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五十五章 陶恭祖出其不意

汉起 第五十五章 陶恭祖出其不意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五十五章 陶恭祖出其不意

幽州刺史陶谦军队,驻扎在沮阳西北、燕山山脉余脉南麓的土木乡,此处有堡、有乡、有亭、有里,背靠山脉、面向平原,北控山岭,位居要道,居于上谷中部平原的中心位置,兵法中的“通衢之地”。东面100里为居庸关,东南30里为郡治沮阳,西面60里为鸡鸣驿,80里为下落县,北面翻越长安岭100余里为祁县。

仅仅观此驻扎之地,就知道州刺史陶谦懂军事、明地理。

“下落县令属下五官掾刘备字玄德求见。”刘备风尘仆仆,快马加鞭来到土木乡已是日落时分。

“你抬起头来!哈,有趣,牵县令竟然让一个娃娃前来送信!让一个娃娃做五官掾!你们县里没人了吗?”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轻就是陶谦不信任刘备的理由。

“鲜卑围城,属下斩首十余级,又有其他功劳,牵君谬爱,以为五官掾。”

“你有何事?”陶谦并不打算与一个小小的五官掾多言语。

“牵君有书信、地图在此,请陶公一阅。”

陶谦仔细看了一阵,态度大变,亲切的说:“原来玄德是博士卢子干之高徒!守城屡立功劳、又有筹划之功,英雄出少年啊,自当得县门下五官掾!

以后勿叫陶公,僭越了不好!”

一般曾当过三公者或者年龄很大、威望很高的长者,才可称某公,陶谦只能尊称陶方伯、陶君,一般也可称陶刺史。

陶谦:“行军劳累,大家先下去休息。玄德跟我来。”

走到营外,只有曹豹、公孙瓒等数人相从:“你怎么断定张太守必败?我追之必胜?”

东汉的州郡关系很独特。作为上谷太守,张平仲秩比两千石,做县令的牵穆秩千石,反而是陶谦这个幽州刺史俸禄最低,秩六百石。这事情既然涉及到几名中高级官员,由不得陶谦不怀疑、不谨慎,毕竟牵县令与他并无关系,信中的方案算是交浅言深啦!

刘备将牵县令和自己的看法,糅合在一起,就这地图,仔细分析,末了说:“情况就是这样,方伯熟知军事,找熟悉地理的向导,一问便知!若难以决断,可先屯兵长安岭附近,打听张太守那边消息,再做决断。。。”

夜光如水,陶谦把人留在外堂,自己一个关在屋子里,饭也不吃,谁也不见。

他反复盘算,若采取牵穆、刘备的建议,等张平仲的消息传来,再进兵追击,怕是鲜卑精锐已经逃走,只能追上些粮草、辎重、百姓,战功必不大。

当然战功不大也有好处,风险也小!

他已经虚岁44了,在县令、刺史上蹉跎时间太久,始终当不了郡守或九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他父亲,也不过四十多岁就去世了。陶谦不知道他的人生还有多少个十年,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也如父亲一般,不到五十而逝?

为什么升不上去?根本上一是关系不到位,二是功劳不够大。朝中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公卿辈出,可又有多大的功劳,多大的能耐?还不是因为长期位居中枢,故而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就难很多了,父亲生前只是馀姚县长,继而早逝,导致童年几乎放羊。岳父是两千石的高官,却早就退休。陶谦考入太学后,岳父给了很大支持,动用老关系,在事业初期,给了不少支持,加上自己也努力,这才当上州郡属吏。

可惜岳父也早已亡故,这些年,自己从济北国卢县令,到幽州刺史,在中级官员(相当于厅级)的几个职务上辗转反侧了近十年。例如同州的青年才俊朱俊,前前后后,花了上千金疏通关系、打点上下,这才终于举孝廉,升兰陵令。可要再往上一步,却需要熬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比登天还难。

东汉十三州,106个郡国(郡太守、国相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副部级),每一个都是香馍馍,至少上千人争破头颅想上!没有特殊的关系,没有过人的业绩,朝廷诸公为何选你,不选他?凭什么上得去?

陶谦想清楚了,这一战,若是败了,大不了疏通关系,回去做议郎。要是胜了,可能任太守,甚至封侯。四十多岁的太守,可就不算老了!三公九卿有望…

曹豹、曹宏、公孙瓒、田畴、刘备等人,坐在外堂,一边研究地图,一边小声的讨论着,等待刺史大人决断。

内室门开了,陶谦步履沉稳地走了出来:“诸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意已决,明早翻越长安岭!直袭敌后!

曹豹!置酒,每人限半斗,今晚我与诸君共饮!”

正月十八!天刚不亮,大队步兵、战车既启程北上。

天蒙蒙亮,陶谦便亲率2000骑兵,越过步兵,一个时辰后到达长安岭南。

好一座巍峨高山,众骑兵见了无不惊叹:“骑马不可能过得去啊!”

“刺史大人,此山有20,30里路程,有小路可牵马而过。”

陶谦安坐白马之上,由亲卫牵马而行,越往北走,越靠近山顶,山势越发陡峭。忽然白马蹄子滑了一下,将陶谦掀翻下来!

“战前马失前蹄,怕是不吉!”

刘备十分担心陶谦怪罪自己选的路不好,或者因为不吉利的预兆而退兵。

“乱说什么!再有人乱我军心,一律鞭二十下狱!”陶谦初时有些疼,稍稍活动一会,却发现受伤并不重。他下马步行,鼓舞士气,“诸君,我也算弓马娴熟,可翻山越岭,也会马失前蹄,鲜卑人怎么可能预料到我军骑兵能翻越长安岭?

鲜卑人既无预料、必然无备!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此战必胜!”

近一个时辰后,已经快到正午,终于到达山顶,众人都觉得精疲力竭。

陶谦手指北方:“诸君,山岭已翻过,前方一片坦途!”

北望山下,只见脚下两山之间,有一条曲折的峡谷,初时数十里,越来越宽,更远处是山间平原,甚至可以看到平原尽头、祁县西边的炮山。众将士直觉得心宽地广,心旷神怡。

陶谦又笑道:“哈哈哈,诸君,若能在山凹处,削山成道,设立驿亭,并在高处设置烽火台,则长安岭南北数十里,北到祁县、南到沮阳,皆望而知之!

鲜卑若早上犯边,烽火来一个时辰就能把消息传到沮阳。沮阳之军晚上就可至祁县,必叫其来得去不得!可惜张平仲不甚知兵!”

众将士皆曰:“方伯英明,有方伯带领,我等必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