会放过他们。

除了这些教导四书五经之外的,还有一个杨辉。

杨辉最擅长的便是数学了,而著名的杨辉三角就是他提出来的。

还有增乘开方法,这种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一般方法......

赵诵便拿了一些数学书籍给杨辉看,杨辉基本上能看懂。

实际上杨辉在来东宫前就看了赵诵编写的书籍。

特别是迥异于〇一二三四五六七**的那些数字,因为赵诵编写的数字则是0123456789,书写起来也特别方便。除了数字之外,还有些符号也简明扼要,粗浅易懂。

还有乘法口诀表格,杨辉能很简便地就记住了,完全都不用费什么工夫。

杨辉也曾问过那些孩子一些算术上的问题,那些孩子可以直接就将答案算出来,杨辉也是大吃一惊,在用了赵诵的方法之后,杨辉都有些自愧不如了。

赵诵又拿《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给杨辉,这两本书是李冶所写,里面讲的这天元术,所谓的天元术就是利用未知数列方程的一般方法,建立二次方程。

不过在历史上《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两书,是在李冶逝世后三十年才得以付印的,而现在的李冶还活得好好的。

“这是敬斋先生的书。”杨辉有些意外,然后抬头看着赵诵,“下手中怎会有敬斋先生的书?”

赵诵能得到这本书自然是因为李冶现在就在临安城。

赵诵可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李冶从封龙山劫了回来,与李彦简、孙公望父子一样。

对赵诵来说他的抢人工夫算是一流的。

“因为敬斋先生他现在就在临安城。”

......

感谢小叶黄杨2的、无影之黑色yy的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