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枯三章 小繁荣

南明汹涌 第枯三章 小繁荣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枯三章 小繁荣

法律也是要人执行的。而且法律不能违背人,违背社会发展规则,否则必然遭到淘汰。

《机械化生产法》固然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它与社会发展相背,搞不好,法律很可能遭到最终废除。

李存真本人还可能因此而落得一个“坏蛋”、“蠢货”甚至是“暴君”的评语。

社会发展规则很好理解——生育。人总是要生孩子的嘛。

人一多起来机器的需求可能会大大降低甚至废弃。

十七世纪,没有很好的避孕措施。避孕的药品倒是有但是伤体,搞不好就会失去生育能力;而那种避孕的工具根本就不可能有,而无痛人流更是不可能。

如此一来,总不能让饮食男女们在慢慢长夜只谈理想和未来,或者看着星星吟诗作对吧?

所以漫漫长夜,百无聊赖,只能是笫之欢才好熬过去。

如果更有吸引力的不是笫之欢,而是吟诗作对,那么白景还至迷乱王强吗?

什么“我以为你死了”,“你知道我有多伤心吗?”“你知道我有多难过吗?”“难过到想死你知道吗?”“你懂我有多苦吗?”诸如此类的都是借口!

说白了不就是自己按捺不住那颗动的心,压抑不了那颤抖着的悸动体吗?不就是安耐不住动物本和生殖的吗?

子曰:食色也。人只能疏导,不能压制。

如果你做了就大大方方的承认,不要找借口。

这东西,吴王下太清楚了,想了无数遍。

不论何时,生孩子的事是憋不住的!不过是生多生少的区别而已。

作为明李政权的实际领导者,李存真非常清楚。一个王朝的兴衰,固然和领导人的素质休戚相关。但是真实的历史往往真正的影响因素是山川改道,天气变冷,商道的兴起,货币的变迁,人口的变化这些东西。以法律来对抗大势那等于以卵击石。

更何况李存真认为用不了多久,随着气候进一步转暖,年积温升高,美洲作物广泛种植,商业贸易的持续发展,在明李治下,人们的生活应该是变得好起来才对。

虽然说可能因为工业化等一些因素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如同大明万历皇爷时候富足,但是终究比民不聊生、易子相食的崇祯、顺治和康熙初期要强。

老百姓的钱多了,又没有相应的消费方式,生孩子就成了最好的消费方式,而且还未将来扩大再生产打下人口基础,是好事。

其实,李存真根本就不反对夫妻多生孩子。明末大乱,两万万人的国家动几十年,人口损失了一大半。

现在剩下的不论是有户籍的还是没户籍的全加起来肯定不会超过一万万,搞不好也就六千五百五人。所以,生育对国家来说是好事。

只要不陷入乾隆时代的内卷化,李存真认为中国人越多越好!

于是,李存真打算在十年的时间里面扩大海军规模,然后去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马达加斯加抢殖民地,然后把生出来的这些大汉百姓全都迁居到那些地方去,让中华的种子洒遍至少三大洲。

彻底将这些地区全都变成中华之地。就如同当年三保太监说的那样。

也就是以对外移民,减少本土常住人口的方式人为造成对机器的需求,防止内卷化。

等灭了满清之后,再把人口陆续迁移到朝鲜半岛、本列岛和东北去,使这些地区彻底变成汉地。

只要人口足够,更可以和俄国毛子争夺东北亚,进而争夺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岛乃至白令海峡一代,获得进入北冰洋的通道,为全球变暖开辟新航道做预备。

从永历十四年到十五年三月,明李治下出现了小规模的繁荣,到了四月,这种小规模的繁荣更加明显了,浙江和福建也火了起来。

明李南京造船厂火开工。由于需要造船,所以木材、船帆、缆绳、铁钉、铁锚、桐油等一大批相关物资被运到南京来。南京地区的木匠、铁匠铺、手工作坊、桐油作坊、树脂作坊、织布坊、木桶和酒缸作坊等相继建立起来。在这些工厂内,工人昼夜忙碌。

同时,为了解决工人的生活,粮食、蔬菜、副食品、衣物、药品、纸张、油灯甚至制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

其实,在欧洲,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座城市养着一个造船厂。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南京虎踞龙盘,本来就是东南地区的核心,因此养活了两座造船厂。

此外,上海、宁波、福州、泉州也因为有造船厂而繁荣起来。

南京军械制造局内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烧木炭、木工、铁匠、挑粪工、运输、镖局等全都忙的不可开交,大家该搓绳的搓绳,该造手推车的造手推车。

为了应对与西方商人的贸易,明李积极向西方出口茶叶、瓷器和丝绸,南京、苏州、常州、松江的织造局也是繁忙不已。与之相关的产业更是蓬勃发展起来。

永历十四年十一月的时候,张达成与西班牙人签订了价值八百万两白银的合同,向西班牙出口茶叶、瓷器和丝绸等奢侈品;与英国签订了价值六百万两白银的合同,除了出口奢侈品外,棉布和香料贸易也占其中很大一部分。

英国不亏有搅屎棍的称号,听说了西班牙的贸易额之后,竟然派人找上南京来了,走了东林钱谦益的路子,来见李存真。

英国使者希望英格兰能一口吃下西班牙人的全部货物,并且保证八百万两一两不少,如果不够还可以商量。

这个请求被吴王婉言拒绝了。但是,李存真却不失时机地说了一大堆英格兰女王的好话,写了亲笔信让使者带回英国,希望两国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且送给女王一大堆好东西,包括貂皮、紫砂壶、漆器、瓷器等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两百磅各色上等茶叶。李存真希望以英国宫廷的力量进一步打开茶叶的销路。

为了进一步显示和英国交往的诚意,李存真派出了十二名老海盗,其中就有曹海涛的族人,绰号“海彪子”的曹九,让他做使团长前往英国,此外还有一只五十人的卫队。

李存真本来考虑让保罗的儿子黑尔做团长,但是黑尔毕竟是洋官,大明终究是要脸的,怎么可能漂洋过海,派一个洋人交涉?再说,黑尔年纪又太轻了。但是,李存真仍然让黑尔前往,当副手。

原因也不奇怪,毕竟黑尔是西方人懂得西方人的想法,语言沟通没有障碍,而且是贵族,这一路上可以教这些海盗礼仪,免得到了英国丢南明朝廷的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