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79章 臧洪知返

汉起 第679章 臧洪知返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79章 臧洪知返

曹失去了刘表牵制、刘宠支持,面对袁术就无人口、兵力和地理优势,内部还有陈留张超这个隐患

左右为难,十分犹豫。

加上派去攻击颍川的曹洪前为袁术麾下苌奴、刘辟等所抵挡,侧面有意图不明的刘宠,曹洪就变成孤军一支。

曹反应迅速,暂时放下袁绍西迎皇帝之命,令曹洪向东后退,集中兵力应对袁术,围攻张超。

……

张超被围数月,因刘备、袁术击袁绍、曹而解围,将自己和部下家眷分送去徐扬两州,而后率领主力南下到陈留郡与梁国交界的襄邑,以托庇于袁术。

谁能想到,曹不去管袁术,反倒是张超躲到哪里,就追到哪里,再次将他围住。

张超对部下:“上次臧洪兵驻东郡不动,给刘备大破袁谭之机,我才侥幸逃脱。袁谭必定诋毁,袁绍必定追究臧洪。

这次,刘备为袁绍、袁谭牵制,又分兵幽州,袁术、吕布头疼于刘表、曹,怕没人能救我。

不!臧洪与我托以生死,或者只有他会来救我吧!”

过了半个月,战局依然没有变化,部下都认为曹从属于袁绍,臧洪又被袁绍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远来赴难。

张超:“子源是下首屈一指之义士,绝不会背弃道义恩。只可能被袁绍限制,来不及救罢了。”

袁谭果然将丢失济南乐安的责任,都推给臧洪不发援军。

袁绍顾忌臧洪与刘备交好,改封臧洪为奋威校尉,解除他东郡太守职务,以文丑代之。

臧洪听张超再次被围,危在旦夕,再次向袁绍哭泣,请求放过张超。

袁绍当然不答应。

入冬之后,黄河、济水渐渐水薄,大船容易搁浅,青州水军优势渐渐消失。

袁谭、文丑、颜良等人,就给了青州、沛国更大军事压力。

这年冬特别冷

长期作战的袁术军,也渐渐面临补给困难,缺少冬衣之下向南收缩,更多龟缩在城郑

张超军将城内民居的门窗梁柱都取下来烤火,外无援军,使他们逐步绝望,最终发生了叛乱,为曹攻入城内。

刺史与郡守本来并无上下关系,但曹深恨张邈、张超,不顾念他们支持自己当上了兖州刺史,反而认为他们背叛了自己和袁绍,将俘虏的张超及其亲信尽数杀尽,筑京观于城外,以警示示兖州人。

臧洪大哭于地,不再沉迷于对党饶崇敬,认清了袁绍、曹的真正面目。

这时候文丑已越过黄河,屯兵平原郡高唐,协助袁谭对屯兵济南国的关羽施加压力。

臧洪曾经在东武阳驻兵经年,旧部不少,于是借着押运粮草的机会,率领二千阳兵,从邺城一路东逃,偷袭夺取了北东郡郡治东武阳,阳平、聊城等地。

臧洪宣布他才是东郡太守,不受到袁绍统领。

派兵断绝东武阳与苍亭渡口,使驻扎东阿的程昱、济北国颜良、东平国乐进与邺城之间最近道路处于切断状态,事实与袁绍、曹决裂。

同时派出使者陈容,乘船东下,联络青州

……

得袁术之信,要求共推光武子孙为盟主,挟子以令诸侯

“公路岂是本心?”

刘备大笑不已,心想若孙策打下江东,袁术这会怕要兴奋地称帝了吧!

此时刘备已到了青州,邴原有些疑惑:“为何要怀疑他?”

荀攸道:“自陈胜吴广吼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自度‘彼可取而代之’,秋战国之前士大夫阶层已经打破,下克上的风气弥漫世间。

兄长之前与袁术相识半生,袁术之前常以‘代汉者当涂高’自寓,袁者,辕也,车行于公路之上,故而常有不臣之心。”

邴原这才明白:“怪不得,怪不得袁术胆大妄为,敢于攻打皇宫、敢于与外戚大将军董卓作战。

不论如何,子尚存,还是不要另立新君为好。”

荀攸:“那是自然,可要如何回信,却也不易。”

刘备将信仍在一旁,不易处理,就冷处理好了

皇帝远在司隶,青州鞭长莫及,

加强安东将军之权力,推行改革避免徐州下臣抱团抗上重演,才是更大之要务。

刘备下决心对安东境内官制改革:

其一,收太守国相之权

按照东汉的制度设计,太守县长等地方官员直接领兵,且俸禄直接来自于郡县,要是没有相对独立之都尉,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仿佛唐朝的节度使。

之前复都尉之职,其职权主要在军事、驿站和刑事犯罪。而监察职责在太守、县长、州刺史和安东将军幕府。

刘备还打算进一步分权,首先将吕宋、邪马台、本州、带方、建安等较远之地之司法权、监察权从太守、都尉剥离,设置按察使,直接隶属于安东将军幕府。

犯重罪者,皆需按察使核查,死刑一般需上报安东将军幕府。

这,就一定程度避免了太守都尉徇私枉法,避免借助高皇帝远,只手遮。

相对独立的监察权,少量常备狱卒,就能保证按察使独立于太守、都尉、郡丞,成为一支重要的制衡力量。

这些都是后世常见的手段,在荀攸、邴原等看来却是打开了一扇窗户。

邴原:“原来还可以这样!”

荀攸:“兄长之规模,终能行人之未行!”

邴原立即举一反三:“既然司法、监察可以单列以制衡,那么粮仓也可以单列,并直属于安东将军幕府…”

荀攸:“水军和军港,亦可以直属于安东将军幕府,不受当地太守、都尉辖制…”

刘备:“这些只是政治、军事手段,还可以加上经济手段。”

荀攸:“什么经济手段?”

邴原:“如何加?”

刘备:“海东之郡国,每个郡国有几样主导产业,如夷洲之稻米、水果…辽东之铁煤…

不建立青州、徐州这般完善的产业,尤其是冶炼、纺织、造船等技术严格限制和保密,使海东始终有赖于大`汉之地!

就是其二。”

刘备:“其三,职务与俸禄的相对分离。

都尉千石,骑都尉、校尉比二千石与太守、国相同

那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将军,以后杂号将军俸禄又如何?

封无可封!

因此,军制必须改革。”

荀攸:“然而有功者赏,有过者惩,总不可能将校尉俸禄降低?”

邴原:“可若不以文制武,手握重兵之将领立功更易,长此以往,官职俸禄必高于文官,若叛乱起来,危害更甚!”

左右为难,如何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