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煦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诛心

宋煦 第一百七十六章 诛心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7:35

第一百七十六章 诛心

赵煦话音落下,跟随赵煦的一众人鸦雀无声。

他们这位官家,可不是以往的大宋皇帝!

陈皮低着头。

孟美人紧抿着嘴。

其他一众人纷纷躬身,大气不敢喘。

韩宗道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明摆着是给官家难堪。太多人心里担忧,恐惧,官家会不会在大街上,直接将号称储相的开封府知事给处置了!

韩宗道听着赵煦平淡若惊雷的声音,脖子也是一冷,但他已经仔细盘算过,确定赵煦不会在这种时候把他怎么样,犹豫了片刻,抬着手,尽可能的谦卑道:“官家,朝廷诸事已定,有无臣并没有区别,臣会交代好事务,不会给官家添乱。”

赵煦手里的折扇轻轻动着,发出轻轻的吱呀吱呀声,面上平静,心里在思索。

高太后留下的朝臣,基本上被他清理干净,唯独剩下两个人:一个是现在的宰执苏颂,一个是储相的开封府知事韩宗道。

韩宗道在这个时候选择辞官,应该是看清了大势下的明哲保身之举,并不意外。

但赵煦怎么可能放他走呢?

赵煦需要‘新党’的锐意革新,却也不等于一棍子将‘旧党’全部打死,这不止是政治要求,也不符合帝王术。

赵煦啪的一声又打开折扇,笑着道:“韩卿家,正值改革盛举,怎么能急流勇退?朕加你为参知政事,承启朝廷改革。朝廷决定以开封府为改革试点,韩卿家总领此事。”

孟美人暗暗松口气,立着不动。

陈皮听着,嘴角笑意一闪而过。

韩宗道是太皇太后留下的人,是‘旧党’大人物,要是这个‘旧党’大人物统领了‘新法革新’,那场面一定非常好看!

跟随韩宗道一起的人心头顿沉,看着赵煦的背影,隐约有畏惧之色。

杀人不过诛心,官家这一手,着实是快很准!

韩宗道脸色变了又变,哪里能想到,官家不但没有顺水推舟的送他走,反而给他加官进爵了!

只是,这个加官,不是他想要的!

韩宗道沉色抬手,道:“官家,臣真的不能担当此任,还请官家另选贤良。改革事关社稷,请陛下三思。”

韩宗道这是摆明了他反对重启‘熙宁变法’,坚辞不任了。

赵煦怎么会给他机会,望着前面,笑着道:“朕对韩卿家的能力是十分相信的,韩卿家不会令朕失望。对了,找个合适的时间,朕会遴选宗室权知开封府,韩卿家压力不要那么大。去吧。”

赵煦说完,就要向前走。

韩宗道神色在变。

宗室亲王坐镇开封府这是宋朝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却有着深刻的含义,那就是权知开封府意味着两个字——储君!

官家尚无子嗣,何人权知开封府?这是什么意思?

储君乃国之根本,在官家年轻,尚无子嗣的情况下岂能轻定?

韩宗道心思万转,刚要追上赵煦开口,忽然间,前面涌来了数十人,吵吵嚷嚷堵住了他们一行的去路。

禁卫如临大敌,纷纷出现,将赵煦等人围在中间。

“请官家罢战!”

“请朝廷发全俸禄!”

“天降大雨,‘新法’违逆天道,请官家永远废除‘新法’!”

数十人大喊大叫,挥舞着奏本一样的东西,将这条御街给堵住,拦住了赵煦回宫的路。

禁卫不断出现,严肃防卫,隐隐开始拔刀。

陈皮十分担心,连忙上前低声道:“官家,都是士子以及候补的官吏,还是躲一躲吧。”

这些人无官无职,极易被擅动,却又勾连朝野上下,一举一动无数人关注,轻动不得。

赵煦好整以暇,瞥了眼韩宗道,道:“韩卿家,这是你兼任参知政事的第一件事,平息争议,为朕,为朝廷分忧解难。”

韩宗道很想再推辞,但眼前发生的事,他作为开封府知事要继续推辞,着实说不过去。

但他要是先处理这件事,就等于默认了升官以及承领开封府作为变法试点的事!

从‘旧党’变成了‘新党’!

他会被天下士人戳脊梁骨,痛骂不已!

赵煦可不给他机会,直接与陈皮道:“韩卿家,请他们去开封府,与他们详谈,将他们的意见记录好,上书朝廷。”

韩宗道心里飞速想着对策,却见陈皮已经过来请他了。

韩宗道身后一些人已经看出来了,瞥着赵煦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

韩相公,这是推脱不了了。

韩宗道还能怎么推脱,在这个时候硬是要辞官,官家完全有借口对他严惩,即便不杖毙也有的是手段。

“是。”韩宗道心头沉沉,无奈的抬手。

韩宗道到底是开封府知事,是储相,又是太皇太后留下的人,还是很有威望的,说了一阵,这些人犹犹豫豫还真的就散开了。

赵煦见着,微微一笑,大步向前走。

还真是个意外收获。

收服了宰执苏颂,又加上储相韩宗道,‘旧党’内部分裂,肢解的是相当足够了。

赵煦回宫后,直接就到了机要房,仔仔细细查阅了一番事务,见环庆路没有新的军情汇报,又到垂拱殿处理政务。

一连过了两天,环庆路没有任何奏报,却有一些消息在开封城里悄悄传播,令谣言四起,沸沸扬扬,开封城里的气氛越发凝肃,充满了紧张。

夏人围困了环州,下一步就是庆州,离开封城不远了!

慈宁殿里的高太后,终于还是坐不住了,传召赵煦。

祖孙二人关系微妙,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赵煦听到后,沉吟片刻,就起身来到了慈宁殿。

慈宁殿内。

大殿里很安静,高太后高坐,面无表情,赵煦坐在左下首,赵颢在右下手,陈皮与周和各立在一旁。

赵煦瞥了眼身旁小桌的茶杯,没有犹豫,拿起来就喝了口。

高太后神色动了下,继续面无表情。

赵颢脸色苍白,不时的咳嗽一下,拿着白手绢捂着嘴,眼神却时不时扫过赵煦。见他不犹豫的喝茶,双眼凝色一闪。

周和感觉着气氛的微妙,侧过身,向赵煦行礼,一脸谨慎的道:“官家,是这样的,娘娘听说,您要选派宗室权知开封府?”

赵煦不意外,事涉‘储君’,高太后不可能坐视。

赵煦放下茶杯,道:“有这回事,朕毕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考虑着若是哪一天再有不测,总得为后事做些准备。”

周和本来准备接话询问‘哪位殿下’,听着赵煦的话,登时闭嘴不言。

赵煦这话指向太过明显了,就差戳穿直说是太皇太后等人会害他了。

高太后哼了一声,冷声道:“你尚无子嗣,不可轻定,免得日后祸起萧墙。”

高太后这话说的大义凛然,堂堂正正。

赵煦没有想她话里真假几分,目光看向赵颢,道:“皇叔,要不你去?”

高太后脸色骤变,双眸犀利如剑。

赵颢心底想的是赵煦同母弟,神宗十三子赵似,哪想到赵煦会突然拐到他身上。

先是怔了下,接着连连咳嗽,他急声道:“官家,如此大事,切不可玩笑,臣承受不起!”

赵煦轻笑了一声,道:“朕是属意皇叔的,不过以皇叔的身体,确实不能担任开封府事宜。”

高太后心里知道,赵煦对赵颢警惕,怕是真的动了杀机,这是她儿子,自然要保。

高太后神色冷漠,淡淡道:“外面谣言纷纷,说环庆路失守,我问你,究竟情况如何?”

到底是什么情况,其实赵煦也不知道。章楶没有再呈送战报。

大战才刚刚开始,宋夏双方战线都很长,或许章楶也摸不准,还得继续观察。

赵煦沉吟着,道:“给祖母交个底,这一战,陕西五路全部参战,人数有二十多万,环庆路未失。”

高太后十分厌烦打仗,想要仁宗年间的太平安生日子,双眼盯着赵煦,闪烁一番,道:“若是议和,是否还有可能?”

“没有!”

赵煦断然,坐直身体,沉声道:“议和,也是夏人来求和,绝对不是朕,不是我大宋!祖母,这一战,迟早要来,既然来了,朕绝无退缩!当着祖母的面,朕说一句,朕是大宋的皇帝,即便夏人打到了开封,朕也绝不会屈膝求和!以我大宋的国力,别说小小夏国,就是辽国倾巢而来,也不会输!”

高太后脸色骤然铁青,气的浑身发抖。

赵颢的咳嗽也停了,毛巾捂着嘴,双眼有些惊疑的看着赵煦。

周和躬身,浑身冰冷。

在他看来,赵煦这些话,不止在向太皇太后宣示他的坚定意志,也道出了环庆路的真实情形!

夏人要打过来了?!

高太后铁青着脸,盯着赵煦的双眼里充斥着怒恨与后悔。

她当初若非是心软,给了赵煦太多机会,断然不会让局势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

赵煦知道高太后的身体,可不想真的气死她,又喝了口茶,道:“祖母且宽心,天塌下来,朕顶着。政事堂那边事情还有很多,朕就先走了。”

周和顿时欲言又止,连忙看向高太后。

原计划还有很多事情要追问赵煦的,现在连开始的‘储君’都没问出来!

高太后面色难看,心里愤怒。已经没有问下去的必要了,她这个孙子比她预想的还要有魄力,不是她能够说动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