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圆九章 谋定后动

南明汹涌 第圆九章 谋定后动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圆九章 谋定后动

“至正宝钞是纸币,金陵钞也是纸币,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是,至正宝钞本身是没有准备金的,而金陵钞却有准备金。殿下你为了发行金陵钞准备了四万万两白银的准备金,虽然后来造船、造炮,支付军人军饷和官僚工资花了很大一部分,但是现在还有两万万两。但是也就只有这两万万两了,殿下这两万万的白银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韩瑾瑜终究没有忍住,还是在殿前会议上说了自己的担心,讲了蔑儿乞·脱脱第一次货币放水的故事,“想要货币大放水,是要准备金的,殿下现在国库里面还有两万七千万两白银,折合金陵钞也就是两百七十万万元……”

“你还在用万万这个单位,我不是都和你说过用亿这个单位来表示万万了吗?”李存真说道,“用亿为单位更好一些。”

“是……”韩瑾瑜赶忙答应,其实她也不真想反对李存真,但是事关重大,如果在殿前会议上通过了这一次的货币增发政策,也就是货币放水计划,那么下一步就是实施,实施主要就是看官员们是否用心用力,不会再更改路线了,因为李存真说过“一个不好的政策即便还要付出巨大代价也要执行到底,那一定会比中断政策危害要小得多”,所以李存真无论如何都会执行货币放水计划直到帝国崩溃,为此,韩瑾瑜必须发言,即便她知道这可能会触怒自己的丈夫同时又是自己的主君,而她的担心也不是毫无根据。

“纸币导致国家灭亡的例子屡见不鲜。北宋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被纸币打垮了的。北宋六贼之首的蔡京就是玩弄纸币的高手。在蔡京之前,北宋朝廷发行纸币是三年一届,在地点上也是有相应规定的,到了时间一定是要将值钱的货币回收,然后发行新的纸币。到了蔡京的时候就不断扩大纸币发行量。原来的发行量是一年发行一百二十五万贯或者一百五十万两贯,而蔡京竟然要发行四百万贯,后来飙升到五百万贯,最后几年他一年发行了上千万贯。而且,到期的纸币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收回。终于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而且蔡京还铸造了大观通宝,一个大观通宝相当于一百个小铜钱,可是大观通宝当中含铜量是远远没有一百个小铜钱的含铜量多的。”韩瑾瑜回顾历史侃侃而谈。

李存真点了点头说道:“这个现象就叫恶性通货膨胀。”

“是啊,殿下!”

李存真说道:“不要说恶性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稍微高一点都会影响制造业。到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停滞,然后就是大规模的暴乱。”

周培公问道:“殿下,臣不明白,什么叫通货膨胀,又怎么会影响制造业?”

李存真笑了笑说道:“通货膨胀最大的表现就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说白了就是钱毛了,之前魏春城所说的就是铜钱的通货膨胀。不过这个是因为私铸钱和铜的无节制输入并流向市场造成的。北宋的通货膨胀本来就是人为的。我打一个比方你就懂了。比如说我现在要吃饭,一元金陵钞可以买五个包子,但是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纸币多了,可是包子没增加所以一元金陵钞怕是买不了五个包子了,如果超发可能一元金陵钞买一个包子。

你想想看,本来我是搞制造的,年初的时候进货、生产、雇人,大概能挣一万元金陵钞,一万金陵钞大概能够买五万个包子,可是年尾的时候物价上涨,一万金陵钞只能买一万个包子了,我辛辛苦苦干一年平白无故少了四万个包子,你说我来年还会干做包子这个活吗?造船、打铁、造鞋、做伞的那些人不也是一样吗?干脆大家都不要干了。于是大家就没饭吃,于是就出现了暴乱。”

姚启圣插话道:“殿下所言甚是。这个时候,卖包子的人手上的钱平白无故少了,他即便是来年想继续做包子也不可能了,因为通货膨胀,一下子把钱弄没了……他没钱了,怎么进货,怎么雇人?”

“原来是这样啊……”周培公说道,“殿下若是如此,发行金陵钞可真是要慎重。铜钱的事情不如交给姜大人,他一定可以把那些私铸钱的家伙一网打尽的。”

李存真看了看姜诚,没说话。姜诚立刻说道:“只要常琨愿意配合我,提供情报,殿下,私铸钱的不管是谁我全给你抓起来。吊起来打……”

李存真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僵硬的微笑,没有说话。

韩瑾瑜继续说道:“南宋的时候也是这样,会子超发所以王朝终结。元朝也是这样。至正宝钞,中统钞都是因为超发导致王朝终结的。到了洪武皇帝的时候,皇帝陛下也说,元朝太松。殿下,前车之鉴不可不查啊!”

众人全都看向李存真,毕竟韩瑾瑜是韩临东的女儿,韩临东此前是明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而且韩瑾瑜精通数学,才华横溢,又是准王后,她出来反对,众人自然都看重的。

李存真听了韩瑾瑜的话,笑了笑说道:“其实,准备金不一定就是指的金银铜,完全也可以是物资,是信用,甚至是强权。”

“强权?”

“是的,强权,谁能说我李存真发行的纸币不值钱?谁敢?”

韩瑾瑜却说:“殿下,元朝也不弱小,甚至……甚至……比殿下的朝廷还要强大……”

李存真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不过,金陵钞一定要发,而且要有限的多发,控制好这个量经济会大幅度增长的。不出五年我们就会实力翻两番,满清就不再是我们的对手了。”

“殿下……”韩瑾瑜还是想要说什么,却被李存真制止。

李存真摆了摆手说道:“超发只不过是一个方面,有限度的超发其实是一件好事,特别是我打算大规模的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基础设施建设我朝如何争霸世界?特别是港口码头,水利设施是一定要上的。这些工厂上去了,不发货币你让老百姓喝西北风吗?”

“可是,这是饮鸩止渴啊!超发货币只能一时之间让百姓得到实惠,等大家拿了钱去买米,发现米价上涨了怕是就会出乱子啊!”

李存真说道:“货币虽然超发,可是不一定全都在市场当中。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有人能够把钱全都囤积起来。”

“谁?谁会囤积这些纸币?”韩瑾瑜问。

“农民!”李存真肯定地说道。

周培公赶快说道:“还请殿下赐教。”

李存真说道:“农民最喜欢什么?”

“土地!”魏春城回答,众人全都同意地点着头。

“怎么才能得到土地?”

周培公、姚启圣、陈显祖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

李存真说道:“购买!”

姚启圣问:“像谁购买?”

“向我购买!”

姚启圣突然好似恍然大悟地“啊”了一声道:“殿下是说……难道是说……”

“姚公你说来听听?”李存真道。

姚启圣道:“检地会出现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一部分可以分给农民,同时一定会多出来一些,多出来的可以选择卖给农民。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名义,剥夺一部分缙绅的土地卖给农民。”

李存真听罢仰天大笑说道:“姚公,我早就知道你是名臣,没想到……没想到……世人诚不我欺也!你继续说,让他们都听听,特别是让韩大人听听。”

“是!”姚启圣说道,“此外,殿下也说过了,四川的土地只分给一部分,其他的也都是卖地的。如此一来,不管是移民四川的农民还是留在原籍的农民都会拼命干活,攒钱买地。他们一定会把土地上面的出产卖给朝廷,然后从朝廷换取金陵钞。为了能够多挣钱,他们一定会……”

周培公说道:“少吃一口,多收一斗!”

“对!节衣缩食把东西尽可能多地卖给朝廷,攒钱。这么一来朝廷就会得到大批物资。能干的事就更多了。”姚启圣说道,“同时,因为农民攒钱,所以超发的金陵钞一定会被农民吸纳去了,就不会在市场上流通了,没有那么多金陵钞怎么可能……那个什么……通货膨胀,对不?”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姚启圣竟然快乐得像个孩子,继续说道,“这样一来,殿下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废除人头税,按照田亩收税,毕竟谁的田地多谁交税就多,否则卖地的合法性又怎么来呢?顺理成章就能推进这个……”

“我叫这个为摊丁入亩。”李存真说道。

“摊丁入亩,好啊,好啊!”姚启圣赞成道。

“其实,在土地政策上殿下要保证只卖不租才是上策!”陈显祖说道,“我们可以适时地提出优惠政策,特别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我们完全可以加息,同时提高农民存款的利息,这么一来农民会把钱更多地存入银行或者买保险。金陵钞就被吸纳了。我国这么多人,差不多全是农户乡民,能够吸纳的金陵钞数量是惊人的。如此一来,大工程殿下一定可以干下去。”

魏春城听完众人所言,感叹一声,首先说道:“殿下睿智,微臣佩服之至。不想,竟然能有如此办法!”

“这只是我的想法而已,能不能实现还是需要再看的。特别是路线定了之后,就要看官员的了。现在……我们的人还不足啊,很多官员其实还是旧朝的。所以我打算首先只在浙江实行,做一个试点,看看效果如何。毕竟,现在只有浙江不是前线,南直隶、江西、湖广都不适合。”

众人听了全部点头认可。韩瑾瑜看了看李存真,眨了眨眼睛,没有再多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