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五十章 铜钱贬值

南明汹涌 第五十章 铜钱贬值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五十章 铜钱贬值

“殿下,这也怪不得你,要怪只能怪时代。”魏春城安慰道。

“可是……时代是我开启的……事都是我搞出来的……”李存真自忖着说道,“因为还不起高利贷所以这些可怜的佃户就得买儿卖女,最后搞不好还得卖了自己,卖了自己也还不清高利贷就会流离失所,对不对?然后……形成流民……然后就是农民起义。闯王李自成就是因为借了高利贷还不起,人家要他命,他愤而杀了艾举人这才举起了义旗。中华民族性子刚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古至今,农民们要是造了反……什么皇帝……什么吴王……都是狗屁!我脑袋就得搬家……”

“啊?不不不……殿下……殿下心安,还没有那么严重!”魏春城说道:“不过……道理嘛……确实如此。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殿下的政策导致地主们在收租的时候只要金银玉石和钞票。物价因此上涨,甚至许多人背着数十斤铜钱去买东西。”

“为什么?”李存真不解地问。

魏春城说道:“因为缙绅地主们在城里开设了商铺,开设商铺需要资金,在民间金银玉石和钞票才站得稳敲得响。开设商铺需要现金流的呀。”

“原来如此!”李存真问,“难道缙绅不知道乡民没钱吗?”

“知道啊!”

“知道他们还这么干?”

魏春城说道:“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这么干。殿下你想想,如果你是缙绅地主你在城里开设了商铺。现在你现金不足了,你怎么办?难道你会让佃户交给你粮食、茶叶、布匹或者猪羊,然后你自己找商人卖了换钱吗?当然不会。

毕竟商人们都是非常聪明的,现在不少缙绅地主本身就是商人。商人知道商人的德性,商人一定会在交易的时候克扣对方的价格,这才是他们的利润。所以缙绅是绝对不会收了实物然后自己去卖了换钱的,那就等于他们自己要承担损失。而且,这么多东西,这么多种类,你让缙绅怎么办?没办法办!所以,缙绅就让乡民卖了自己的收成,或者卖粮食或者卖布匹、茶叶,反正只要交上缙绅租税数目所要的钱财就行了。至于乡民被商人盘剥那就不关缙绅的事了。

本来缙绅地主在村里,多少还能落个颜面。现在进了城,缙绅和乡民那才真是谁也不管谁了。而且,乡民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自己被盘剥就是因为缙绅在城里开设了店铺。所以,殿下很多人已经把怨恨全都投到殿下身上来了。”

“我?”

“没错,就是殿下。”

“我……我……我怎么了我?”李存真问道。

“正是因为殿下的一系列法规所以缙绅才在城市里面开设商铺,才有佃户卖了自己也还不起债的。”

李存真听了魏春城的话,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是冬天,所以不免一阵咳嗽。

“谁……谁是放高利贷的?”

“太多了!”魏春城说道,“缙绅豪强,大商人,甚至寺院都在放贷。殿下的债券、保险公司和放松户籍使得商业极为发达,现在需要大量的货币,可是殿下的金陵钞却发行不多。”

“金陵钞发行的还不够吗?”

“远远不够!”魏春城说道,“殿下的金陵钞乍一看是纸,所有的人都会这么认为。但是再看便不是纸了。首先是因为金陵钞可以交税,再者金陵钞可以稳定地兑换金银,所以这根本就是银票一样的性质。加上金陵钞轻便,携带方便,所以广受欢迎。许多人都储备金陵钞,殿下发行的金陵钞一旦到了乡民手中很多都被储存起来了。所以市面上其实金陵钞真的不多。

现在市面上的黄金白银更是非常的少,殿下颁布法令不准用金银结算,导致金银要么被兑换成金陵钞,要么被窖藏。而金陵钞直接就能兑换黄金白银,一百元金陵钞兑换一两银子,一千元金陵钞兑换一两金子。现在,金银是不停的在……在涨价……在升值的,因为市面上的金银少啊,所以金陵钞其实也在升值。

就算殿下规定了金银铜的比例,铜钱因为仍然在铸造,特别是还有源源不断的有日本铜运过来所以一直在贬值。许多人家都已经拿出自己家的铜制品变卖了换金陵钞呢,换了就存起来,这些人很多不是存在银行而是存在手头上,因为金陵钞在升值,于是这导致金陵钞进一步升值。这就出了一个大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

魏春城回答:“乡民在交租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换不来金银和金陵钞的,所以只好用手中的铜钱去兑换,或者干脆用铜钱交税。这一换不要紧,需要比原来多付出四成的铜钱。也就是一千四百个铜钱兑换一两银子。这对于乡民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而且,这个趋势在加快,很快怕是要两千个铜钱才能兑换一两银子了。”

“我不是发行铜板了吗?一个铜板就等于二十个铜钱,上面不是写着呢吗?”

“殿下,金陵钞都已经供不应求,你的铜元是紫铜铸造的,上面明白了写着额度,含铜量又足,这就和金陵钞一样了。无非就是纸上写还是铜片上写的差别而已,在交易上根本没区别。”魏春城说道,“殿下需知晓,现在银行根本就不会拿金陵钞兑换铜钱。铜钱是流通的货币,换金陵钞干什么。就算殿下说能换,也没说非换不可,银行根本不管。很大一部分,我认为至少有一半的交易仍然在使用金银。所以呀……很多人都是用金银来银行换金陵钞,然后用金陵钞去换铜钱,然后用铜钱去买乡民的东西,从中获利。而乡民手中拥有的很多都是铜钱,铜钱可以自己造啊。这么一来上交租税的时候就需要多交铜钱了!”

“什么?”李存真诧异地说道,“因为铜钱贬值吗?”

“是啊!”魏春城说,“金陵钞发行的太少了!就算殿下手中有金陵钞,但是发行的太慢了。铜钱贬值太快了!如此一来,借了高利贷还钱的压力也加大了。比方说张老三今年借了十两银子或者借了一千块钱金陵钞,这本身其实就折合铜钱一万个,但是现在铜钱贬值,就算是没利息,还钱也要还一万四千的铜钱,毕竟张老三只有铜钱没别的。可是铜钱在贬值,大家都在储备金银和金陵钞,这就导致明年还钱的时候该还十两银子,而十两银子已经相当于两万个铜钱了,张老三平白无故就要多还六千的铜钱啊!何况,还有高额的利息,搞不好张老三第二年还钱就要换四万个铜钱。他根本就还不起,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李存真两条眉毛中间拧成的“川”字差不多已经变成了“水”字,他急切地问:“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现在铜钱会贬值的这么厉害?”

“因为可以私铸钱!”魏春城说道,“殿下采取的是五铢钱,小而且薄。殿下自从颁布了‘专利法’和‘机器法’之后,大大地去了人力,水利轧机大规模应用。现在使用水利轧机‘冷轧法’,只要铜片充足,一台轧机一天可以冷轧出最少二十万枚五铢钱来。”

“冷轧法?是个什么法?”

“就是事先制作好铜片,然后在铜片不热的情况下,冷的情况下放在轧机下面,一轧!成了!”

“明白了,只要有充足的铜料就会有充足的铜钱。”

“正是!”魏春城说道,“现在铜钱贬值的速度在加快,现在是一百金陵钞兑一千四的铜钱,再过**个月,用不着年末,一百金陵钞就得兑换最少两千个铜钱。”

李存真牙关紧咬,问道:“你刚才说寺庙放贷,难道那些秃驴也放高利贷吗?”

“放啊,大大的放,狠狠的放!寺院的高利贷叫‘僧邸栗’,高得离谱。秃驴们……不是……是……大和尚们还不是很行,最厉害的是比丘尼。他们都是女的,最会精打细算!”

李存真惊讶地大声说道,“他们那里来得那么多钱?”

魏春城说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殿下,寺院其实都是大地主,而且还有信徒的香火钱,钱没地方去,借高利贷最划算。而且,我听说一个叫做金尔文的大商人是其中翘楚。早在奴酋顺治的时候就已经跟比丘僧、比丘尼合作开始放贷,他是和寺院合伙的最大的商人了,或者……叫什么好呢……反正他最大!”

“什么……什么……谁?你说谁?你再说一遍!”

“金尔文!”

李存真重重地重复道:“金——尔——文?”

“是的!冷轧法就是他发明的!”魏春城看着李存真那双瞪得如同牛眼一样的眼睛说道,“我听人说他是一个朝鲜商人,行走于朝鲜、鞑虏和日本之间,在红毛人那里也能说得上话。富可敌国。对了,这一次殿下债券他炒得最好,据说获利数百万两。”

李存真心中一股无明业火升腾而起,不知不觉说道:“妈的,居然这么有钱?”

魏春城说道:“我父亲生前便常常去寺院布施,我穷困时候也曾去寺院借贷,因此和寺院的和尚们关系非常好。这些和尚,看起来是出家人,其实吝啬得很呢,一点也不比商人差。金尔文的事情就是和我要好的和尚告诉我的,我他说,金尔文的许多钱财都存在寺院里。像常州清凉寺,天宁禅寺,宝林寺,南京的灵谷寺据说都有他的存款。我认识的和尚就是账房和尚,我借过钱嘛,他和别的寺院都有往来,所说应该不会错的。”

李存真面色凝重,心道:朱琳芬你个王八蛋,你不是说要把钱全给我吗?我不要是我不要的,可是你居然跟我撒谎藏心眼?

“这么多寺院都有他的存款……”李存真轻轻说道。

“这个自然!”魏春城察言观色的本事显然不济,说道,“鸡蛋不要抖放在一个筐里,免得哐当一下,全碎了……”

“没错……没错……没错……嘿嘿……嘿嘿……嘿嘿嘿……”李存真一阵冷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