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试锋 > 第五十五章 风云

明末试锋 第五十五章 风云

作者:温风如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3:11

第五十五章 风云

风起了……,不光是周大虎的山寨之中,不大的彰德府城也起风了,而周大虎和他的山寨众人就是风眼,这场大风的源头。

彰德府城,知府衙门后堂之中,,一名略带清廋,美髯长须的中年男子,身穿云鹤补子绯红官袍,腰束缀金革带,头戴乌纱两翅帽,脚踩黑色白边官靴,正坐主位,下侧一名身穿儒服的幕僚坐而不语,静静的小口品着香茶。

“经元,杨同知如此大张旗鼓操办此事,是为何意?”陶廉沉思片刻之后,缓缓问道。

冯一经轻呷一口香茶,冷冷说道:“如此作为,不外乎几种。”

“哦……,经元说说是哪几种?”陶廉边问一边欠了欠身子,让自己的身子更加舒服一些。

“其一,不外乎扬同知或悲天悯人、菩萨心肠,或沽名钓誉,赚取名声,想凭借城外那些山民武装起来,荡平林县、和磁州的武安、涉县余贼群盗一干跳梁小丑,为自己增加声誉。”

“其二,现在地方流贼四起,群盗作乱,朝廷看重军功,对立下军功之人,拔擢不遗余力,乃是当今天下升迁捷径,杨同知收此一群山民乌合之众,编练剿贼平盗,或是想走军功升迁之途。”

“其三,杨同知身负捕盗抚民职责,份内之事,现今朝廷官军已将流贼赶出府尊辖地三县,后续之事当由杨同知和府尊大人一体承担,杨大人为一府治安捕盗主官,三地之乱不平,朝廷考满大计杨大人难过,但对大人也亦不利。”

陶廉听完冯一经之言,闭上双眼默默思考起来,他作为彰德府一府之尊,掌管一府之事,但是一府同知,并不是他手下属官,乃是他的副职,且有监督职责和分权之实,同知即同治。

二人官身前途系于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分割不清,只能帮忙,不能扯腿,想到这里,他睁开双眼,缓声说道:“经元,你通过杨大人的幕僚宋时传话过去,告诉杨大人本府会全力支持他剿灭余贼乱寇、荡平群盗宵小的行动。”

“如有物资和人手困难,本府亦会支持,至于杨同知先前和我所说城外的近万山民安排地方之事,我答应了。”

冯一经起身一礼,道:“属下知晓了,马上就去办。”

……

彰德卫在府城内,卫指挥司衙门,卫指挥使王家相坐在主位沉着脸看着大家,下侧并坐着卫指挥同知郭斗、毛玉二人,指挥佥事高本阳、李开先、朱光灿、陈天章四人,但都垂着脑袋低头不语。

“各位都是卫司见任管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事,杨同知杨大人收下一批山民,前日送去一批物资,编练一番就要剿贼荡寇,大家怎么看待此事?”

“……”

王家相见无人回话,脸色沉的更重,盯着郭斗和毛玉二人,眼神不善。

二人坐在那里被盯得如坐针毡,片刻之后,郭斗站起向大家抱拳一礼,说道:“此次流贼流窜彰德府所辖之地,我们彰德卫损失巨大,尤其是守御林县中千户所,千户、百户皆守城、守寨战死,所辖军户或死、或逃,十不存一,屯田悉数被毁,现在,流贼已退,我等应出兵围剿余贼乱寇,为咱们兄弟报仇雪恨。”

此言一开,大家纷纷响应,但有一人例外,指挥同知毛玉则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王家相注意到了毛玉的态度,伸手微微下压,示意大家安静,转头看向毛玉说道:“毛大人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只是一些自家之言,供各位大人参考而已。”毛玉淡淡而道。

“毛大人请讲,我等洗耳恭听!”王家相抱拳一礼道。

“不敢、不敢,愚家之言而已”

“各位大人,我是卫所指挥同知,亦想为失去兄弟报仇,但没有都指挥使司下的军命和巡抚大人批准,我们不能调动一兵一马,而我们的主职乃是屯田戍守,不能干预地方有司,而现在情况,这些余贼乱寇属于府衙治安之事。”

“除非府衙扬中玄杨大人上疏巡抚衙门,请求调动本府之地卫所军队,帮助地方有司剿贼荡寇,否则不能参加此事。”

“如果我们妄动,必会招致地方有司和言官大力弹劾,丢官是小,恐怕还有牢狱之灾,那些利益对我们来说得不尝失,何况那些余贼乱寇也不是好对付的。”

毛玉也点出了大家是为了利益,但大家对此好像没听到一般,却对‘丢官’和‘牢狱之灾’格外敏感,纷纷转向认为此事可缓不可急,更有人认为一群山民乃乌合之众,等着看好戏吧,最后还得求到卫司衙门这里,然后出兵也不迟。

王家相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都凉了,脸色更是沉的可以拧出水来。

他的本意不是什么狗屁利益,也不是什么狗屁报仇雪恨,而是借此想借此练一次兵,借此整顿一下卫司军务,让卫所孱弱之兵加强一下,见见血,这是一次机会,一次让彰德卫从靡乱中走出来的良好机会,可是……机会又溜走了。

他深深看了毛玉一眼,不管他是不是有意为之,还是不知而为,还是知之为之,他都记下了。王家相心中长叹一声,时事维艰,民不聊生,恐怕流贼永远剿不完啊,想到这里,王家相眼中光彩暗淡不少。

……

赵王府,赵王府一处高台之上的一座大殿,俗称金銮殿的大殿里,已经晋袭赵王一年多的朱常臾漫步在这空荡荡的大殿里,身后跟着儿子朱由棪,两人静静的走在大殿里。

“那个扬中玄很能折腾啊,想凭自己之力剿灭三县余贼乱寇,平定治安,其志不小,是为循吏,也是能臣干将。”

“家国、国家,有国才有吾等之家,我们与别的百姓不一样,他们国没了,家还会在,我等之家,国没了家亦不存,切记。”

“那个扬中玄一心为国,听说他四下求人筹集粮饷编练山民,王府能帮他就帮一些,帮他也是帮自己,唉……,天下何时才能安定!”

朱由棪停步恭敬回道:“是,父王放心,儿臣马上去办。”

朱常臾满意的点点头,对儿子识大体的态度甚为心慰。

……

倏忽之间,一个月时间过去,出征剿贼荡寇的时间到了,经过一个月的加强训练,山寨的兵丁们更黑了,不少人皮肤被晒的脱皮,尤其是脸和手部。但他们浑不在意,这些对他们来说,反而是犹如刻在身上的训练荣誉章。

这些战兵中的,不管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还是三四十岁的壮年人,经过一年半的刻苦的训练,他们身体经过这段时间打熬变得更健壮了,动作也随着身体的强壮变得更有力,更敏捷,过去做不了的动作现在变得也能随意而为了。

搏斗经验也增加了无数倍,他们个个充满了自信,一股傲然之气从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天天的技艺强制练习,使得他们弓箭娴熟,刀枪有力,举盾迅速有劲,他们已有精兵的影子,只需要见见血,就能蜕变成为真正的精兵,成为真正的战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