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一章 阬杀1

南明汹涌 第一章 阬杀1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一章 阬杀1

顺治终于死了,在李存真看来,这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说是在意料之中,那是因为在战役开始前李存真就已经把顺治列为了本次作战最重要的目标,必欲除之而后快,他死那是理所当然的;说是在意料之外,那是因为李存真没有想到自己的计划真的能够如此成功,更没有想到拿下顺治首级的竟然是苍水先生张煌言。

在原本的历史上,当郑成功去世之后,张煌言便解散了义军隐居起来,后来因为叛徒出卖,张煌言不幸被捕,英勇不屈,慷慨就义。张煌言死了,南明气数彻底尽了。而在如今这个时空里,事情反过来了,鞑子皇帝居然死在了张煌言和他手下人的手上,还被大卸八块。这在李存真看来,不可谓不带有戏剧性。当然,在这个时空里,大家却看不出任何一点戏剧性的成分。

然而,不管怎么说,顺治被打死了,这是抗清以来最大的胜利,定然鼓舞义军斗志。想来西营、夔东和厦门听到这个消息也会欢欣鼓舞吧?

杨再辉击败镶蓝旗本来是立了大功的,可是他擅自动用军队竟然还绑架了常琨和陈显祖,这又犯了大错。

但是,李存真经过衡量认为,自己此前的部署是不周密的。当时如果高邮城不出兵,满洲三旗不可能被歼灭绝大部分,顶多也就是击溃而已,想要留下两个固山额真和众多梅勒额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李存真稍一衡量就免除了杨再辉的死罪,说他“功过相抵”,杨老二甚至也没有被降级,罚了一千两银子,关禁闭一百天了事。

白景春是杨再辉“兵谏”的“帮凶”。经过了解,白景春其实很可能是“主谋”,杨再辉反而是被她操纵的。即便不是这样,那也是因为白景春的撺掇,杨再辉才敢大着胆子绑了常琨和陈显祖,但是李存真根本就不想再深究了,对于白景春的“罪责”他也没提。

白景春照样大摇大摆地四处闲逛。享受着男兵崇拜的目光。

对于李存真的处理结果,众将没有人反对。张煌言也没有多说一句话。

杨添秀对杨再辉关禁闭的事情没有意见,反正又不会死,一千两银子对于老杨家来说更不值一提。至于白景春,杨添秀根本不放在眼里。她不就是白大炮和一个荷兰女人生的杂种吗?想来元首是不屑于对付她的。而且她和王强乱搞的时候就已经失去全部机会了。杨添秀没兴趣和白景春斗,一门心思都放在那个姓夏的“骚道姑”身上。所以,杨添秀见了白景春还和从前一样客客气气的。女人们竟然呈现出一派和睦的景象。不像男人们,整天如同孩子一样互相看不顺眼,甚至吵架。

杨再辉的事情对李存真来说根本就不算个事。真正的麻烦还有很多,远的自然就是满清的三路围攻,目前只破了一路,还有南路的李率泰和西路的洪承畴没有收拾。但那不是迫在眉睫的事。眼前的麻烦一大堆,不要说伤员、百姓和兵饷的问题,最大的麻烦正是俘虏太多。

这次战役,李系明军虽然杀了鞑子皇帝,可喜可贺,但是李存真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不仅仅是因为损失了大将武达摩、孙桐和王进加,更是七月十五日击败顺治之后,打扫战场捉拿俘虏的四天时间里,明军太过勇猛,竟然抓了将近十万人。

明军水师掩护陆师北上,很快光复淮安。

在淮安府衙里,李存真、赵无极、李茂之、常琨、陈显祖、吕英杰、何天骄、白驹、张煌言、白景春、杨添秀、姜诚、关盛年、马得功、张一鸣、赵国祚、马得功、折光秋、伍彩凤等一干主要将领齐聚一堂,所谈论的就是本次战役的善后之事。然而,众人都非常识趣,没有人哈哈大笑,欢庆胜利,就连何天骄也是蹙眉低头不语。议事大厅里充满了肃杀的气氛。

陈显祖说道:“这一次我军大胜,这自当是可喜可贺。但是这一次我们捉住的俘虏太多了。不仅有满洲、蒙古和绿营的兵丁,还有不少随军的民夫和工匠。民夫、工匠这个好办,打发下去做工也就是了。还有不少木匠、铁匠和马夫,我们正需要。只不过这些兵丁难办了。”

白驹说道:“这其实也没什么难办的。那些绿营兵还是挺好用的,我看就划拨到俘虏营里,让宣教官甄别完了,再让军法官好好训一训,然后改造成我军不就行了吗?正好我军兵力不足。前前后后能打的也没几万人。淮东军和淮西军不满员,新组建的神策军就三千多人,近卫军这一场大战下来,损失也不小,这些绿营兵正好用上。”

吕英杰却说:“我军虽然损失很大需要补充,但是如果这些俘虏兵多了会不会影响我军的战斗力?我看这些人很多都是兵油子,还有不少痞子。”

白驹看了看表情凝重的吕英杰,心道:你和你弟弟何蛮子你俩不就是痞子吗?现在你居然还嫌弃**?

白驹心中不高兴,说话自然就不太好听,只听他阴阳怪气地说道:“只要改造的好,**也能变战士。没准还能无敌呢!”

“我哥说不能,你没听见吗?”何天骄低沉着声音瞪着白驹说道。

“都给我闭嘴!”李存真大喝一声,“你们是不是又要给我玩吵架啊?”

众人都是一凛,每人再敢吱声。

“没错,我们以前是南洋的海盗。是一个江湖帮派,海上的武装商帮,能买卖就买卖,能打劫就打劫。可是自从我们占据了南京,打起了大明的旗号,我们就不再是帮派了。你们把自己的那点江湖气都给我收回去!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一个江湖帮派,从一个军事集团向正常的国家转变。你看看你们一个一个的,站没有个站样,坐没有个坐样。这大厅富丽堂皇,你们一进来,活脱一个贼窝。还有,我说没说以后不准描眼影?你看看,画得跟鬼一样,就如同野蛮人,比鞑子还野蛮!”

李茂之低声说道:“元首息怒,弟兄们散漫惯了,想要成为大明的股肱之臣,确是需要一些时日的,哪里能那么容易就都成了中山殿下和戚少保?再说以前咱们在海岛丛林作战不都是往脸上图迷彩摸眼影吗?这么多年也习惯了。改是需要时日的。不过,还请元首宽心,我等定然……定然……加强学期,速速转变。”

听得李茂之都这么说了,李存真也不好再发作,便大声说道:“以后不准再吵,不然打板子!”想了想,又问,“俘虏的事情怎么办?”

赵无极说道:“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的粮食不足。此前我军北上作战已经把带着的粮食消耗殆尽。后来南洋增兵北上时带过来不少粮食。但是,一番大战下来,粮食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们抓了这么多俘虏,就得让这些俘虏吃饭。可是,我们没那么多粮食。江南以前号称鱼米之乡,可是自从能够从西班牙人那里换来金银之后,许多农田都变成棉田和桑田,根本就不产粮食。粮食主要得从湖广运来。现在就算是把这些棉田和桑田改造成农田,一时半会也来不及。”

关盛年说道:“南洋的粮食不是还会运来吗?”

赵无极说:“那也要九月份才能运来,那还得海上顺利才行,谁能坚持两个月不吃饭?”

此时,马得功大着胆子说道:“其实,如果只是绿营还好。只要好好安抚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最多也就是解散,纵其而去,要么变成乞丐,要么变成匪盗。盗匪也无所谓,以后有粮食了可以招安,如果剿匪的话也不是太难的事,还能锻炼新兵。所以绿营不管怎么样都不至于有太大祸患。麻烦的是满兵。如果没有粮食,满兵就会造反。他们本来就和我们汉兵是仇敌,更不要说没有粮食安抚他们了。而且也不能纵其而去。想来满洲已经没有多少丁口了,我记得顺治十三年的时候,满洲兵也不过五万人,现在怕是更少了。我们抓了这么多满兵,满洲实力大损,如果就因为没粮食就……就放了他们,这群鞑子肯定往北逃……”

“蒙古兵没事?”白驹问。

马得功说道:“蒙古兵比满兵要好一些。这些蒙古人差不多什么都不会做,只会打仗。满兵有一些还会种地、捕鱼,蒙古兵就什么都不会了。如果纵其而去,定然成为盗匪。剿匪麻烦一些,我觉得倒不至于成为满清的助力。不过,总是不好的。”

“那怎么办?”姜诚朝自己的袖子啐了两口唾沫,然后开始擦自己的眼影,边擦边说,“满洲兵不好弄,蒙古兵也不好弄,这么多人没有粮食吃,难不成要扔到长江里喂鱼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