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试锋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可有所指?

明末试锋 第四百八十三章 可有所指?

作者:温风如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3:11

第四百八十三章 可有所指?

他心中希望崇祯皇帝不要让他太失望,否则,他就要单独行动了。

我周大虎可不是愚忠之人。

走向胜利的路无数条,那就看形势逼自己走那条路了。

自己还真不介意。

尤其是现在有一定实力的自己。

周大虎抬头看向崇祯皇帝朱由检,二十五岁的年纪,正当青春活力无限,现在却是脸上带着一丝沧桑,给人一种浑身的疲惫的感觉。

他想起了崇祯帝在最后的呐喊“诸臣误我……朕不是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相,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是亡国之臣……”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周大虎叹了一口气,“我的崇祯皇帝,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周大虎向崇祯皇帝抱拳一礼,铿锵而道,“阉党魏忠贤等人,臣谈不上同情。因为不了解。如果就事论事,臣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果皇上想听,臣就讲一讲。”

一旁的王承恩有些焦虑,看看周大虎,又看一看崇祯皇帝,欲言又止,一脸的无奈。心中有些责怪周大虎身为一方总兵,怎么这样不懂事。

“讲!”朱由检面无表情说道。

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

周大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词语,沉声回道,“臣有些话有些大逆不道,但却是臣的真实想法。要不是皇上此前金口玉言说过殿中今日言者无罪,臣也不敢讲心中所想的话。”

“臣以前听说过九千岁魏忠贤的一些在民间的传说,听闻其是皇帝身前的大红人,百官都不敢忤逆他,还给他建生祠。臣那时还小,只觉着这人很厉害。”

“臣岁数大了之后,尤其是这几年带兵打仗,见识多了,接触人也多了之后,有了自己的判断,看法已经不随人亦云而云了。”

“魏忠贤该不该死?当然该死。自从他开始听别人开始叫他九千岁,他不斥责而听之任之时,他就注定不得善终。哪怕这个九千岁皇上是默许的。”

“还有那客氏和几个言听计从的朝廷重臣,杀之很正常。”

“但其他的大批官员而背罪遭到处罚,那就苛责了,非但不公平,还是很不公平,他们心里想必也有怨气。”

朱由检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面无表情,微闭着双眼,但背后的双手却是因心情的起伏,有所轻微颤动。

周大虎继续而道,“敢问百官是怕魏忠贤一个近六十岁的一个老太监吗?不是,大家听他的、尊重他、巴结他、谄媚他等等,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心腹,他代表的皇权、因为他身后站着皇帝,皇帝信任他。”

“在这种时候,反对魏忠贤,也就是反对皇帝用错了人,骂魏忠贤,也就是骂身后的皇帝昏庸。在皇帝充分的信任下,为了朝政运转,只能配合魏忠贤。如果臣在那时为官还想为朝廷做事,也会为其设立生词,拍一拍马屁,除非辞官回家。”

“但是为了声名辞官回家真的是为了朝廷好吗?如果百官都因为皇帝任命的人员不满意,动辄辞官回家而是忠臣,配合其施政的,反而落了个结交内侍,定为逆案公平吗?”

“臣以为,天启朝依附魏忠贤的士人不可计,主要是当时的政治形势造成的。魏忠贤一手遮天,背靠皇权,以泰山压顶之势,逆之辄亡。人当其时,怎能不低头?”

朱由检听着这话,背后的手已经因为使劲过力握的有些发白。他想起了魏忠贤在那时的威焰,连自己不也是连上三疏给皇兄,歌功颂德魏忠贤吗?

周大虎继续说道,“皇上,处理阉党一案,界限过严,牵扯人实在太多,他们的身后与无数的亲朋好友、门生故旧,这是一大批文人士子,有怨无处申,有情无处道,使朝堂之上纷争不断,党争激烈。”

“为稳定朝局,缓和矛盾,一致对外,皇上,此案亦宽不以严。臣以为除了首犯外,其他人情有可原。首犯可诛,胁从不应追究。”

“好了,朕听够了。”

朱由检一甩衣袖,怒声而道,“混账,你一个只知道在战场上冲杀的混账小子,懂得什么?”

“魏忠贤一党之人势力有多大,你一个武将懂吗?朕及位之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情况有多危险你知道吗?魏忠贤一手遮天,势力党羽遍布朝野,已有能力行废立之事,其人如有一丝不臣之念,行废立,窃柄弄权怎么办?”

朱由检仰天幽幽一叹,道,“魏逆不死,党羽不除,朕心难安,为江山计,为社稷计,朕务要一网打尽,除恶务尽。现在翻案改动,岂不是引起天下舆情汹汹,朝廷严重动荡?”

说完此话,他转身看向周大虎,声音严厉说道,“好好带兵打仗,朕会全力支持你,朝廷之事你不要管。”

“回去好好反省,朝堂之事朕自有主张,无需多言。”

“朕乏了,退下吧。”

周大虎心里无奈的摇摇头,向崇祯皇帝行了一礼,低头缓缓退了出去。

文华殿中,只剩下崇祯和王承恩主仆二人。

大殿之中空荡荡的,寂静无声。

朱由检就这么站在大殿之中,想着周大虎所说的话。在他看来,这个周大虎逆言妄语不少,要是换了别的将领,他会毫不用客气的罢官去职,甚至下狱。

可是这个周大虎是他盼望已久的良将,如今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他怎么都舍不得处罚。更重要的是,年轻有为,没有卷入朝堂,其本心还是为了朝廷着想,所以他的容忍度很高。

朱由检回忆了半天周大虎所说的话,转向身边的王承恩问道,“周爱卿在殿中讲自己的童年和参军一路上的事,可有所指?”

这话王承恩哪敢讲什么?赶紧低头道,“奴婢不知。”

朱由检看了一眼王承恩,轻骂道,“老滑头,讲。”

王承恩想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说道,“老奴觉着周总兵此话有些意思,有替老百姓为贼辩护的意思。也有此山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草莽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