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749章 诸葛唯谨慎

汉起 第749章 诸葛唯谨慎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749章 诸葛唯谨慎

八月、中秋

淮南、江南水稻接近秋收,往年正是息兵不动,以待农忙之时节。

安东军反其道而行之,集中士卒,征招民兵,欲在秋收前大兵压境,因粮于敌。

没想到,本应秋高气爽之天气,忽然转冷,下了一场冰雹,接着连日暴雨,将黄淮地区正在灌浆期的稻谷破坏严重,就连地近黄海的广陵、东海等郡国亦受灾颇重。

反常而恶劣的天气,令原本小春减产、寄希望于大春收成的吕布、袁术军陷入困境,粮食不足,四处采择瓜果、野菜。

之后,青州兖州豫州雨停,南方淮南、扬州降雨又有所加强。江南、淮南多地湿凉,最高气温甚至比淮北河南、河北还要低,南北方气温骤然出现倒挂。

反常之气候,毫不留情给刘备军一记闷棍。首先,道路不通,袁术辖区粮食减产,流民四起,使得原本因粮于敌之战略,完全泡汤。

第二,集中起来的十万大军,随之而来的流民,带来巨大后勤压力,淮安原本库存粮食告急。

第三,雨具、衣物陷入不足。

最后,八月飞雪、大军开拨时大雨,给士兵到将校十分不好的兆头,仿佛谴责刘备在农忙时出兵之决策,军心动摇。

各种问题集合起来,加之袁术派人反击、牵制,使得刘备十万大军,进不得进,退不得退。

……

淮南、江东大片大片的稻田,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这是,稻瘟!苍天啊,苍天无眼!苍天无眼!”

力田颤抖的声音,使得张昭脸色卡白:“快,召集郡兵,速加统计、处置。”

稻瘟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为害水稻之叶片、茎秆、穗部。

落后的自然科学,使这个时代很多人将之看做苍天的惩罚

张昭亲自带头,带动麾下官吏分到各乡里视察,向有着丰富经验之三老、力田、老农请教,迅速坚决将有稻瘟之田,一律隔离烧毁!第二,下令补种其他果蔬,以弥补水稻减产带来的损失。

第三,不等刘备下令,即背上风险,越权派出信使,向海东、建安、吕宋征调粮食。

因为张昭敢于担当、快速应对、有效组织,前线所需军粮、受灾地区所需救济,比荀攸预料中早到了半个月。

张昭、徐岳、诸葛亮等亲运第二批粮食入大营时,刘备大喜道:“我之萧何来也!”

没穿鞋子就冲出去,抓住张昭手臂,一同走进来,口称“我之萧何”

见荀攸,徐岳等脸上有异,刘备又道:“哈哈,遇公达如高祖之遇张良,贾文和如陈平,张子布如萧何,遇鲁子敬如光武会吴汉,徐公河(徐岳)如明帝之王景,诸葛兄弟么,如周勃……

天下英杰,入我幕中,何愁王业不振,汉室不兴!今日诸君当浮一大白!”

众人各得其所,皆喜,饮宴自午至夜,宾主尽欢

……

袁术见刘备军不退,又生一计

驱赶病饥之灾民,入广陵,并安插大批奸细混入其中。

广陵与九江、庐江一衣带水,口音、风俗相似,根本无法辨认,袁术麾下杨弘、阎象等谋士料定以刘备之仁,必定收纳灾民。

然后瘟疫就可流行,奸细们也就趁机对安东军民投毒、放火、暴乱……

若刘备安抚赈灾,就难立即进军。若刘备镇压,则伤仁义之名,使得淮南之民、之兵不敢东逃。

袁术、杨弘所料不差,对从淮南等地奔涌而来之流民刘备亦十分头疼。

荀攸、张昭献计,流民一律不留在广陵、下邳,而是将就张昭运粮之船只,运下江东、建安。

……

不久云开雨霁

刘备下令杀猪宰羊,犒劳军士,挥师西征

袁术尚有十余万大军,又强行召集大别山山民、淮水渔民补充步水军。

袁术军士气不高,屡战不利,但经营日久,城池坚固、地理熟悉,据险而守、位在上游,与刘备对峙于寿春之东。

这时候,袁绍亦派袁谭出平原、渤海攻击济南、齐国,派袁熙攻兖州。

袁术遣使,备重礼求聘吕布之女,约定永为亲戚。

吕布担心袁术若败,自己难以独存,于是拾起反复无常之性子,大举向小沛、徐州进攻。

……

各地战事不利,荀攸进言道:“先是蝗灾伤了小春,继而八月雪雨伤了大春,其中淮南受灾最为惨重。

如今天气尚暖,淮南之军民,尚可捕鱼虾、贝壳,采野果、野菜为补。

到了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肃杀,即便我们不进攻,坐而观望,袁军与淮南百姓粮食必定不足,陷入内讧。

那时候再挥兵西征,其众必四散而走,则袁术可擒,淮南可坐定!此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刘备想了想,拒绝了:“我不忍、不愿、不能如此。”

荀攸出门见了陈群、诸葛瑾等人,叹了口气。

陈群道:“莫非大王不用此计?”

荀攸点点头

陈群一拳打在柱上:“此妇人之仁!”

荀攸摇了摇头:“非也,不忍、不愿、不能也。”

陈群琢磨不明白,见荀攸却已走远,只好去问一旁的诸葛瑾。

诸葛瑾亦表示不明白。

陈群走后,诸葛瑾问诸葛亮:“刚才为何拉住,不让我说?”

诸葛亮道:“兄长认为不忍、不愿、不能是何意?”

诸葛瑾:“不坐至数十万百姓人相食,是为不忍。

不坐等袁术麾下各部四散为匪危害民间,是为不愿。

不坐视兖州臧洪、刘焘,青州典韦、邴原受到袁谭、袁熙大举进攻,是为不能。”

诸葛亮:“呵呵,这三层意思平铺直叙,为何荀君不直言?莫非陈群就想不明白?

要是大王真担心兖州、青州,为何不派荀君、赵子龙等北上支援?”

诸葛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面上依然不动声色,压低声音道:“你是说陈群想让我等给大王进言,想看我二人笑话?不会吧。”

诸葛亮:“此其一。其二嘛,要是大王行坐视之计,得利最大者,是何人?”

诸葛瑾:“莫不是大王比作萧何之张昭?”

诸葛亮:“张昭在明,谁在暗呢?”

诸葛瑾思索下去,淮南战事若旷日持久,江东供应士卒、粮食,出力必大,张昭、刘繇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而张昭乃刘业之师,刘业乃袁术之婿……

战事持久,江东必将维持军管,无论刘繇、张昭、太史慈或其他人,都只适合领军、治民中一项。而作为刘备之子,既可负责治民、司法、后勤,亦可统战袁术部下,还练兵统兵,刘业才是唯一能长期同抓军、政之人,地位必将水涨船高,权势也将越发强大。

有敌人,是好事。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作为刘业同学的诸葛亮,以及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自然步步青云,同时在“世子派”道路上越走越远。

陈群不惜在荀攸、诸葛亮面前埋怨刘备“妇人之仁”,如此急迫表现出倾向,难道没有颍川系向刘业送出投名状之意么?

诸葛瑾一向谨慎,忍不住去想:大王拒缓用急,莫不是对世子有所不满?是啦,前次刘业擅自处理会稽周氏,逼死周昕,很难不使大王心生戒惧。

抬头见二弟满脸了然、郑重,诸葛瑾恍然:诸葛家已在凶险十分夺嫡之争中越陷越深。不由战战兢兢,汗流浃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