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39章 孙策之勇周瑜之智

汉起 第639章 孙策之勇周瑜之智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39章 孙策之勇周瑜之智

连续的胜利并未完全摧毁孙策的自知之明,善将骑兵,知道走平坦的句容,要是碰到刘备的大队骑兵,多半难以取胜。

于是亲帅主力四万人,沿着第一条路,自长江之南、宁镇山脉北麓,水陆并行,自建业攻江乘,进逼丹徒。意图以宁镇山脉、长江及其支流的复杂地形限制刘备的骑兵。

留守江乘的刘繇部将张英,之前败于孙策,从马鞍山一路沿江撤退到建业,又退到江乘。亲身经历使他清楚沿江之路极难行,不是和大部队运动。根本未想到孙策会率领数万人攻江乘,轻易就被攻下,退回丹徒。

于是孙策以四万人,进围丹徒。

刘繇这下慌了,丹徒是北方流民,从广陵郡江都南下江东第一站,有百姓数万,辎重无数,妇女儿童老人等家眷尽在此地!

刘备所派给刘繇的援军赵云、简雍两人进驻的曲阿,也认为孙策将从句容来,没想到孙策会走沿江道至丹徒。

丹徒距离曲阿只有50里,刘繇、赵云、简雍慌忙前去救丹徒。

水陆并进到横山南麓,正是夜里,被程普伏击,乱战一场,互相退却。

第二日一早,刘繇仗着人多,又有赵云之勇烈,击退程普。

程普逃回横山,居高临下死死抵挡。

刘繇留下简雍应对程普,自与赵云急行救丹徒。

此时孙策正攻城到白热化。

张英等被逼到绝境,反而鼓起勇气、不计损失,男女老幼皆上城死战。

城虽未丢,城外却一片惨烈:到处是零落尸体,百姓所搭箭的草棚、木棚多被烧毁。大批粮草辎重被掠夺…

刘繇军士卒见惨剧,哭嚎不止,皆曰:“必杀孙策!”

刘繇亲自敲鼓,士卒哭泣着、呼喊着向前冲锋。

孙策军连续获胜,士气正盛,亦毫不退让。

双方在护城河两边、松软的长江岸边,城墙上下…无处不在地战斗,战斗从早上一直到傍晚,双方皆饥饿疲惫,方罢战。

刘备此时刚刚击败朱治不久,还在毗陵,根本没想到孙策如此神速击溃刘繇、打下句容,赶走笮融、薛礼,也没想到水军弱于刘繇的孙策竟然一反常态,选择沿江进攻。

当他紧急召集五千人,从毗陵急行百多里,赶到丹徒已是三天后的中午。

孙策见刘备来,这才从容退走,其士卒耀武扬威地划着抢来的船只,装着抢来的人口、粮食,向西撤退。

丹徒之战无疑是极为惨痛的,

五六千士卒和男女老幼被孙策军所杀,近万流民被掠走,粮草损失超过20万石,房屋损毁上万间。

丹徒城北临江,江边有二十公里凹形大港湾,长江在此回旋,流速较缓,沿岸码头无数,原有上千军民船只停泊,孙策抢走数百,又将码头和余下船只尽量烧毁。

孙策从此获得了纵横江上的舰队,而刘繇几乎失去了整个水军和民船。

丢失江乘的张英,脱掉盔甲,负荆请罪:“君候、方伯,丹徒之败,皆我之过!愿一死以祭旗。”

刘繇气得破口大骂。

刘备道:“起来,丢失江乘是过,退守丹徒,面对数万敌军能守住是功。就罚你三月俸禄,降为别部司马,以观后效。

这孙策,果然难制!”

乡党们的死,激发了刘繇的气血道:“必杀孙策,以祭亡灵!”

众人皆曰:“必杀孙策,以祭亡灵!”

阖城呼喊,吼声震天!

相比于刘繇等人的激愤,刘备陷入深沉地思索:

庐江之战时,孙策攻打垂垂老矣的陆康,屡攻不下。

而这次孙策东渡,一破太史慈芜湖大营,二破张英、樊能、于糜之横江防线,三破笮融、樊能、刘繇于秣陵,四行二百里偷袭丹徒,可谓一气呵成、天马行空,,远远比庐江之战时狡猾地多!

出其不意的战术防不胜防,给人极大的压力,甚至超过袁术、袁绍、曹操带给人的压力。

让人不仅要为,一个虚岁二十的年轻人,怎如此厉害?

刘备略一思索就有了答案,这就是周瑜对孙策的补充!

霸王之勇 曲有误,周郎顾

孙策胆大而勇猛,能攻坚克难,却冲动容易犯错。加上周瑜,就变得老辣而灵活,将破绽降到最低。

刘繇、张英、樊能可以抵抗孙贲、吴景、周尚超过一年,可见非等闲之辈,至少能力中上。与孙策、周瑜组合放对,就处处处于下风,短时间土崩瓦解掉。可见孙、周组合的威力!

刘备记得原本历史上周瑜的顶峰之作:赤壁之战几乎以一人之智战胜曹操的半个智囊团,可见周瑜是个“超人”!

孙策 周瑜,两人的黄金组合,就将用兵水平提高到普通人难以匹敌的程度,实在是平生未见之强敌!

刘备此时,无比怀念驻守青州的荀攸。

鲁肃善于外交和分析大局,不善灵机应变。刘晔善于机变,此时年龄尚幼,不够老道。都比不上周瑜、荀攸。

“要是公达在此必可算到对方举动…哎!”

刘晔道:“君候何必叹气,

智者百虑,必有一失。愚者百虑,必有一得。

属下与子敬虽比不得荀君,却也相信多一人多一智的道理,君候何不将子敬等人招来,共同参详。”

鲁肃、刘晔,加上吴郡张允…皆智谋之士,虽然未必是周瑜对手,却将整个战场形势、双方优劣、孙策用兵特点加以梳理总结,使得刘备、刘繇的头脑越发清晰。

这时候一名流寓士走入视野,解开了刘备心中死节。

“属下韦章,字日章。父讳著,扶风人,是著名的隐士,孝灵帝时任东海相,卸任后被奸人所杀。

及羌人乱关中,关中之士多依附于洛阳、兖、豫、徐、扬等州,韦家曾寄宿于君候苏夫人所经营之天上人间旅舍。得益于君候迁移百姓之策,章与其安等数十口便举家迁移到徐州,恰巧青徐黄巾复起,便举家定居到吴郡曲阿。”

韦家人丁不旺,韦章已到中年,依然无子,虽学富五车,却屡次拒绝刘繇、陈瑀等人征辟,免得陷入争端。

没想到前几年刘备南下毗陵,起用流亡北士、江东名士。韦章这才主动应征。

他思维敏捷,博闻强识,最善诗文,却因为与刘备不熟悉,只在简雍手下做了个令吏,负责抄抄写写,润色文书。

虽然官职不高,俸禄不多,韦章也不以为意。

前几天孙策攻打丹徒,北方流民死去无数,韦章亦有亲朋死去,同病相怜,知道天下间没有桃园净土,这才联络上同是西北人的傅干,前来献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