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试锋 > 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立军机处

明末试锋 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立军机处

作者:温风如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3:11

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立军机处

崇祯皇帝接着又说道,“今日剿饷之事所议颇为复杂,难以现在当场处理。各位在场臣工回去好好想想,都上疏畅言,朕会看过众卿上疏之后,再做决断。”

这时,他看向了下面的孙承宗,肃声说道,“孙卿接旨。”

孙承宗心中一动,上前一步道,“臣,接旨。”

说完伏地等待旨意。

“少师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知兵善阵,韬略娴熟,着以原官督理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军务,总督以下并听节制,授予王命旗牌尚方剑,武将副将以下、文官各地三司以下者先斩后奏,总督巡抚以下,可就地罢官听堪。便宜行事,不从中制。”

“臣,遵旨!”

孙承宗叩头谢恩,起身接过内侍送过来的圣旨后,再次跪地谢恩。

而一旁的内阁大臣和兵部尚书杨嗣昌等人,则是两眼圆睁,心中骇然。

如此重的权柄,自辽事以来,乃是最重。也是可见崇祯皇帝之信任。

但这还没有完。

崇祯皇帝接着说道,“为事权统一,免去方一藻巡抚辽东宁锦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管备倭、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仍加服俸一级之职,着回京担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仍加服俸一级。”

方一藻是升了,但是权力却是小了。当然对方守辽有功,朝廷有了位置会很快给其加升。

有明一季,左是实职,右是加衔,级别一样,但以左为尊。还有就是左是坐堂官员,右多为外派,即“左内右外”之例。

今天虽然皇上对辽东做了安排,给与新的督师孙承宗权柄极重,但这还是在大家的意料之内,除了......r#想通了这些,一干内阁大臣,包括孙承宗、兵部尚书杨嗣昌、戴罪之人候恂等都跪在殿中央。

首辅温体仁开口道,“皇上,闻听成立军机处的圣意,臣等惶恐难安,五内俱焚、羞愧难当。如果皇上对微臣等内阁办事不满意,可就地罢了微臣内阁等官员,再择选内阁人员,何必成立重复之职责部门,令朝政混乱。臣等万死,还请皇上收回圣命。”

一干大臣跪地齐声道,“臣等万死,还请皇上收回圣命。”

大殿之中,就只有周大虎一人孤单的站在那里,十分的显眼突兀。

不过周大虎却是很是淡定,这是他向崇祯皇帝提出的建议,当然是大力的支持。

他看着这一幕,内心有冲出去和他们辩驳喝斥这些人的冲动。但这终究是崇祯皇帝的事,做臣子的,不能越俎代庖。

如果崇祯皇帝连这个小事都摆不平,那就不要做这个皇帝了。

坐在上面的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此时他反而比自己没有宣布之前,心中更加的平静了。

现在的这个形势,他早就有所料到。

这时他觉着心中很空,什么也不想想。

殿中除了一些呼吸声,和自己的心跳声,很是安静,

一些内侍看着眼前凝重的气氛,吓得都有些不敢用力的出气。

整整上百个呼吸静默之后,崇祯皇帝终于开口,冷声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反对成立军机房?”

温体仁身为首辅,首当其冲,只好辨解道,“军机处与内阁的作用重复,此乃重复设置,一旦军机处成立,军务都送往军机处处理,可是,军务之事不光是军事,还牵连着户部钱粮、工部的器械、地方督抚等,牵连甚大甚广,哪里......能分得开。”

“还有内阁阁臣入军机处,此和内阁有什么区别?武将入军机处,武将多不识字,怎能处理军务庶事。”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有些不耐烦的一摆手道,“成立军机处,朕心已决。处理军机大事,乃是一时,待天下平定,恢复辽东之后,朕就会择机裁撤,朝廷处理军事这些年来,难堪大任,犹豫不决,议而不绝,造成战力孱弱,不堪一用,朕就从成立军机处开始,整顿天下兵马和卫所,总揽朝廷军机,加强朝廷军队建设。”

“至于武将入军机处,此乃理所应当之事。带兵之人,熟知战事,经验丰富,在朕身边备御顾问,更能助朕快速处理军务之事,此事已决,休要多言。”

“如果,朝廷能够剿灭流贼,战胜建虏恢复辽东,朕何以再度成立军机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朝廷该有些大变化了。朕过去谨慎过微,不敢大动,恐天下动荡加剧,但是谨慎之下,又发生了什么?以全盛之天下,文武之多人,无奈夸诈得人,实功罕觏,虏乃四入,寇则九年。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绌而征调不已,闾阎凋攰而加派难停。”

“如此下去,祖宗江山不保,天下黎民受难,如不再变,扭转局势,朕就会成为大明列祖列宗之罪人,尔等也会落下天下骂名。”能分得开。”

“还有内阁阁臣入军机处,此和内阁有什么区别?武将入军机处,武将多不识字,怎能处理军务庶事。”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有些不耐烦的一摆手道,“成立军机处,朕心已决。处理军机大事,乃是一时,待天下平定,恢复辽东之后,朕就会择机裁撤,朝廷处理军事这些年来,难堪大任,犹豫不决,议而不绝,造成战力孱弱,不堪一用,朕就从成立军机处开始,整顿天下兵马和卫所,总揽朝廷军机,加强朝廷军队建设。”

“至于武将入军机处,此乃理所应当之事。带兵之人,熟知战事,经验丰富,在朕身边备御顾问,更能助朕快速处理军务之事,此事已决,休要多言。”

“如果,朝廷能够剿灭流贼,战胜建虏恢复辽东,朕何以再度成立军机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朝廷该有些大变化了。朕过去谨慎过微,不敢大动,恐天下动荡加剧,但是谨慎之下,又发生了什么?以全盛之天下,文武之多人,无奈夸诈得人,实功罕觏,虏乃四入,寇则九年。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绌而征调不已,闾阎凋攰而加派难停。”

“如此下去,祖宗江山不保,天下黎民受难,如不再变,扭转局势,朕就会成为大明列祖列宗之罪人,尔等也会落下天下骂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