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147章 立生祠,你们是认真的么?

打搅南宋 第147章 立生祠,你们是认真的么?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147章 立生祠,你们是认真的么?

练完剑之后,李怀恩下去让厨房去烧水了。

赵诵站在前厅穿堂位置,这里靠近水池,此时院中的景色,都是一派枯朽,没有一丝绿意。

赵诵想着要不是今岁多种了棉花,纺织成衣,再把流民安置到流求那边,估计况好不到哪里去。

赵诵捡起一块薄石头扔进池子,那薄石头在池子上飘了好几个圈儿,在到第七个圈儿的时候才扑通一声沉入池底。

眼睛又朝一墙之隔的后院看去,那里又扩建了个园子,园子内种了一些冬天的大白菜,下人们从院子里摘了一些大白菜,打算除夕的时候做年夜饭用的。

别院里的走廊各处都已经挂上了灯笼,门窗上也都贴了窗花。

大门、侧门的位置都贴上了联。

此刻西边天际下只剩下一抹淡淡的红色的余晖,很快夜幕就降临了,别院内,灯笼微微亮起。

赵诵起要回书房,走出前厅穿堂,还没多走几步,就遇到了前来的钱大年。

微微灯光中,钱大年见到是少主,立马道:“少主,你要的一些孤儿已经送到萧山县了。”

“哦,这么快?我打算明去萧山县看看。”接着赵诵又问起钱大年城东的况。

钱大年绘声绘色道:“城东的学堂一切都好,孩子们都上着学,穿着新衣,正要过年呢,不过良玉要回临安县,要等正月十五过后再来。”

赵诵听了很是感慨,“也好,良玉这一年也辛苦了,孩子们教的好啊,明年让他再接再厉,争取多教一些孩子。”

钱大年听了面上很是光彩,钱大年是他们钱家的人,于是继续汇报了之前那些孩子的学业以及生活况。

“钱叔,他们后都是我大宋的栋梁,你们可要好好照顾。”

钱大年点点头,“这个老奴知晓,老奴现下去了,少主可要好好歇息,别累坏了子。”

“对了,随年钱也给孩子们发了么?”所谓的随年钱,也就是压岁钱,是跟着孩子们的年龄走的,但宋朝人管压岁钱不叫压岁钱,叫“随年钱”。

赵诵忽然想起了又是一年了,他已经穿越到这个时代一周年多几天,赵诵现在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这个已经发了,发了两次,一次是过冬至的时候,还要一次就是现在快过年的时候。孩子们收到后高兴地放在枕头底下呢。”

“这就好。”

钱大年走了之后,赵诵就去房间沐浴更衣了。

换了衣服之后,赵诵就又去了书房。

在临安,要做的和要准备的还有不少呢。

深夜,又是一过去了。

赵诵看着桌子上,誊写好从书籍资料中找到的一些资料。

这些资料他都有用。

......

次一早,赵诵便取拿着不少会子,兑了些铜钱,打算给孩子们发些随年钱。

在城里取好之后,就与李怀恩就去了萧山县。

隆冬时节,萧山地里是光秃秃的一片,地里的庄稼早就已经收割好了。

已是年关,马上就要正月初一了。

赵诵的车马一到了地里,就有佃户们出来了,其中一些佃户都是两淮的灾民,他们不想南下去流求,所以赵诵就安排他们在这里种稻了。

佃户们看到赵诵来了之后,立马就围了上来。

“要不是赵东家把俺们安置在这里,俺们都死在鞑子的刀下了。”

“谢谢东家的救命恩。”

忽然人群中,有人提议道:“赵东家,我们打算给你立一座生祠。”

赵诵一看,居然是李三五老伯。

“生祠?”所谓的生祠就是一种古代信仰民俗,所谓生,就是活着的意思,也就是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不过其对象都是官员。

赵诵记得最清楚的事就是明朝的时候,民间给九千岁魏忠贤建生祠的事,据说在其得势时,全国为他建的生祠共九十二座,文武大员率众官员跪迎,五拜三叩首,仅次于皇帝。

而且他之前还看到过秦桧的生祠,都破旧不堪了。

所以立生祠的事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再说这个也太张扬了罢。

他将流民都收入囊中,就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了。

赵诵拒绝道:“立生祠就免了吧,我可受不起,再说朝廷也有法度,立生祠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立的,所以我觉得还不如建立一座学堂,让你们的子女都能上学。”

“这......”这些百姓们面面相觑地看着赵诵,没想到都被赵诵拒绝了。

赵诵继续道:“立生祠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乡亲们的好意我明朗心领了,明年天萧山县这里还要再造一座学堂,你们家里有孩子的就把孩子送到学堂里面,男娃女娃都可以。”

“这恐怕不好吧,俺们种的地是东家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东家的,东家两年不收俺们的租钱,还让俺们把孩子也送到学堂,东家这不是吃亏了么......”

“对啊,俺们不是那无的人。”

赵诵心里早就有主意了,他今天来就是为了宣布这件事的,“等明年天一定要多开垦一些地,萧山这里的地不太适合种稻,能全种棉花就好了,明年我要多收一些棉花,你们种多少,我应收尽收......”

佃户们道:“俺们听赵东家的安排,不过俺们只种地也不好吧,东家让俺们做什么,俺们就做什么。”

赵诵道:“如果觉得我吃亏,到时候请乡亲们多帮帮忙,明年我在这里还打算开一个工坊,招收一些人,家中的女眷可以去工坊帮帮忙,顺便也有工钱拿。”

“俺家婆娘也可以去?”

“是啊,工坊造好之后,很缺人手,所以需要婶婶姑姑们一起到工坊帮忙。”赵诵所说的工坊,就是制作肥皂、香皂,还有香水的工坊了。

“谢谢东家。”这些佃户都知道赵东家是一副菩萨心肠,事事都为他们考虑,所以得了消息之后就立即回家告诉自己婆娘和孩子去了。

紧接着赵诵就与李怀恩去了钱大年安排的地方了。

......

感谢各位投推荐票的书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