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一百圩二章 狼牙箭

南明汹涌 第一百圩二章 狼牙箭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一百圩二章 狼牙箭

“中了吗……中了吗……”李国英浑身颤抖,手尤其抖得厉害。此时的他口干舌燥,脑袋兀自有些嗡嗡然,心脏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他赶快咽了口唾沫,压一压,若不如此,再张大点嘴巴,心脏便要蹦出来了。

高明瞻和王明德也是十分焦急地在千里镜中死死盯着对面。那里仍然烟雾缭绕,根本就什么都看不到。

战场上的赵良栋更是心急如焚,他感觉自己应该是射中了,但是又不肯定。此时他和他的亲卫都已经停止了动作。整个战场上似乎都凝固了,被浓烟固着得一动不动,厮杀俨然已经停止。

一分钟前,清军神箭手在赵良栋的带领之下对着李存真实施了一次“狙杀”。

明李火枪兵朝着清军重骑兵不断地开枪,黑火药燃烧爆炸而形成的烟雾笼罩了整个战场。导致明清两军都看不到对方。但是李存真的旗帜却立得老高,虽然也被烟雾笼罩,但是毕竟跳得高所以还是隐约能够看见一些,而李存真本来就在大纛和旗帜旁边。这是所有人都看见了的。

其实,即便没有大纛和红旗,赵良栋和他手下的神射手也都已经暗自记住了李存真所在的位置。对李存真实施的狙击本身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场阴谋。

赵良栋和他的神箭手一直隐藏在重骑兵当中。重骑兵分成两队,一左一右,过了明军子时阵后,清军骑兵很快便到了中阵的南北两侧。而赵良栋和三十四名神箭手已经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包抄了大纛红旗。

战场上响起的特殊的声音其实正是赵良栋提醒神射手行动的信号。一声号音是瞄准,梆子响是射击。

当号声响起,赵良栋和神箭手们立刻举起铁臂弓,将铁骨狼牙箭搭在弓弦上。

赵良栋自己使用的狼牙箭是吴三桂送给他的,一壶十只。因为赵良栋在与西营的战斗中立了大功。吴三桂想要笼络赵良栋便送给了这利器。赵良栋根据这些狼牙箭又仿制了两百多只。分成三十四份,每份六只一壶,给了自己从甘肃带出来的神箭手。

这些神箭手有的是汉人,有的则是蒙古人和不知道哪个民族的人。这些人天生便具有成为神箭手的资质,稍加培养后不能说如蒙古“箭神”哲别一般,却也个个都能百步穿杨。在飞驰的骏马上照样能够射中移动的目标。这些人便是赵良栋的“杀手锏”。

铁骨箭沉甸甸的,狼牙倒刺上泛着隐隐的褐色,有的则显得黑乎乎的。是的,铁箭的箭头都在毒药水中浸泡过,个个带毒。毒便是红矾,俗称“鹤顶红”,也就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为了能赢,一代名将李国英、赵良栋已经开始不择手段了。

当下又是一声梆子响。赵良栋和所有的神箭手全都绷直身体,站直双腿,然后一扭腰腹,把手中的强弓拉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弧度后猛地向后一坐,借着身体下坠的劲头,硬是把看上去都快折断的弓又拉满了几分。

“中!”

伴随着弓弦声响起,“呼”地一下,赵良栋铁箭如同一只迅猛的猎豹,磅礴而出,闪如流星,周围的空气都被带飞了几分。其他三十五只狼牙箭也如流星般激射而出。三十五只涂了剧毒的狼牙箭从八个方向一起扎向李存真……

只听得“铛啷啷”几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赵良栋大叫:“中了!”

果然,三十五只狼牙箭有四只射中了李存真。一只打在头盔上,一只打在胸口,一只打在背后,一只打在左侧肋下。李存真当即便被射倒。

李存真此前从周培公那里得知了清军的伎俩。因此,穿了两层铠甲。此时板甲胸甲的厚度在一毫米到三毫米之间,李存真的是三毫米的胸甲,两层便是六毫米。胸甲正面比侧面厚一些,侧面则是一点六毫米。后背则厚两毫米。

这一天明李士兵们看到的是什么?他们看到李存真可不光是穿戴了胸甲,而是穿戴了全身板甲,手臂、手背、膝盖、小腿全都护住了,头盔是加厚了的,可以说此时的李存真根本就是全金属外壳。只是他又在铠甲外面穿了罩袍。

罩袍是个好东西。它是身份的象征,文武双佩;也可以抵挡阳光直射铁甲发热;避免灰尘和寒气;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李存真穿了罩袍主要是为了避免被士兵和敌人看出他穿了两层铠甲。而且,罩袍是红色的,非常醒目,让士兵看到他更能激励士气。

在这个时代,板甲本身其实是对弓箭免疫的。箭矢不仅无法穿透板甲,而且打在板甲上的时候,箭矢通常要么划到一边去,要么就如拨轮般被弹飞了去。所以,穿着胸甲的明李士兵根本不需要盾牌。李存真对自己的铠甲有信心,况且他还穿了两层,那就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清军又没有狙击步枪,怕什么?

李存真的想法符合现实,十七世纪时的板甲确实极为坚韧,便是一百年前,十六世纪的时候,弩箭无论如何都穿透不了板甲。不论是三百五十磅也就是一百六十公斤拉力的轻弩,还是九百七十六磅也就是肆佰肆拾贰公斤拉力的绞盘弩都打不穿它。英国长弓拉力是一百二十和一百三十磅,那就更打不穿板甲了。不仅如此,此时的鸟枪质量不高动能不足且是铅弹的话一样打不穿板甲,三眼铳就更打不穿了。除非是玛斯科特火枪这种重型火绳枪,线膛枪或干脆是鹰扬铳才能打穿板甲。

李存真因此信心百倍,故意立起大纛和红旗,自己又站在旁边就是向让清军用箭射他。当箭矢被他的铁甲弹开之后,他便可以再一次“装神弄鬼”告诉士兵自己是神仙附体,或者告诉士兵他们的胸甲是多么的强悍,总之是想以此激励士气,然后使明军能够一鼓作气击败敌人。

然而,李存真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太绝对,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他忘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箭叫做穿甲箭,有一种箭头叫破甲锥。

赵良栋和他的神箭手们使用的铁骨狼牙箭便是穿甲箭,古人知识可能没有他李存真丰富,但是并不愚蠢而且十分睿智。

清军的狼牙箭的箭簇是纯钢打造的,箭铤长十二厘米,插入箭杆十二厘米,如此箭头便非常之重。箭簇很细,是修长的凌锥形,截面不大于箭杆。铁骨箭而不是白蜡杆的箭杆,保证射中目标后不会折断还会继续追加动能。

清军的弓是铁臂弓,威力极大,不要说英国长弓不能比,便是反曲复合弓也比不了。神弓配神箭,又有精妙的战术,李存真自然难以抵御。

南明总|理王大臣李存真不是第一个中招的人。顺治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命鳌拜对张献忠发动突然袭击。二十七日清军与大西军遭遇,张献忠惊讶于清军来得如此之快,在河畔瞭望清军阵容。叛徒刘进忠认出了张献忠。豪格便立刻布置对张献忠的狙击。为了防止大西王的护卫以身挡箭,鳌拜命十二名弓箭手躲在阵后,从不同方向瞄准张献忠。一声令下,前面的清军蹲下,恰在此时射出箭矢,一秒不怠。十二箭射偏了十一箭,却偏偏白甲雅布兰的一箭正中张献忠面门。失了大西王,大西军军心大乱,被清军击败。

击败张献忠时,李国英就在清军中。豪格、鳌拜等人的手法让李国英感到十分震撼。从那以后便也开始培养神箭手。多年以来训练出二十四人。

技术和战术都是会扩散的。赵良栋本身也听说过张献忠被狙杀的事,多方打听,习得战法,自己也训练出了十几人。今日大战李存真。李国英把自己的神箭手送给赵良栋做亲卫,目的就是为了再现“凤凰山之战”的所谓“传奇”。

其实,此法虽是阴谋却并不龌龊。狙杀敌军大将本来就是战场上该有的行为。银山大战的时候,明李神箭手,十三太保之一的何天骄以长弓三次狙杀江南提督管效忠也属此类。

当下,浓烟之中,一阵狼牙箭雨落下,李存真中箭倒地。穿甲箭破开第一层板甲,把第二层板架打得凹陷了下去。由于前胸后背和左肋都中了箭,板甲变形,导致李存真呼吸困难,又一箭打在头盔上,如遭一锤。李存真立刻倒下不省人事。

“殿下!殿下!殿下!”

狼牙箭雨打中李存真,也打中了身边其他五人,其余人也顾不得是否能再放箭,纷纷冲到台上。见叫不醒李存真,众人便赶快举起了盾牌防护,同时七手八脚把李存真拖下指挥的土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