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99章 约法三章,兖州刺史

汉起 第699章 约法三章,兖州刺史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99章 约法三章,兖州刺史

“饶命,别杀我!”

曹休毕竟富家子弟出生,年轻贪生,先前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自有一番气度。这会儿真到临头,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我有功,有功于安东军!”

刘备:“你且说来。”

曹休:“收。。收治伤患,赈济。。济灾民,劝导士卒,减少抵抗,保全官衙,留存府库…”

初始有些紧张,见刘备微微点头,曹休逐渐流利,最初矜持、表功之心也完全抛却:“休在徐州流民营,患病几死,为蔡夫人所帅医士救活…

深感安东军之恩惠,本应投效,效犬马之劳,奔走爪牙之功…”

众人有的眼神怪怪,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偷笑出声。

刘备也有些尴尬,原来曹休是蔡璇的仰慕者啊。

曹休:“然而限于曹氏近宗,左右为难,不敢相投。

此次决黄河之堤,实程昱之计谋。休苦劝伯父、夏侯叔父,无奈人微言轻,祸患终生。

休便求为大军断后,以保存百姓、城池,府库。

愿助君侯招降纳叛,以减少军队战损,以免乱军沦落贼寇祸患乡里;以留存之户籍、田册为图,重建乡亭里聚……”

刘备露出讥笑:“户籍、田册有何用?”

曹休恨不得打自己一个耳刮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刘备:“诸位以为当如何处置曹休。”

昌霸:“虽投效,不能减曹氏、夏侯氏之罪,且难免不会逃走,不若膑之!”

臧霸:“且住!大丈夫恩怨分明,今日就饶了这小子。”

刘备:“诸君观袁曹公侯之族,袁绍、曹操少年得志,才智高绝,拥簇众多,却节节败退,何哉?

有平定天下之力、之智,却无安天下之度!

曹操杀边让一家,图灭绝其祭祀;为报父仇,不分青红皂白二屠徐州。

袁绍则擅诛有功之臣,因张导受皇帝册封杀之,张超与袁绍同为党人,袁绍灭其家眷。

我刘备不是曹操、袁绍,这点度量还是有,不至于擅杀无辜。。

曹操、夏侯惇、程昱等罪大莫及,将由安东军将士、百姓公审,百死莫赎!

然,淤泥之中亦能生不染之青莲,安东各族家大业大,亦有不肖之徒,不能因为曹操、夏侯惇之罪行想当然把曹、夏侯两家族及其别支男丁都杀掉。

需仔细甄别,鉴别良莠,区分政治%立场:对长期支持安东军者,务必给予奖励,在地方重建中要保障政治经济地位;对主动亲近安东军者,一般要保证其财产;对不合作者,需弄清原因,分类施策;对反动者,当明其罪行,予以法办。

同时选拔、征辟地方子弟充实郡县…”

……

不久,刘备即召集将士官吏世家豪族,与其约法三章,并公布在城门口,大义为:

其一,个人之罪,祸不及家族。

其二,不赦之罪必由按察使收集甄别证人证言,明正典刑,要经得起律法、百姓和历史检验。

其三,打击一小撮,团结大多数,非罪大恶极之族,许捐财货、土地等减刑。

这三条作为当前和今后收复各地,安抚投靠家族和处理反对家族之原则…

“君侯仁德!”

“安东将军有人君之度!”

“仁政啊!”

围观的士绅、百姓成群结队,不论亲安东军抑或是亲曹操军者,无论有功还是有罪者,尽皆大喜。

昌霸见百姓喜悦,由衷佩服:“主公英明!”

臧霸:“如此,天下人必望风而影从。”

唯独曹休纳闷:“君侯敢说这些?不怕旁人学走照搬?”

“哈哈哈!”陈矫大笑:“作为曹氏宗族子弟,对曹操最为熟悉,原文给他抄,他愿意抄吗?他能抄对吗?

抄了就不是曹操了!”

曹休不由呐呐不能言,心中泛起无边苦涩。伯父曹操尚功利、性急躁,好严刑喜峻法,不从者死,从者治之以军法、苛法。兖州世家豪族多比之为暴秦,故而有兖州之叛。

起初曹休还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真名士自风流。果然,吕布虽有大量兖州世家支持,最终还是败出兖州,如同丧家之犬。

那时,兖州上下十分团结,即便柔和文雅的荀彧也认定,曹操之急、之峻、之酷,都是为了应对当时危机,因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功利也是不得已。

时过境迁,曹操败出兖州。

新任兖州刺史臧洪意气风发的站在高台上、刘备身侧,涛涛不绝的发表演说,台下人头攒动,个个听得聚精会神。

臧洪从曹腾、曹节废立皇帝骂起,再列曹嵩、曹鼎、曹破虏之罪,最后逐条数落袁绍、曹操之罪,引经据典,几乎把灵帝之失、党锢之乱、黄巾之乱、讨董之乱、关东混战一以贯之,全部扣在袁、曹两家头上

曹休气的脸发白,心发抖,头上青筋几乎爆裂。

陈矫拉住曹休,指向百姓。

曹休吃惊的发现,月前还是曹家忠诚支持者的范、东阿、茌平几县豪族、百姓,一同群情激奋的咒骂袁绍、曹操、夏侯惇、程昱…

曹休这时候毫不怀疑,曹操不仅败在战场上,也败在道德上,将永远背负上残酷暴虐之名。他几乎要仰首问苍天:

伯父为何自己作死,将刘备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高大?

为何自己做死,拱手将兖州合法统治权让给给安东军?

为何…

……

郦炎还在台上讲安东军的救济、贷款、减税政策,

臧洪拉着刘备臂膀找阴凉处歇着,苦笑道:“郦文胜当真妙笔生花,我怎么就信了,让出东郡太守之位?

他能守住东武阳?”

刘备也头疼非常:“前几天北上与你、云长共破审配大营,解东武阳之围,也算有些斩获。

希望袁绍、袁谭能消停几天。”

臧洪知道刘备在安慰人,文丑茌平败退之后,审配料不能敌,即将大部分兵力北撤,形成了战略纵深。刘备这次北上并未捕获袁军主力,要是袁军再来犯东武阳还得靠自己:“或者你留在兖州,我去西面?我怕指挥不动青州、徐州军。”

东郡濮阳、甄城、白马等依然在夏侯惇手中,黄河为曹军决堤多处,最终形成了一条新的支流注入巨野泽,与大面积黄泛区一同,将濮阳与东武阳、东阿、范县分隔西东。

起初,刘备任命昌霸为济北太守守茌平、临邑,令诸葛玄进驻东平国屯田、开水渠,却依旧任泰山太守,众人皆不解其意,也有个别人猜测准备用诸葛玄为兖州刺史,诸葛玄也自以为当为兖州刺史。

直到任命臧洪为兖州刺史,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关东乱起以来,安东军已放弃了三互法,然而,两互法依旧坚持,兖州陈留人郦炎也不可能任兖州刺史。臧洪、诸葛玄同为徐州人,不能为同州刺史、郡守,选择在东郡数年、文武双全的臧洪,而非资历尚浅的诸葛玄就显得顺理成章,也能为众人接受。

臧洪兼领东平相,因需要长期作战,居无定所,就推荐同郡人陈容任东平丞代为治郡,又与郦炎共推荐同郡陈矫为东郡丞、会稽董袭为东郡北部都尉共守东武阳,从张飞手中征调1万广陵兵北上……

有人担心臧洪新投之人,不可权力过大,刘备却说:“我与子源相交近二十载,深知他一心为公,不必怀疑,凡子源提议都照准!”

刘备是幽州涿郡人自牧青州、海东,徐州广陵人臧洪任兖州刺史,扬州丹阳郡陶商任徐州刺史。

青州虽无人为刺史,邴原长期秉政中枢,实际上代理安东将军、青州牧各项行政、人事,权过刺史。如此,幽州、青州、徐州、扬州四州人就能实现初步制衡。

内部即定,刘备目光凝向远方的地平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