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759章 刘表之虑

汉起 第759章 刘表之虑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759章 刘表之虑

正当扬州刘繇、太史慈统兵攻击庐江时,黄祖悍然帅兵相助刘勋

然而,黄祖只是障眼法,刘表侄儿刘虎与豫章太守朱皓,统兵水陆军三万支援安庆,攻破池州、纵阳,直逼铜陵

而吕布亦从豫州南下,兵临淮河,如同一把尖刀悬在淮南头上。

安东并非没有能力应对刘表、吕布,要说吕布、黄祖、朱皓参战,亦在意料之中。可刘虎作为刘表从侄,其异军突起,就在意料之外,代表着刘表全面参战。

刘表还遣人送来一篇扬扬洒洒千余字大作,抨击刘备不尊皇命,擅自称王,穷兵黩武,祸乱国家……欲提三尺剑,与刘备会猎于建业云云。

其口气之大,令安东麾下将士,即便胸有城府之人,莫不为之愤恨

安东君臣分裂成两种意见

刘繇、鲁肃等认为,刘备应当亲帅主力,水路并进,狠狠地教训刘虎,夺回安庆、池州等长江沿岸的战略要地,继而攻下庐江南部,收复豫章……否则江东、淮南就不能安稳。只有保证江东、淮南,才有稳定后方来支持之后的北伐。

而荀攸、臧洪来信,认为应当趁袁绍被公孙瓒、卢植牵制之机,迅速打垮袁术,驱逐吕布,继而北伐河北

先南后北?

先北后南?

关系着安东君臣未来数年战略方向,关系着是否能一统全国,不可不慎也

刘备铺开地图,陷入深深思考中。

……

荆州,江夏

刘表自得袁绍修书,袁术求和,初时不以为意:“我与刘备远达千里,如何交兵?可笑!”

荆楚素来与袁术有怨,所谓一同进攻刘备,不过做做样子而已。

刘表与蒯越、蒯良、蔡瑁商量后,在江夏、南阳增兵,反倒是为了蚕食袁术

未想不到半年,拥兵二十万的袁术,主力已被刘备打崩掉,领地切割成两半,麾下将帅、郡守几近分崩离析

荆楚君臣皆吃惊不已,感到莫大威胁

面对朱皓等人求助,面对袁术再次求和,荆楚诸君早已没有看戏的轻松。刘表迅速发出命令,坚决遏制刘备西进,不惜派出从子刘虎领军,增加江夏太守黄祖之兵,意图救朱皓、刘勋,借之以拒刘备,这也是荆楚一贯做派,富裕之地君臣皆不愿多生战端。

刘表:“如今刘备不敌我方,遣使求和,许以金银,诸位以为如何?”

“江东外连江、淮,内隔山陵,有江山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富足,且与荆楚相邻接,若能据而有之,以全长江之险,是帝王之基,不可失也!”蒯越向刘表进言

“比北伐宛雒如何?”这时候袁术接连大败,不敢与刘表争夺南阳,而雒阳正处于空虚,稳重如刘表,也很难不觊觎。

蒯越:“江东盛产鱼稻、林木、漆丝……其民与荆楚俗相近,两地襟江带水,水路通畅,且荆楚位居上游,刘备得江东不久,方伯挥师向东,必势如破竹。”

义阳韩嵩道:“荆楚缺乏良马,难以与中原骑兵争雄。且北人食麦粟,南方多稻瓜,即便据而有之,亦难持久。

荆州自南阳至桂林,南北越二千里,若军士北上,恰遇南方叛乱,如何是好?

不如北以方城、桐柏山、宛城、新野之地为营,依次守之。

方伯已有江夏、豫章投靠,又得庐江太守之印绶,顺流而东,居高建岭之势已成,必使江东不得休息。

刘备,幽州人,不耐暑热,夏季必北归,不能持久,此方伯之机也!”

“刘备把庐江太守印绶给方伯,现在却来打庐江,视承诺如儿戏,岂能信任?”江夏太守黄祖麾下士卒数万,是重要的执行者,其意见就连刘表也不能不考虑

“黄府君之言有理。”

刘表本兖州人,北人,故而在襄阳而非江陵设治所,对东下还有些犹豫,也担心黄祖获得太多土地人口之后难以制约:“其他人怎么看?”

蒯良:“不然!刘备军强,若刘虎继续深入,不会落入陷阱?

刘备年少成名,北破匈奴,弱冠封侯,其智勇殊绝伦,威名重天下,故能北拒袁绍父子,西却袁术、曹操,南扫孙策、王朗,十年间占据青、徐、兼并江东,王霸之势已成,其代甲之士,应超于我,可为援而不可为敌!

二袁,名列汉公,实为汉贼。方伯为汉宗室宿老,不可不查也。”

刘表摸着胡须,暗暗点头,他的野心,并无董卓、二袁大,守土安民为主,北伐中原为辅。

蔡瑁道:“刘备入江东虽短,观其迁移百姓,开挖运河,折服豪族,征讨海外,多有善政,故江东士民多归之。

其子刘业虽幼,却能迅速平定周昕,可知其能。更兼扬州刺史杨刘繇,名声素著……”

说到刘备儿子,刘表心中就是一暗。

蒯越:“两位长他人志气,灭我等威风,是何道理?我却忘了,蔡将军乃刘备远亲。”

蔡瑁:“你胡说!”

蒯越:“襄阳蔡氏莫不是陈留蔡氏远亲?”

蔡瑁:“方伯亦刘备之远亲。”

蒯越:“哼!胡搅蛮缠!”

刘表:“别吵,别打断,下一个。”

蒯良指着地图道:“江东外有山河之险,内有士民英俊,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蒯越:“刘备虽强,江东虽固,然北有袁绍,西有吕布、曹操,我若攻之,其必首尾难顾,无能为也。”

双方各有道理,令刘表颇觉难以决断,想打,又怕输,毕竟刘备战绩在那,战无不胜的统帅,谁不畏惧。

……

遣人与刘表扯皮期间,刘备对部队进行了大规模调动

首要一条,名将于禁、谋士刘晔调往庐江,统筹长江北岸战事。如此太史慈部得以回到长江南岸,统筹长江南岸战事,而顾雍辅佐太史慈。又将长沙人吴岳调往江西

有于禁之沉稳,太史慈、吴岳之勇烈,刘晔、顾雍之智谋,刘备相信对付刘勋 周瑜,刘虎 朱皓,至少能做到不至亏输。

同时,扬州刺史刘繇,帅部后退到第二梯队,南方的春耕快了,刘繇适当后退便于掩盖其作战能力不足,发挥其威望和治政能力

刘备帅中军精锐饮马长江,指挥各部,闪电般在半月内与刘虎、朱皓连打了几仗,消灭刘虎几千人,夺回安庆等战略要地,向西推近五百里,到达鄱阳湖东岸。

如果刘虎、朱皓、刘勋、黄祖能统一步调,一同接受周瑜的战略部署、战术安排,刘繇、于禁、太史慈等自然不是对手,就是刘备也会觉得棘手。

要是刘表能亲临豫章指挥,刘备也绝不敢大意突进。

然而,刘表军并非铁板

朱皓惧怕为刘虎兼并,刘勋惧怕黄祖之强势,互相不拉扯后腿都极难。周瑜过分年轻,根本不具备调和诸将的履历,而刘晔、顾雍等人又不断遣人联系、拉拢周瑜及其家族,使得不论周瑜如何聪明,也很难得到刘表麾下黄祖、刘虎等人信任。

正真能整合诸将的刘表,还在西面六七百里以外的江夏

因此,朱皓、刘虎、黄祖等人的败退,已经是必然。

之后,刘备任命吴岳为潘阳太守,驻守潘阳湖东岸。便歇了南下豫章之心,将中军掉头北上。

这时候,刘表仍旧在犹豫是否亲临前线指挥,一没想到刘备谈判不成,竟敢快速推进五百里到鄱阳湖东岸,二没想到刘备迅速返回中原,敢将吴岳这个“孤军”钉在潘阳湖东岸。

刘备也不是真就不惧刘表亲临,实因江南多丘陵,麾下精兵多为骑兵,中军主力南下后发现很难发挥作用,而长江流域较为湿润的气候,使得北方士卒容易染上疟疾等疫病,伤口容易感染发炎……反倒是地方部队善于丘陵、水泽、山林作战,能发挥更大作用。

豫章从北到南,远达千里,天下大乱之前有人口百万,大乱之后也无多少战争,人口减少并不严重。

然而,豫章太守朱皓直接、间接控制的人口,却只有不到五十万。大量百姓往山中、往小块坝子躲藏,朱皓也没办法抓回来。

豫章郡,太大,接近南荆州、江东面积,周边有山越、逃民,根本无法有效控制。

吴岳进入,更能加剧地方宗族离心离德,不听宣调的地方势力将越来越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