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四十三章 炮神保罗

南明汹涌 第四十三章 炮神保罗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四十三章 炮神保罗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其实在十七世纪,根本就没有出现什么几级战列舰的划分标准。对战列舰的划分其实是十八世纪以后的事了。

李存真之所以在心中对海上飞龙号战舰给予定位,不过就是一个实力的划分,方便比较而已,更主要的是因为李存真来自后世的世界,对英国战舰划分比较感冒。

十七世纪在原本的历史上是荷兰的世纪,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荷兰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称雄将近两百年,最后被英国赶下台。

和后来英国通过国家力量推进商业和霸权不同,荷兰的霸权是由一群商人推动的。几个大商人在一起交谈基本上就把事情定下来了,根本不关国家什么事。国家管得越少对于商人来说反而越好。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所以荷兰的战舰吨位自然是混乱的。都是商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定的。吨位自然也是这样,数字换算很混乱。

很多人认为所谓霸权指的是工业水平、经济实力、人口多少、资源丰富程度,军队数量和战斗力等等。后世的世纪体系理论大师沃伦斯坦就持这一观点。

其实,除了这些能够看见的硬实力之外,再一个更为重要的就是话语权或者规则的制定权。这才是霸权的最终显现形式。

因此,李存真也就没有再问皮埃尔要造几级战舰的事,反正是造大个的,只管把木材和人手给他便是。

李存真说道:“军舰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火炮,不知道保罗先生有什么想法?”

保罗此时自信满满地说道:“要说火炮,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论是舰炮还是陆炮,我都可以制造。只是有一点,那就是比利时臼炮,我不会造,因为我没有见过,问个听人说过该怎么造,所以不会。而且那是比利时的不传之秘,没有人知道。”

“既然如此,我还真想听听保罗先生是怎么说的。”

保罗说道:“其实这也是一个长长的故事。”

保罗拿出一张纸来,在纸上边写边说:“我们的这个时代,主要还是实心弹的时代。开花弹,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那并不实用,使用条件有限制,发射速度特别慢,而且很容易炸膛。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绝大多数的火炮都只能打实心弹,只有特质的火炮可以打开花弹。

所以,我把现在这个时代称之为实心弹时代。在实心球型弹丸的时代,炮弹要想打的远,具有足够的威力只能依赖增加弹丸的动能。所谓动能其实是……”

保罗在纸上写出: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1/2*密度*4/3D立方*速度的平方。

李茂之说:“你这么多符号,我实在看不懂啊。”

“不要紧的,尊敬的大人,你看不懂我来给你解释。”于是,保罗就给在场的所有人解释了一下他的这个公式。

然后继续说道:“根据我的这个公式,为了增加火炮的威力,要么增加炮弹的速度,要么增加炮弹重量。在确定好炮弹的材质前提下,增加炮弹质量,就会加大火炮的口径。增加火药,又容易炸膛,于是不得不加厚炮壁,这就导致火炮的重量越来越大。

出于抛石机的启发,早期的火炮为了追求威力很粗暴简单的将火炮口径越做越大,以便投射更重更大的弹丸,以增加炮弹的动能,增加火炮威力。因此在15世纪早期,欧洲出现了众多的‘射石炮’。但是,这是误入歧途!

可以发现东西方在早期火器发展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将炮口做得更大,投射更大更重的弹丸。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火炮越来越重。众多的射石炮中以奥斯曼土耳其在1453年筑造的乌尔班巨炮为代表。

其重量达到了一万六千八百千克,口径一千零五十四毫米。这种火炮虽然很大,但是其威力并不能匹配这个巨大身躯,尽管它的炮弹重达一千零二十七点五千克。

公爵大人,只要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它的倍径比大约只有‘五’。过低的倍径比使火药燃烧产生的能量在尚未做功到弹丸上就从炮口处浪费掉了。更不要讲欧洲早期射石炮还在使用粉末火药。火药常常塞满整个炮管,石弹则突出在炮管外面,因此发射谈不上什么精确度,而且初速也低。为了提高炮的效能,不得不将炮放到离城墙很近的地方,这样石弹才能轰击到目标。”

“倍径比?那是什么?”李茂之瞪大眼睛好奇地问道,那样子如同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村姑。

李茂之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这和李存真是密不可分的。李存真穿越前是个文科生,从来也没听说过什么倍径比,更不要提什么初速、比率这些东西了。因此也就不可能给李茂之讲,李茂之自然压根就。

他们两个造炮,有一点好处,就是照葫芦画瓢,决不开拓创新。这反而让他们铸造的火炮有了一定的威力。而事实上,李存真的自造火炮只有可怜的几门而已。李存真找不到什么技术工匠,所以是和李茂之又加上几个人一起瞎弄的,用的是失蜡法。几门还都是舰炮,没有陆炮。就是自己的舰炮,绝大多数的火炮不是买自英国的就是抢来的。

保罗见李茂之问了,便耐心地回答道:“就是炮管的长度和口径的比值。”

保罗看了看众人,见大家都在注视着自己,大受鼓舞,便又继续说道,“事实上乌尔班这门火炮自诞生后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奥斯曼寄希望它毁坏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但事实上它带来的更多是对守军心理上的震撼,实际杀伤效果有限。

更可怕的是,为了运输这门巨炮,苏丹付出了四百人和六十头牛作为运输的代价,显然这种火炮机动性差到了极点。并且过大的火炮制造上也将带来很多风险,例如炸膛,制造乌尔班炮的乌尔班本人很不幸的成为了炸膛的牺牲者,并且火炮的制造费用也令一般国家难以承受。

不断加大火炮的口径,增大火炮的重量显然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火炮需要在威力射程与重量面前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保罗的这一番言语让李存真听得频频点头。

保罗见元首海国公都已经点头了,便更加有信心了,说道:“根据我的研究表明,同一种火炮增加过多的火药,增加的威力极其有限,火药能量大部分都被浪费了,并更多带来炸膛的风险,通常情况下,火药与弹重的比例为一比二更为合适。

我听说过大明有一种炮,叫做灭虏炮。我也见过那炮。从名字上来看是要消灭鞑靼人的意思,可是结果呢?炮没了,鞑靼人还是活蹦乱跳的。大明灭虏炮除了因为采用锻造低碳钢更结实之外,低倍径比使大量火药能量从炮口过早的溢出浪费也是未炸膛的原因所在。

所以,灭虏炮名字非常响亮,但是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更不是艺术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